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珠在握:洮石老坑的罗汉绘画演变

智珠在握:洮石老坑的罗汉绘画演变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十六罗汉”演变为“十八罗汉”,应是从绘画上形成的。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有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供养,不再轮回生死之三义。而罗汉手握智珠的形象,其一有阮煜兴先生所说“智者以善为本,则千祥骈集”的潜台词,还当包含憨拙可掬的笨状竟与觉者的超凡睿智相连的深意在,我喜欢它的便是这一点。2013年6月7日智珠在握 37×21×5厘米 水泉峰水坑鹦哥蓝石

智珠在握:洮石老坑的罗汉绘画演变

这是一方关涉罗汉的水泉峰水坑寒水石砚。因为小时候从京剧猴戏《十八罗汉斗悟空》中欣赏过罗汉们姿态各异的具有雕塑般美的造型,在后来的绘画和佛家典籍里,又增加了点对罗汉来历的知识性了解,那于世间利乐众生的修行,我印象很深,所以今天来写它应该有点因缘似的相逢了。十六罗汉(一说十八罗汉),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他们受了佛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唐玄奘所译《法住记》云:佛涅槃时,“以无上法付嘱十六大阿罗汉并眷属等,令其护持,使不灭没……时此十六大阿罗汉及诸眷属,随其所应,分散往赴,现种种形,蔽隐圣仪,同常凡众,密受供具,令诸施主,得胜果报。如是十六大阿罗汉,护持正法,饶益有情。”由“十六罗汉”演变为“十八罗汉”,应是从绘画上形成的。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十八罗汉像,是前蜀简州金水张玄画的,宋苏轼得之于儋耳,题了十八首赞,但未标出罗汉名称。其次是贯休画的,苏轼自海南归,过清远峡宝林寺见之,遂作赞十八首,每首标出罗汉名称,于十六罗汉外第十七为庆友尊者,即《法住记》的作者,第十八为宾头卢尊者,即十六罗汉中第一位的重出,只不过一个用全称,一个用尊称。而雕刻方面,最早的有杭州烟霞洞吴越国吴延爽造十六罗汉,宋代曾在此洞补刻僧像一、布袋和尚像一,做法浅陋,远不及前十六尊。

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有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供养,不再轮回生死之三义。而罗汉手握智珠的形象,其一有阮煜兴先生所说“智者以善为本,则千祥骈集”的潜台词,还当包含憨拙可掬的笨状竟与觉者的超凡睿智相连的深意在,我喜欢它的便是这一点。

2013年6月7日(www.zuozong.com)

智珠在握
37×21×5厘米
水泉峰水坑鹦哥蓝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