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化学教学:以学生思考为核心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化学教学:以学生思考为核心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请学生继续思考。到此为止,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从电离平衡的本质出发,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理解了实质,化解了难点,收获了极具价值的思维体验。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化学教学:以学生思考为核心

1.认清问题成因,把握思维难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安排在化学平衡原理之后,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平衡的建立、特征、移动和平衡常数等知识,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电离平衡,仍以醋酸为例进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探究。

首先让学生书写醋酸电离的方程式,分析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情况:

在此基础上进行醋酸电离平衡移动的学习。教学发现,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温度、单一物质浓度变化的平衡移动比较熟练,于是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移动情况。

经过思考,同学们发现加水稀释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都降低,利用平衡移动原理不能直观地得到结论,出现了思维难点。

2.联系前后知识,思考解决方法

方法一:从速率的变化分析稀释后弱电解质的平衡移动

在化学平衡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利用v与v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法。于是提示同学们从反应速率的变化来分析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学生分析发现,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电离速率与结合成分子的速率主要受到浓度的影响。稀释之后溶液中CH3COOH与电离产物CH3COO-和H3O+都同等程度减小,而水的浓度保持不变,由此可以分析得到v和v都会减小,且稀释之后v>v,电离平衡正向移动。(www.zuozong.com)

方法二: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并估算物质浓度

方法一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稀释之后平衡向正向移动,也可以利用电离常数进行定量分析,验证结果是否一致。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论证,过程如下:

学生从定性的速率变化和定量的平衡常数两个角度分析出了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新的平衡与原平衡相比,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如何?首先请学生进行推测。

根据学生的分析,醋酸稀溶液加水稀释之后会促进电离,现在请学生推测新的平衡中c(H+)与c(CH3COO-)比稀释之前大还是小?

班上同学大致分成两派,一些同学认为稀释之后c(H+)与c(CH3COO-)比原来小,有的同学认为比原来大。具体情况怎么样?请学生继续思考。

经过思考后,学生仍然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稀释之后,平衡会向电离方向移动建立新的平衡,满足关系,加水稀释过程中,c(CH3COOH)一定减小,则x小于1;稀释前后温度不变,而平衡常数K不变,由此可得c(H+)和c(CH3COO-)都比稀释前小。

到此为止,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从电离平衡的本质出发,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理解了实质,化解了难点,收获了极具价值的思维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