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口后湖文化消费圈:探索汉剧与汉派文化

汉口后湖文化消费圈:探索汉剧与汉派文化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汉口贸易的进一步繁荣,后湖人群构成上,如茶庵街,“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即便“一分民,亦别处之落籍者”。后湖靠近汉口市区,夏季湖风习习,又有田园风光,加之有很大一片开阔地带,成为市民纳凉的好去处。民间艺术往往寻人而至,渐渐在后湖安营扎寨,为民众表演各种艺术,如游艺、乐舞、杂耍、戏剧等。

汉口后湖文化消费圈:探索汉剧与汉派文化

后湖在汉口位于长江以西、汉水以北的一片扇形区域,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袁公堤修建后,东西数十里,平畴旷野,一望无垠。19世纪初还没有被大规模开垦,农业渔业是这一地区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但到了19世纪20年代,后湖大量涌入其北面邻县黄陂、孝感的乡民,他们在沿着玉带河的一些平整空地上做买卖,形成很多露天市场。随着汉口贸易的进一步繁荣,后湖人群构成上,如茶庵街,“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即便“一分民,亦别处之落籍者”。

后湖靠近汉口市区,夏季湖风习习,又有田园风光,加之有很大一片开阔地带,成为市民纳凉的好去处。《汉口小志》记载“游女看戏”:“汉有游女,余风未殄。烧香也,看会也,龙船也,游湖也,看戏与赏花也,地方稍有盛举,逐队成群,出头露面,谈笑无忌,饮啖自如。”民间艺术往往寻人而至,渐渐在后湖安营扎寨,为民众表演各种艺术,如游艺、乐舞、杂耍、戏剧等。艺人们带来猴子玩把戏、狗熊舞棍、老鼠荡秋千等小把戏,让汉口人惊为“亦是一奇观”。也有踩软索戏舞的杂耍,也让汉口人惊叹不已,“走索车坛尽女娃,十人倒有九人麻。看钱丢罢还请赏,手捧铜锣到处叉”。

在后湖平展的地方搭建草台,演出各种戏剧,招徕大量的妇女看戏,“河岸宽平好戏场,子台齐搭草台旁。浓妆岂为梨园到,半倩郎看半看郎”。仕女男娃纷至沓来,大增后湖的人气,也吸引名娼翩翩而至,不少猎色的“蜂蝶”趋之若鹜。

野地演戏,谓之“草台”,旁搭高厂以安妇女谓之“子台”。优伶未到,游女先来,富阃名娼依次而坐,淫词艳曲,荡目动心;浪蝶狂蜂,品香论色。习俗之敝,至此极矣。

后湖宽敞的戏场搭建很多芦棚,有伶人以梁山调来搬演“纱幔轻遮”的木偶戏,只是这些木偶戏“所扮皆淫亵之事”。带点粉戏意味或演唱历史演义故事的皮影戏,也是下层民众的最爱。清代施襄《竹枝词》云:“后湖喧闹是三春,把戏新奇影戏真。不怕有人偷看我,归来怕有打围人。”

下层民众也有精神娱乐的文化需求,叶调元《汉口竹枝词》记载,“粗茶莫怪人争嗑,半是丝弦半局班”,“女唱曰‘丝弦’,屠户、菜佣聚集而唱曰‘局班’”。这类局班某种意义上也属于票社。

汉口码头草台(采自《楚汉旧影》)

汉口码头草台(采自《楚汉旧影》)(www.zuozong.com)

码头工人更喜欢看一些鄙俗甚至带有色情性质的花鼓戏、木偶戏、皮影戏的表演。花鼓戏后来成为楚剧,是以黄陂孝感等地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叶调元《汉口竹枝词》记载说,道光年间的“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花鼓戏因为演唱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谐趣故事,颇受下层“草鞋帮”的喜爱,“灯前幻影认成真,热了当场看戏人。一把散钱丢彩去,草鞋帮是死忠臣”。

汉调雅俗共赏,也有不少下层民众愿意观看汉剧的表演。叶调元《汉口竹枝词》记载,汉调乱弹有着强大的扩散效应,不少民众跟着优伶学唱,“小家儿女多染此习”,“乱弹才唱舌偏调,哈哈呵呵学担挑。习俗潜移人品坏,优伶材料脚夫苗”。由于汉剧等戏曲常年有演出,很多市民不论寒暑前往观看,“吴讴楚调管弦催,翠鬓红裙结伴来。除却寒风和暑雨,后湖日日有花开”。

除了草台班,甚至还有一些落魄的江湖艺人,因地制宜围圈卖艺,演出汉剧、花鼓戏、京剧来迎合观众。“落拓江湖唱楚声,此中应有不平鸣。曲终锣底无声息,难饱饥肠一日温”(原注:“江湖艺人时常在后湖一带卖唱。他们用胡琴锣声吸引听众,圈起人圈卖唱。内容有汉戏、花鼓戏、京剧等。唱完一曲后,即把锣翻转来向听众收钱,往往唱半天仍不得一饱”)。

汉口后湖全图(采自《武汉历史地理集》)

《武汉历史地图集》收集了一张清末后湖场景的图片,其中有多处艺人正在卖艺的画面。图中有的找到空地即开始表演杂耍。有的则利用竹木和幕布扎起的围栏内表演,围栏留有入口,有专人收取费用,观众入栏后,站着围看艺人的表演。还有一处正在表演杂技,在两头各用三根木棍撑起软索上,有一位拿着红缨枪的女子在单腿直立表演。图的右下角是一队官员出巡的情形,未知是模仿队戏表演还是其他。这些冲州撞府的江湖艺人,往往卖艺一天却不能饱腹一顿,过着劳碌奔波、生活无着的生活。

随着来后湖休闲的市民越来越多,其间茶肆罗列,歌管分喧,湖心亭、涌金泉、第五泉、蕙芳轩、习习亭、丽春轩等茶楼先后建立,茶楼之中既可喝茶也可听戏。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徐志在《汉口竹枝词》中写道:“洋货新奇广货精,繁华不数汉东京。豪商大贾乘间出,簇簇油舆辟路行。”又有“酒如泉涌客如蝇,彩帐锦屏布几层。演彻梨园归去好,官衔写满纸糊灯”。这种情况至清末民初都没有太大改变,“望湖泉里听笙歌,半是衣冠半绮罗。歇着数乘空轿子,惹他门口聚人多”。人们只要看门前空轿多,就知道哪家茶坊人气旺,“聚人必多”。

后湖成为汉口戏曲曲艺演出和观赏的重要去处,汉剧和楚剧、皮影戏、木偶戏以及其他来码头演出的各地剧种,一起编织出一幅歌舞妙曼、人声鼎沸的繁盛景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