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进行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机理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理论模型的建构与对部分上海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与中职示范校的沟通实践、行动的归纳基础上的理性思考,还需要从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普通高中与中职校已有基础、现有实践以及未来人才发展的需求出发,进行基于实践与实验的研究。
1.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呼唤拓展实践与实验的基地
进一步研究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的沟通机理运行方式、系统、路径,探索适合不同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两类学校沟通机理,呼唤通过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以及不同类型学校自下而上的共同努力,拓展两类学校沟通的实践与实验基地,并且关注两类学校沟通实践与实验的不同侧重点,通过整体规划与部署进行实施与修正,如选择几个地区的两类学校沟通实践与实验,关注学校课程统整,关注技术教育的突破,关注管理方式的变革等。
2.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机理在实践与实验的基础上充实与完善(www.zuozong.com)
在今后的基于实践与实验的研究中,可以通过集聚力量的方式,对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机理进一步充实与完善,包括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机理以自组织系统、自动机系统、自创生系统运行的条件、空间、效能。不同沟通要素运行的自身变化带来的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两类学校沟通运行的不同驱动力变化带来的沟通要素组织形态与运行路径的变革。怎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技术环境变化有利于两类学校沟通,促进不同类型人才的早期培育。对不同类型人才的早期培育,两类学校沟通机理运行方式与路径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等。
对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的沟通机理研究,可以在协同学视阈下进行探讨,也可以在系统学、脑科学、心理学、公共行政学等诸多科学理论的支撑下进行探索,因此对两类学校沟通机理的研究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不仅要吸引职业教育系统的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关注,也需要吸引普通教育系统的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关注,更要吸引各个领域的专家予以探讨。作为来自普通教育系统的一名研究者,我深知有许多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清晰,但希望此探索能够为普职沟通研究提供一个视角,并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