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动用越来越多的军队和武装人员来镇压游击队,游击队却也变得越来越多。到1942年 11月,在被占领的苏联领土,共有约 12.5万名游击队,编成为 1770个支队或兵团。游击队的人数增加了,但活动强弱程度却因为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北方,波罗的海地区的民族主义强烈反苏,苏联游击队也很弱,只有 140个游击队约 5000人,而且很多是在列宁格勒附近的俄罗斯区域;中部(主要是白俄罗斯)地区,游击队势力强大,有 700个支队和兵团约 8万人;在南方地区,有 930个支队和兵团总计 41000人,其中在乌克兰有 705个游击队计 27000人;北高加索和克里木有 180个支队计 9000人。
德军对游击队的打击力度逐渐增强,从零散战斗发展为出动大兵团的大规模清剿战役。1942年 2月 28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投入匈牙利第 105师对付苏联游击队,虽然一度围住了游击队,却还是让熟悉地形的俄国人逃脱了[39]。在 1942年,德国人重点打击了布良斯克地区的苏联游击队。此处的交通枢纽对中央集团军群的战略态势至关重要。1942年 6月 5日,德国第 2装甲集团军发动代号“鸟歌”的大规模反游击队行动,出动了德国正规陆军的 1个坦克团和 2个步兵团,总计 5500人。他们向约 2500名苏联游击队发起进攻[40]。德国人先将森林完全包围起来,驱走了当地的所有居民,然后以坦克为前导向中央地带进攻,逐个摧毁游击队的抵抗据点和村庄。事后,德国人宣称 “鸟歌”行动取得了完全胜利,打死 1200人、俘虏 500人。7—8月,为了消灭布良斯克地区的游击队,又投入了德军第 707步兵师、第 38步兵团,以及匈牙利第 102、108师。1942年 8月,第 2装甲集团军甚至一度认为游击队的活动大为减弱。可是,他们却并未消灭游击队主力。到 1942年 11月,德国人就被迫重新估计形势,认识到在第 2装甲集团军后方仍有 4个苏联游击旅(苏联统计是 8个旅),总计约有 19000人。
德军闯入村庄
反游击战行动中,德军将整村的居民掠走
到 1942年秋季前,德军采用大兵团进剿的战术还是取得了一定效果。在东线共消灭了 3个游击边区:列宁格勒州边区、多罗戈布日边区、南叶尔尼亚边区。但同一时期,又出现了 4个新边区。可是,在德军的不断清剿下,游击队对后勤通道的威胁毕竟还是减轻了。中央集团军群后方铁路线遭到的袭击,1942年 9月有 235次;10月减少到 203次;11月只有 162次。到 12月则减少到 147次。8月 17日,整个东线通过铁路得到了 299车人员和物资,其中有 71列运送的是军队[41]。德军的统治秩序似乎也得到了加强。1942年 7月,中央集团军群就掠走了 25000名劳动力,可是 9月就减少到 6034人。在乌克兰,从1942年 10月 5日到 12月 31日掠走了 225000人。
德国人竭力要扑灭苏联游击队,苏联后方则以大力支援来维持和扩大游击战,使之再度活跃起来。如前所述,苏联政府专门成立了所谓中央游击运动司令部,支援敌后游击队的同时,也强化官方对游击运动的掌控。据说一共向各游击队提供了 59960支步骑枪、34320支自动枪、4210挺轻机枪、2184门 50—82毫米迫击炮、2556支反坦克枪,还派去了 2.2万名专业人员(大部分是爆破手,其他是情报人员和无线电报务员等)[42]。据说有 80%的游击队与苏联后方保持无线电联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遭到游击队的破坏,德国人在占领区的通信联络也没那么通畅。比如在“帝国乌克兰专员辖区”,专员科赫就职 18个月后,所辖 6个分区中有 3个仍需用电报联络[43]。只有德军的专用电话线路能保持通话。在日托米尔分区,只有一条公路可以不用军队保护而通行。同一分区内80%的森林和 60%的耕地,到 1943年 6月已被游击队控制。游击队取代德军成为很多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根据德国人的报告,游击队按时向农民供应种子,秋收就可以分享成果。实际上,到 1943年,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除了一些大城市和交通线,德国人的统治几乎处于瘫痪状态。这年 1月,中央集团军群仅仅征集到 1191名劳动力。再到夏季,游击队完全控制的地区面积已经有20万平方千米。
