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后迁居下邽。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返京后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长庆二年,出为杭州刺史。白居易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花声、实义”的著名论点。他认为情感、语言、声韵、道义是打动人心的关键要素,并用形象的比喻阐发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只有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才能发挥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知识积累】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自幼聪慧,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元和六年(815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返京后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因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长庆二年(822年),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晚年定居洛阳。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白居易一生留下近三千篇诗作。其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白居易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花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他认为情感、语言、声韵、道义是打动人心的关键要素,并用形象的比喻阐发了内容(根情、实义)与形式(苗言、华声)的关系,只有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才能发挥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感人心者,莫先乎①情,莫始乎言,莫切②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③、苗言④、华声⑤、实义⑥。(www.zuozong.com)
【注释】①乎:相当于“于”,“比”的意思。②切:切合。③根情:以感情为根。④苗言:以语言为苗。⑤华声:以声韵为花朵。华,同“花”,花朵。⑥实义:以道义为果实。实,果实。义,道义。
【译文】能够打动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感更先的,没有不是从语言开始的,没有比声韵更切合的,没有比道义更深入的。所谓诗,就是以感情为根,以语言为苗,以声韵为花朵,以道义为果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