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里有说北宋人高俅的,这句话是高俅踢球——一脚踏进云端里。原来,施耐庵小说《水浒传》中的高俅以街头小混混的身份出场,因练就了很好的蹴鞠技艺,偶然与有相同爱好的端王交手后备受赏识,不久端王登基成为大宋的徽宗皇帝,高俅便平步青云,官至太尉,而梁山108条好汉绝大多数被他害死,由此落得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臣的骂名。
当然故事的演义与真实的历史毕竟有着较大的反差,据南宋王明清所著《挥麈后录》载,高俅先和赵佶踢球很快受到宠信的过程是有的,可他的提拔,却是参与了边关将帅刘仲武平定吐蕃赵怀德等叛宋的战役,立下功劳的结果,“数年间建节,循至使相,遍历三衙者二十年”。那么,后人缘何非要将镇压宋江起义的张叔夜替换为高俅呢?有宋史研究学者说,“一者或许是他因善于蹴鞠竟然获得高官厚禄来得过于容易,二者或许是因为他为官贪欲确实在靖康年间曾经被大臣上书揭发过。高俅掌管禁军20余年,不仅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还把禁军当作私役,不管训练,专管为他营私出力。长此以往,军队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摆设,以至当国家面临虎狼之师金军的进攻,开封城内几十万禁军很快瓦解,作为大宋的最高军事统帅之一的高俅显然难辞其咎。这也难怪被人弹劾揭发了。高俅的历史结局是于1126年病死于开封。盖棺论定,时人对他的评价是大节无亏,总体上尚算是一个好人。”关于历史人物的臧否,尽可众口众词,不必归于一统,但从高俅发迹的经历看也倒是有些曲折的,如被徽宗下放到基层去镀金与现在的挂职锻炼毕竟不同,因为那时节边境线上的刀光剑影随时都会让性命丢失掉。所以高俅的飞黄腾达到底是做了些危险的付出在前面的,并非常人想象的连吹灰之力都不用费,就走上了事业的顶端。
我喜欢“平步青云”砚不在其顽童戏乐时持靴祝福的画境,乃是阮煜兴先生对落款“精强博敏”饱含阅历的注解,“以精强博敏面对艰难曲折,必能踏上人生坦途。”可见所谓的平步青云,只是人生的梦想罢了,唯认真做事,不畏风雨,大概将来也不是没有出息的机会。(www.zuozong.com)
2013年8月28日
平步青云
34×16.5×4厘米
喇嘛崖宋坑云纹绿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