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窗私语
炽烈燃烧的爱情,总让人神往心醉。在高温烈火炙烤下,有没有想过“熄火”这回事?有一类伴侣是可以长久牵手的,而有些则不然,甚至越往下走,双方越痛苦。为什么曾经相爱的人分手时,经常会说“性格不合”?性格真的是具体且重要的参考条件吗?如果爱的火种燃烧了,你会基于什么原因,选择适时地熄火呢?
谈情说爱
如果林黛玉嫁给贾宝玉(节选)
朱长超
(选自《时文阅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林黛玉是一位才女,也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追求真正爱情的多情女。她是一个悲剧人物,她性格孤僻、尖刻、高傲,她几次生病,悲悲切切地度过了一生,后来在玉石姻缘的喜庆音乐声中,口吐鲜血而死。真是香魂一缕随风去,花落人亡两不知。然而,从科学的角度看,如果木石姻缘成功,黛玉和宝玉喜结连理,未来的发展将会如何呢?
林妹妹的个性
林姑娘自幼多病,从小患有“不足之症”,这是与她的多愁易感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她一进大观园时所表现的哀愁性格,就预示着她不幸的命运。
黛玉孤僻、哀愁性格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这是她幼年时代人生际遇的产物。她出身诗礼人家,从小聪慧异常,又娇生惯养。母亲在她小时候就去世了,她从小失去母爱。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幼年的黛玉因失去母亲而缺少了爱,爱的缺乏使她产生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又使她产生敏感、多愁善感的性格。
她的父亲忙于公事,后来又在她的少年时代去世。父母早亡,使她得到的亲情较少。这种经历,使她十分敏感、十分孤独、十分早熟。爱的缺失使林黛玉从小就精神营养不良,这对她个性的发展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她长大后,心理一直处于不健康状态,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她的幼年时代。
少年时代的她身心也受到沉重的压抑。读书时,教她书的是个非常封建的老学究,根本不懂女孩子的心理,更不懂得一个失去母亲的孤寂的少女的需要。那些乏味的四书五经、烈女传之类的经典沉重地压抑着这个少女本来就已经冷寂的心。十三岁她到外祖母家,虽然外祖母家豪华富有,但是,那不是她的家,她有寄人篱下之感。加上诗书传礼之家,规矩大得很,封建礼教处处压抑着她。她只能“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心理医学告诉我们,亲人亡故,离乡背井,都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重大心理指数。可以说,林黛玉从小就受到太大的心理压力。
这种压抑环境下形成的个性,使她必然是个小心眼,处处小心地维护着自己的自尊和不受伤害。而过分的敏感很容易自伤。
如果木石姻缘成功(www.zuozong.com)
可以预期,如果她真与宝玉结婚,非常有可能形成另一种悲剧。
第一,她的个性的相融性很差,时时处处警觉着,敏感地观察着周围发生的事情,对无关的事情或者是微小的事情,可能会反应过度,最后很可能导致与宝玉关系的恶化。她有一次夜访怡红院,宝玉的几个小丫头不知是她,正闹着玩,说是天晚了,没有去开门。本来这是件小事,但使她呕气了许多时间,最后宝玉赔了许多不是,才算了结。婚前与婚后男人的心态是不一样的,而黛玉的这种小心眼的个性却是比较稳定的,在婚后势必再次与宝玉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可能是宝玉再次让步,直到对天发誓黛玉才会罢休。如果第二、第三次地这样闹,宝玉的态度很可能会渐渐变化,最后不再让步,而黛玉则绝不罢休。到那时,很可能好姻缘会变成恶姻缘。
世界上由爱而恨而分手的事,并不少见。万物都在渐渐变化着,秋在夏雨声中入,春在寒梅芯上寻。相知中蕴含着分歧,相爱中孕育着相怨。当分歧和怨恨超过一定的度,事情就会发生变化。当年的徐悲鸿和蒋碧微,郎才女貌,相爱得何等真切,抛却一切私奔东洋,又同赴巴黎学艺,但是,潜伏着的细微裂纹终于渐渐涌透,最后移情别恋,分手了之。所以,宝黛之恋,没有结合是美的,结合以后,则未必。
第二,宝黛悲剧的更重要的原因是生物学原因。他们两人是表兄妹,其基因之间有着相当大的相似性。他们结合而生儿育女,精卵配对时,原来不一定表现出来的有病症状,就会表现出来。他俩生下的孩子,完全可能不如黛玉秀慧,更不会如宝玉那样面如敷粉,眼如朗星。很可能生下的孩子含有遗传病,有的会早夭,有的会弱智,没有一个孩子会超过他们俩。而对于荣国府,重要的是荣宗耀祖,如果接二连三地生下病态孩或早夭孩,老祖宗、王夫人她们必定会有意无意地加大对黛玉的压力,这样,这对夫妻的命运就可能岌岌可危了。
如果我给林姑娘心理咨询
我想改变她认知的方式。我要告诉林姑娘,从科学的角度讲,宝玉不值得爱,不应该她去爱。宝玉这样的公子哥儿,爱他值得吗?他在爱上你之前,早就与袭人不干不净了,这样的男人靠得住吗?再说,你们是表兄妹,古语说,近亲不繁,为你们的后代着想,还是及早离开宝哥哥为上策。再说,世界大得很,好男人多得很,何必认准一个时不时摔宝玉犯傻病的人呢?
我建议这位求助者,丢开这件事,既然他与宝钗好上了,那就让他们好吧,你自己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你不是会写诗吗,那就天天写,用不了三个月,也许《林黛玉百花诗选》就能出版,而且一定会获得读书界的好评。一个当代李清照式的诗人就会这样诞生。我相信,林黛玉一旦醉心于写诗,心病就会淡忘,就去过平常人的生活。她写诗写得越勤,也许她的心理康复得就越快。
我建议林黛玉和紫娟,她们不宜再住在潇湘馆里,那里竹影树影,容易勾起心中酸事。我建议她们主仆到刘姥姥的庄上去,那里有蝈蝈蟋蟀,有小河田野,有村姑村妇,那里民风淳厚,不像荣国府里一个个似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我建议到了那里,学习过一些农家生活,例如学会纺纱,学会织布,也养几个小鸡、小鸭、小狗。我相信林小姐看到这些小动物,一定会喜欢上,会渐渐忘却那段心酸的日子。
也许,经过这一劫,她有可能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健康、开朗的女子,也许她会找到新的爱情……
拨动心弦
1.根据上文,请分别从黛玉和宝玉的角度说说,这段爱情适合“熄火”的原因。
2.建议观看改编自王朔小说的电视剧《过把瘾》,试着分析主人公“方言”和“杜梅”为什么爱情熄火。再比较一下“杜梅”与“林黛玉”的心理情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