【目的】
保持脑室引流管通畅,维持正常颅内压;防止逆行性感染;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性状、颜色、量。
【用物准备】
无菌治疗巾,引流袋,换药包(血管钳2把,纱布2块),无菌手套,消毒瓶,棉签,笔,纸,弯盘。
【操作方法及程序】
1.观察引流情况。
(1)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2)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戴口罩。
(3)从上至下缓慢挤压引流管是否通畅,检查伤口敷料有无渗出。
2.更换引流袋。
(1)戴手套,取合适体位,暴露引流管。
(2)患者头下铺无菌治疗巾,打开换药包,用血管钳在管口上方5cm处夹紧引流管,使管口朝上。
(3)取无菌纱布1块,包裹接头处分离引流管、引流袋。
(4)竖直抬高引流管,使引流液完全流入引流袋内,反折接头放于一旁。
(5)用碘伏棉签分别消毒引流管内径、引流管横面、引流管外径。
(6)取无菌纱布包盖已消毒的引流管外径。(www.zuozong.com)
(7)取出引流袋,关紧下端活塞,连接引流袋于引流管上。
(8)固定引流袋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9)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3.处置、宣教。
(1)撤治疗巾,放入弯盘,脱手套,整理患者衣裤及床单位。
(2)记录引流液颜色、性状、量于护理单上。
(3)处置用物,健康宣教:①指导患者按要求卧位。②引流袋位置不能随意移动。③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不可抓挠伤口。
【注意事项】
1.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2.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预防感染,妥善固定,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3.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淡黄色,脑室引流不宜超过5~7天,若引流液由清亮变浑浊,伴有体温升高可能发生颅内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
4.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打折,保持引流管通畅。适当限制患者头部活动范围,患者翻身及接受治疗活动时,动作应轻柔,先行保护好引流管,避免牵拉,以免脱出。搬运患者时应将引流管夹闭,以免管内脑脊液反流入脑室。
5.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注意引流过度会表现出汗、头痛、恶心、心动过速,特殊情况如颅内感染患者因脑脊液分泌过多,引流量可相应增加,但应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
6.针对患者的精神症状如躁动等,应给予适当约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