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苗
教材分析
《冀中的地道战》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策略”的最后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上的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课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背景;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地道的特点及如何发挥作用;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对冀中地道战进行了高度评价。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运用带着问题读课文这一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还要综合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体会快速阅读带来的好处”也是要贯穿在整篇课文的学习中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做一个积极的阅读者。
教学目标
1.认识“侵”“略”等生字,读准多音字“任”,会写“侵”“略”等生字,会写“侵略”“修筑”等词语。
2.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要求
导语:本单元我们跟着课文在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今天我们再通过一篇课文来学习一个新的方法并体会快速阅读的好处。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2.组织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相机小结提问的角度(课文内容、写法、得到的启示等),并板书“?”。
预设:(1)地道是什么样的?
(2)地道战是怎么开展的?
(3)为什么有地道战?
3.出示课文“阅读提示”,组织学生齐读,教师过渡: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也是提高阅读速度的一个好方法,刚才大家看着课题提了这么多问题,下面请选择最感兴趣的、不同角度的两个问题并写下来。
二、带着问题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记录阅读时间,检测阅读效果
1.学生带着自主选择的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及时用关键字词写下来。教师开启多媒体计时器。
(1)提醒学生,在确定自己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才能记录阅读时间。
(2)学生完成默读,记录阅读时间后,将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及时用关键字词写下来。
2.全班学生完成默读后,教师出示相关阅读检测题,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预设阅读检测题:
(1)地道比较狭窄,每次只能通过一个人?
(2)地道里面光线昏暗?
(3)地道里有活道,还有死道?
(4)地道的出口很隐蔽,外面堆满荆棘?
3.请阅读时间较少,阅读效果好的学生交流快速阅读的方法。
预设:(1)带着问题读,能让我更加专注,阅读的速度就更快了。
(2)在默读的时候,碰到一些词语,如“大扫荡”“孑口”等,虽然我不明白,但并不影响我对课文的理解,于是我就暂时忽略,做到不回读。
(3)我读了第5自然段,知道本段是在介绍地道的作用,读到“死道”“活道”的时候,我基本是借助关键词句读的,一边读一边想,阅读速度就快了。
4.教师小结。
三、紧扣问题,交流阅读体会
1.四人小组合作,就个人感兴趣的问题,交流阅读体会。
(1)四人小组一起学习交流,完成相关习题,以问题“地道是什么样的”作为阅读体会交流的范本。
(2)组织班级交流“地道是什么样的”的阅读体会。
(3)再次四人小组合作,以其他感兴趣的问题来交流阅读体会。
2.组织学生交流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
3.组织学生对新的问题从内容、写法、文章主旨等不同角度进行归类。
预设:(1)(内容角度)地道战是什么时候开展的?
(2)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
(3)人们在地道里是如何展开战斗的?
(4)地道战为什么取得了胜利?
(5)还有哪些地方也有地道战?
(6)除了地道战,当时还有其他形式的抗日斗争吗?
(7)(写法角度)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地道战的?是怎样写清楚的?
(8)(文章主旨角度)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四、从“内容”这个角度梳理问题,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www.zuozong.com)
1.组织学生聚焦上一个环节,把问题归纳为“内容”这一角度,遴选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有价值的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原因)
(2)地道战是如何开展的?(经过)
(3)地道战为什么取得了胜利?(胜利的关键)
2.四人小组合作,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学生带着3个问题,再次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四人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4)将3个问题串联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课堂小结,激发阅读期待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根据梳理的问题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下节课做好阅读分享和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小组合作交流阅读体会,明白人民的智慧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后搜集的资料。
2.小组汇报。
预设(1):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
①相机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指导学生寻找相关信息。
②学习小组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补充。
预设(2):人们是怎样利用地道掩护群众,展开战斗的?
①相机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第3~7自然段。
②学习小组交流相关内容(地道的构造、人们在地道里的生活状况、利用地道攻击敌人的方法……)
③引导学习小组交流总结阅读的方法:借助关键词句。
④相机完成相关习题。
预设(3):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①相机出示第8自然段。
②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③组织学生重点理解“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一句的含义。
④集体讨论“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中人民的团结一致和英勇智慧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预设(4):抗战时期还有其他的奇迹吗?
①学习小组交流,补充相关资料。
②引导学生再一次明确中国人民的伟大和全面抗战的英勇。
三、集中识字,书写指导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关注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新词,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关注)
(1)多音字“任”,表示地名和姓氏时读“rén”,不读第四声。
(2)“侵”是前鼻音。
3.书写指导。
(1)组织学生说一说哪几个字的书写需要提醒,重点指导相关生字的书写。四个生字的书写:“略”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田”和“各”下面的“口”不要混淆;“党”上下结构,注意笔顺笔画;“蔽”字下面部分的“敝”字左边部分的笔顺笔画要写正确,“敝”字右边部分是反文旁;“陷”字右下部分的“臼”字的笔顺笔画要写正确。
(2)学生完成相关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同桌互评书写成果。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出示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教师做总结。
2.布置作业,延伸阅读。
(1)抄写词语。
(2)试着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阅读《飞夺泸定桥》。
8.冀中的地道战
【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