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通过相似性理解陌生事物?

如何通过相似性理解陌生事物?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的思维事实上也是这样发展的:我们通过陌生事物同熟悉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理解陌生事物。假设你乘飞机前往芝加哥,而你从未去过那座城市。这张地图本身并不是芝加哥,但它使你对这个城市的结构有了基本的了解。在这种结构学说中,他认为太阳代表原子核,行星代表电子。这一点在《箴言》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这里有一个出自《箴言》的小测试,请把左边的比喻同右边它们所表达的意义联系起来。

如何通过相似性理解陌生事物?

为了对抗过硬思维的苛刻要求,我要向大家介绍我最喜欢的一种软思维工具。我用一个练习来加以说明。你做这个练习时,要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这是对你的一种高度的赞扬:poet(诗人)这个词源于古希腊语中的poietes,意思不仅是指“诗人”,而且还指“创造者”。

练习:下列各种事物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抛开其他不谈,这里所列的条目用的都是比喻的说法,即把两种意义范畴完全不同的事物通过二者之间的某种相似性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比喻帮助我们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比如,我们依靠与看家狗的比较来理解某种金融职能部门的性质(它们都是起保护作用的);同样,我们把时间的逝去同河水的流动相比较,把动物世界相互之间的捕食关系同彼此相连的链条相比较。

比喻思维的关键在于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我们的思维事实上也是这样发展的:我们通过陌生事物同熟悉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理解陌生事物。举例来说,我们把第一批汽车叫什么?没错,“不用马拉的车”,而且我们还把它们称为“铁马”。我们总是参考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我们说锤子有“头”,桌子有“腿”,路有“肩”,城市有“心脏”,床有“脚”。这些说法都是非常软性的,但我们就是这样思考的。怎样给比喻打个比喻呢?假设你乘飞机前往芝加哥,而你从未去过那座城市。如果下飞机之后,你租了一辆车,那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找一张城市地图看看它的布局,看看街道在哪里,各种场所在哪里。这张地图本身并不是芝加哥,但它使你对这个城市的结构有了基本的了解。因此,比喻就是一张思维地图。

比喻能够有效地帮助你获得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举些例子说,17世纪,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不是把心脏看成肌肉器官,而是把它看成一个“泵”,这促使他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20世纪早期,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通过把原子结构比作与太阳系相似的微观系统而发展了一种新的原子结构学说。在这种结构学说中,他认为太阳代表原子核,行星代表电子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几年以前,我有一个客户,尽管他们提供的产品在市场上需求旺盛,但销售业绩却平平。我们给他们的公司打了个比喻,认为他们公司就像一个提供全面服务的饭店。它的菜单(生产线)品种多样,但顾客在购买时却受到很多限制——比如,顾客不能既要辣椒又要小牛肉。由于列在菜单上的菜肴是由每一位主厨(部门经理)决定的,各种菜肴之间缺乏协调统一,这就产生了提供不同菜肴的侍者(销售人员)。此种情况的典型后果是什么呢?后果是顾客既不能从销售牛排的侍者那里购买意大利面,也不能从销售鱼肉的侍者那里购买热狗。接着我们继续研究这个比喻,很快就发现正是这个庞大但有局限性的生产线使顾客感到了困惑,而这也正是公司销售业绩平平的主要原因。

比喻还能使复杂的想法变得简单易懂。几年前,我需要记住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各个部分,虽不想记住所有的细节,但我需要知道这些部分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我对自己说:“为什么不用一个比喻呢?这个操作系统就像一辆汽车,这部分像底盘,这部分像发动机,这部分像方向盘……”每当我需要想起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用于比喻的汽车的形象。

练习:给你目前正在解决的问题或正在考虑的构想打一个比喻。你只需把你的构想同另一件事物做比较,然后看看你能在二者之间找到哪些相似之处。你要做的主要就是用一种想法来突出强调另一种想法。看看你能把这种比较发挥到什么程度。

我发现一些最有创造力的(也是最容易想到的)比喻中都有某种行为在发生。你可以试着把你的概念比作下面中的几个:

竞选政府职位      减肥

管束一个10岁的孩子  开拓殖民地

烹调大餐        建造房屋(www.zuozong.com)

表演魔术        扩大宣传

商谈合同        勘探金矿

钓鱼           培育花园

灭火           生育孩子

抗击疾病        插花

表演相声        模仿17世纪

指挥乐队        法国数学家

打销售电话       勒内·笛卡儿,等等

求偶           消失

练习:《圣经》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无论是耶稣寓言讲道,还是预言家以比喻预言未来,你都可以从中找到许多用比喻表达的思想。这一点在《箴言》(Book of Proverbs)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这里有一个出自《箴言》的小测试,请把左边的比喻同右边它们所表达的意义联系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