为了扭转形势,德军对游击队的讨伐规模越来越大。1943年 2月,为了消灭列宁格勒州西南的游击队,出动了 13000名德军,包括第 123步兵师、第 107步兵团,还得到坦克和空军的支援。同期在白俄罗斯、拉脱维亚和俄罗斯三角交界地带的扫荡,德军动用了 25000人,而当地游击队只有 1万多人。2月 6日,中央集团军群报告,在 1月对维帖布斯克、斯摩棱斯克和奥廖尔地区连续发动了以“冬季强攻”、“白熊”、“森林之冬”、“牛蒡二号”为代号的多次扫荡。
德军的扫荡不断演变为规模极大的血腥屠杀。1943年 1月,中央集团军群宣布打死了 10万名游击队 ——可是当地只有 8万名游击队,所受损失也很有限。显然,被杀的大部分都是无辜者。德国人还把反游击战变成大规模经济掠夺的手段。1943年 1月,中央集团军群就趁机抢掠了 1413吨谷物和面粉、842吨饲料、279吨马铃薯、25000头牛[44]。1942—1943经济年度,德国人通过讨伐游击队掠夺了 500万吨谷物。
德国人发动了一轮又一轮大规模的扫荡和清剿,还是没有能消灭游击队主力。虽然德军无论在兵力人数还是武器装备上都拥有绝对优势,却很难真正给予游击队致命打击。中央集团军群的报告承认,游击队往往能得到居民的通风报信,及时撤离。当德军摧毁其营地并返回后,游击队也会回到原来的据点。这种狡猾的战术让德国人极为恼火,但也无可奈何。
就在中央集团军群吹嘘“击毙 10万游击队”后不久,苏联官方统计到 1943年4月,敌后游击队总数约有 13万人[45]。德国则估计至 3月 15日有 77800名游击队。其中在第聂伯河以东的南方集团军群后方有 3000人;在中央集团军群后方有 57800人;4500人在北方集团军群后方;另外,在普里皮亚季沼泽以南(中央集团军群分界线)地区有 12500人[46]。德国人的统计大概没有包括所谓
“专员辖区”内的苏联游击队。此时,战争形势已经逆转。德军在南线被击退。1942年 12月,反攻的苏军已经进入乌克兰地区[47],德国人统治的地盘正在迅速缩小。
1943年,东线无论前线还是后方,战况都不能令纳粹元首感到满意。特别是在 2月,德国第 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被全歼,东线战局出现了根本性转折。然而在春季前,德国人又再度稳住了阵脚。利用这段空隙,德军打算在夏季到来前再次尝试消灭游击队。为此展开了新一轮的调兵遣将。1943年 4月27日,希特勒又下令:”
“应将与游击队的斗争看作与前线作战一样。 同样在 4月份,仅在东线“军事区”,就有 8万名德军官兵被用于对付游击队。另有大量仆从军和伪军。其大致部署如下:
1943年 4—5月,中央集团军群后方有 7个师(含 4个德国师),包括:3个德国警卫师(第 203、221、286师)、第 390野战训练师、3个匈牙利轻装师(第 102、105、108师)。此外还有 56个独立营,包括:23个德国治安营、4个德国警察营、15个匈牙利营、1个法国营、13个俄国营。这些营的任务分工是:36个营保护铁路线、8个营保护道路、12个营警卫重要经济设施[48]。
1943年 5月,北方集团军群的直辖后方兵力包括[49]:3个德军警卫师(第207、285、281师)、6个“东方”警卫连、7个波罗的海连。此外,在第 18集团军后方有:1个德国警卫营、1个“东方”警卫营、12个“东方”警卫连、8个波罗的海连。在第 16集团军后方有:6个德国警卫营、10个警卫连;23个“东方”警卫连、8个波罗的海连。
除了正规军外,普通党卫军和警察在东线的力量也大为增强。1943年大致如下:
