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特异性感染伤口的换药技术操作规范

特异性感染伤口的换药技术操作规范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特异性感染伤口,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在最后换药或指定专人负责。

特异性感染伤口的换药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

动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以便酌情给予相应治疗和处理;清洁伤口,去除异物、渗液或脓液,减少细菌繁殖和分泌物对局部组织刺激;改善伤口环境,保持局部温度适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置无菌换药碗2个,血管钳、镊子各1把,棉球,纱布,棉垫,胶布,绷带,弯盘,无菌生理盐水,75%乙醇,碘伏,松节油,一次性垫巾,特殊伤口备引流条、纱条或探针、刮匙。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双人核对医嘱。

2.携带治疗单至床边,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等,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并向患者说明换药的目的和方法,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

3.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与住院号,清理陪伴,遮挡患者,暴露换药部位,并铺垫巾于换药部位下方。

4.区分伤口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换药方法,揭开绷带或外层敷料妥善放置。

5.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若敷料粘连则以生理盐水蘸湿片刻再取下。(www.zuozong.com)

6.取另一把持物钳,用碘伏、乙醇棉球擦拭伤口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棉球,由内向外清洗。若为污染伤口,由外向内清洗,再取碘伏、乙醇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7.用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伤口,用胶布妥善固定包扎。

8.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及床单位,并取舒适体位。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换药时应先无菌伤口,后感染伤口。对特异性感染伤口,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在最后换药或指定专人负责。

3.特殊感染的伤口必须做好床边隔离,传染性伤口的换药器械、敷料应专用。

4.铜绿假单胞菌或特异性感染伤口换下的敷料应集中焚烧。

5.换药时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的隐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