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天启6年苏州市民和东林党人共同反对阉党统治的政治斗争

明天启6年苏州市民和东林党人共同反对阉党统治的政治斗争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忠谱》真实地反映了明天启6年苏州发生的一场市民和东林党人共同反对阉党残暴统治的政治斗争。《清忠谱》全剧人物众多,群众斗争场面波澜壮阔,场景变换频繁,但剧本却不让人感到杂乱,而是情节开展得有条不紊,结构也比较严谨。当然,李玉的思想倾向也是十分复杂的,他歌颂英雄,同情下层人物,但他作品中却时时流露出忠孝节义等封建道德说教,这些表明了他思想的局限性。

明天启6年苏州市民和东林党人共同反对阉党统治的政治斗争

李玉生卒年不详,明末清初吴县人,字玄玉,一字元玉,人称“一笠庵主人”。李玉一生所著传奇约40种,现存18种。他精于曲律,剧作是直接为戏班的上演而写作,每有新作脱稿,各戏班便争相排演。他的剧作能够从当时当地的现实生活中汲取题材,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他为昆曲突破小庭深院的范围,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起了不小的作用,他的许多作品在昆曲中一直演唱不衰,后来的京剧和地方戏也常改编。

李玉的成名作是被称作“一、人、永、占”的《一棒雪》、《人兽关》、《永团圆》和《占花魁》,写于明代,其题材较为广泛,既注意到社会的世态炎凉,又描绘着婚姻和爱情的悲欢离合,既揭露统治集团的黑暗,又忧虑民族国家的危亡。他的代表是创作于清初的《清忠谱》。

《清忠谱》真实地反映了明天启6年苏州发生的一场市民和东林党人共同反对阉党残暴统治的政治斗争。东林党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他们清廉、正真,主张改革吏治,反对阉党魏忠贤专权。剧本是从主要人物,东林党人吏部员外郎周顺昌对国事的慨叹中开始的。这时熹宗当朝,权奸蔽日。随剧情展开,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刚贞之士文震孟因弹劾魏忠贤受严旨罢斥,魏大中因迕魏阉而平白受连累,周顺昌惹恼了魏党而被魏家走卒告密,半夜被捉。他受尽锦衣卫种种酷刑,却不屈不挠,大骂魏忠贤,最后被秘密处死。苏州市民为救周顺昌,揭竿而起,市民首领严佩韦挺身而出,视死如归。至思宗即位,阉党倒台,苏州市民又从四面八方赶来拆除魏祠,以魏的头像祭祀周、颜等五人。

《清忠谱》的思想意义在于,它继承了《鸣凤记》所开创的明代现实主义时事戏的优良传统,真实地描写了魏忠贤专权时期的政治状况,突出地揭露了魏党迫害正直士大夫和人民群众的暴行,表现了明政权总崩溃前夕的种种征兆;在揭露现实的同时,作者以更大的热情歌颂了以周顺昌为代表的东林党人同魏忠贤及其党羽所进行的英勇斗争,热烈地赞扬了周顺昌清廉、刚直、不畏强暴、疾恶如仇的强硬性格和高尚情操,伸张了正义,使读者和观众不能不为之感奋。李玉的这部作品继他的《万民安》之后,又一次在作品中反映市民的斗争,这表明作者给予当时新兴的社会力量以热情的关注,这是李玉作品中新的时代气息的体现,也是他深刻的现实主义的实质所在。(www.zuozong.com)

《清忠谱》全剧人物众多,群众斗争场面波澜壮阔,场景变换频繁,但剧本却不让人感到杂乱,而是情节开展得有条不紊,结构也比较严谨。同时,作者还善于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塑造不同的人的形象。他将才子佳人式的生旦变成了社会斗争中的英雄人物,把人物放到尖锐的社会矛盾中,也放入尖锐的戏曲冲突中,不仅在戏曲中塑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英雄人物,而且为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人物提供人了成功的范例。

剧本的语言也很有特色,突出了念白的作用,念白的总体特征是通俗、流畅、节奏性强、切合人物性格。剧本的舞台性也很强,处处考虑舞台演出,人物的舞台动作。着装打扮都尽量揭示清楚。足见出作者对舞台演出的熟悉程度。

当然,李玉的思想倾向也是十分复杂的,他歌颂英雄,同情下层人物,但他作品中却时时流露出忠孝节义等封建道德说教,这些表明了他思想的局限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