“东部及俄国北部党卫军兼警察高级长官”:4个“执法警察”团和 17个独立营,总计55000人[50]
“俄国南部党卫军兼警察高级长官”:10个警察团和70个治安营,总计8万人
“俄国中部及白俄罗斯党卫军兼警察高级长官”:9个“执法警察”团和 15个营
在“帝国专员辖区”,不仅有大量的警察团和“当地部队”,也有相当数量的正规军。1943年 6月 1日,“乌克兰军区”管辖着第 143、147预备师;“东方军区”拥有第 141、151预备师。根据 1943年 11月的统计,“东方军区”有 53896名陆军官兵;“乌克兰军区”有 49243名。也就是说,在“帝国专员辖区”,仅正规陆军兵员就超过 10万人。(www.zuozong.com)
综上所述,在 1943年,常备对付苏联游击队的德国正规陆军就有 18万人。再加上仆从军、警察团、党卫军治安部队、“当地部队”等,不下 30万人。人员超过苏联游击队一倍以上。
尽管拥有庞大兵力,德军却非但无力消灭游击队主力,甚至连保护后方补给线的最基本任务都难以维持。5月 9日,中央集团军群后方地域司令申肯道夫步兵上将报告[51]:仅靠现有的 59个治安营和警察营,他无力保护 3300千米长的铁路和公路以及大量重要设施。到 1943年秋季,仅在东线中部地区(包括“东方专员辖区”),德军所要警戒的地段就包括 3700千米长铁路线和 2700千米的公路。基于经验,一个 350人的德国警卫营也只能保护 25千米铁路或 50千米公路。也就是说,德国人需要 210个营才能保住交通线安全。可是此时,东线中部后方的德国正规军和党卫军警察部门,总计只有 163个警卫营,其中约三分之二是德国营,其他大都是当地部队,还有 2个法国营和一些匈牙利部队。虽然德国人希望将这些营扩充到平均一个营350人,实际这 163个营却存在 14000人的缺额[52]。一旦前线吃紧,一些德国营还会被调去参战。
既然兵力不足以应付苏联游击队的攻击,德国人就必须主动出击来消灭游击队的有生力量。铁路枢纽布良斯克的周边地区再度成为焦点。德军估计这一地区共有超过 2万 1000名苏联游击队,分成 22个支队,各支队规模从 100人到 3000人不等[53]。这些游击队隐蔽在森林和沼泽中,不断袭击德军的交通线。当时,德军正策划发动库尔斯克战役。布良斯克铁路枢纽对德军北侧突击集团在奥廖尔一线的战事至关重要。库尔斯克战役打响之前,前线基本没什么战事。于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决定发动一次空前规模的大清剿,从前线抽出大量野战部队对付游击队。
苏联游击队在制造路障
在沼泽和密林中活动的苏联游击队
清剿分五个行动。第 57装甲军于 5月 16日发动“吉卜赛男爵”行动,一口气向布良斯克以南投入 6个师:2个装甲师(第 4、18装甲师)和 3个步兵师(第10摩托化师,第 7、292步兵师),还有匈牙利第 102步兵师。另有德军“勃兰登堡”特种营[54],一些独立警卫部队和俄国辅助部队民防单位等等。与之交战的游击队据估计有 6000人左右。至 6月 6日,德军宣布打死 1584人、俘获 1568人、逃亡 869人。缴获 1128支轻武器,捣毁了 207个营地。此次行动中,德军还焚毁了大量村庄,驱逐了 15812名村民[55]。
第 2装甲集团军的“复活节彩蛋”和“魔弹射手”于 5月 21日同时开始,杀向布良斯克以北。其中,行动由德国第 55军发动。投入第 6步兵
“魔弹射手”师一部和第 5装甲师一个团战斗群,第 31步兵师一个战斗群、第 747步兵团等。第 10摩托化师也一度调来增援。德军宣称以 92人伤亡(其中死 22人)的代价,消灭近 2000名游击队,缴获 17挺机枪和 20支冲锋枪。被驱散的游击队据说更多。
第 4集团军的“友邻支援”行动于 5月 19日开始。向布良斯克以西投入第98步兵师和第 221警卫师。参加战斗的还有一个空军野战团、6个独立营(4个德国营和 2个俄国营)。但这次俄国游击队似乎得到了提前预警,迅速摆脱了德军的搜捕。6月 23日,最后一轮的“坦霍伊泽”行动结束。可是,德国人再次扑空。
1943年 5—6月的布良斯克清剿作战期间,为了对付约 2万人的游击队,德军共抽出 13个野战师的部队,包括 6个德国步兵师(第 6、7、31、98、292、 707师),3个装甲师(第 4、5、18师),第 10摩托化师,2个警卫师,匈牙利第 102步兵师[56]。另有大量独立单位和辅助人员民防单位等等。兵力规模相当于一场大型战役,堪称苏德战争史上最大的反游击战行动。
德军这轮行动劳师动众,虽然没有完全消灭布良斯克周边的游击队,但确实一度赶走了大部分。可是库尔斯克战役开始时,布良斯克以西仍有 3万名苏联游击队活动。而在布良斯克本身,袭击也没有停止。但另一方面,苏联游击队对德军铁路线的攻击,效果并不特别显著。1943年 6月,德军统计铁路线遭到 1092次攻击,409辆机车和 54座桥梁被毁[57]。7月 22日,苏联游击队成功地阻塞了布良斯克附近的交通达 48小时,还炸毁了 2辆弹药列车和 1辆油料列车。7月,在德军第 203警卫师负责地段内,发生了 1114次破坏活动,超过30座桥梁被毁。但在同期同一地段,德军依然成功运输了 2932车运兵或物资军列。在正规军的严密保护下,游击队无法彻底破坏交通线。
1943年是德军面临更大灾难的一年。库尔斯克战役之后,随着德军节节败退,放弃的地盘越来越多。同时对占领区的掠夺也在加强。1943年内,德国人从苏联居民手中掠夺了 400万吨粮食和 100万吨肉类。1943年底德国的一份报道说,在东线南部每天有 80列车撤离,一共卷走了 19.8万头牛、20万头羊和 12.8万匹马。但在游击队的阻扰下,德国人的征粮计划并不如预期。
德军绞死苏联游击队员
1943年的游击战非常激烈,苏德双方都竭力夸大自己的成果。波兰学者深入研究后发现了如下实例:1943年 7月13日到 8月 8日,德军发动“赫尔曼”反游击行动,事后吹嘘打死了 4280个游击队员,抓获 654人。可实际上,游击队只有 129人战死、50人负伤、24人失踪。按照惯例,德军所统计的“被击毙”的游击队员,大部分是平民。另一方面,游击队对同一场战斗,也发表了过于夸张的战果:打死打伤德军 3000人,俘虏 29人、摧毁 60辆机动车,缴获了 3辆坦克和 4辆装甲车。相比之下,德军自己报告的损失是:战死 52人、负伤 155人、失踪 4人 ——比较苏联游击队的实际损失,德军倒也没占很大便宜。苏联游击队还曾宣布消灭了党卫军“迪莱万格”部队指挥部,战后甚至还拍电影表现此事。事实上,“迪莱万格”指挥部当时并未覆灭,而是侥幸逃脱了[58]。
德国空军人员审问被俘的苏联游击队员
以 2个营为基干的“迪莱万格”部队伤亡也的确不小。仅在 1943年 2—8月的反游击战中就损失 300人 [59]。“迪莱万格”部队此后扩成 3个营,又于 11月调往前线与苏联正规军交战,被打得只剩下 260人。1944年初,又调来大量德军的罪犯分子,将残部扩充成“迪莱万格”团,至 4月约有 2000人。“迪莱万格”团此后又被派去打游击队,可不久就被苏军赶出白俄罗斯,后来与卡明斯基的俄奸部队一起镇压华沙起义(参见《东线》第 9卷)。
游击队的零散袭击,有时也会造成德军的大量伤亡。据原“大日耳曼”师一个士兵回忆,1943年冬季曾有一列军车被苏联游击队炸毁,造成 150名德军死亡[60]。当然这类个人描述未必精确,不过类似重大伤亡或许是有过的。
苏联游击队与德军的斗争不仅限于正面战斗,也包括一系列地下秘密活动:搜集情报(特别是德军的部署和调动情报)、刺杀纳粹官员等。德国驻白俄罗斯行政总监威廉 ·库贝就成为他们的目标。据说共有 12个苏联地下小组接到了刺杀威廉 ·库贝的命令。1943年 9月 22日,一个叫马扎尼克的苏联女仆在德罗兹娃、奥西波娃、特罗扬等人协助下,将炸弹放入库贝的卧室。库贝被炸死。马扎尼克等人逃到莫斯科。
马扎尼克
不知何故,苏联内务部头子贝利亚一度很讨厌马扎尼克,甚至扬言要弄死她(可能因为马扎尼克不是专业特务,损害了内务部门的面子)。可是,马扎尼克还是于 10月 29日获得苏联英雄金星。作为对库贝之死的报复,德国人在明斯克处死了 1000人[61]。
在明斯克处死游击队员组图,1941年 10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