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英语教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高中英语教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目前高中学校涉外职能机构人才储备问题而言,必须要确保人才的储备与专业学术技能等的协调发展,否则会影响国际化对外合作等相关事务的开展,给交流与合作带来负面影响。最后,高中英语教育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校特色办学的要求。

高中英语教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中英语教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一)国际化开放理念滞后

在产业经济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下,培养符合新时代的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就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而言,其工作任务不仅是拓宽校内资源优势、加强留学师资队伍培养、参与学术项目研发,更重要的是加强国际化中外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然而当前个别学校国际化开放理念滞后,这阻碍了教育国际化进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利于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语言知识的灌输,往往忽视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轻视学生交际体验和文化的交流,不利于增进他们对其他各国文化的理解,这是目前我国英语教育中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存在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极大的功利主义色彩,英语往往被视作一种工具,这固然不错,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受工具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教师热衷于眼前利益而对终极关怀漠不关心,所以对人道、和平、共存性价值观的认识并不深刻。此外,学生使用英语仅限于课堂上,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在本质上,英语不仅仅是一个被当作交际工具的符号体系,更是一种文化,是思维和社会活动的产物,它的使用与使用者的思维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中英语教育应该是一种多方位、多层次的、主动的信息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绝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掌握英语符号体系的层面上,更应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

(二)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强化

国际化交流工作顺利进行是建立在拥有一支优秀师资的队伍和专业的教育工作团队的基础之上。因此,在目前开展国际化交流和专业研讨合作的基础背景下,加强涉外专业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储备十分关键。对于目前高中学校涉外职能机构人才储备问题而言,必须要确保人才的储备与专业学术技能等的协调发展,否则会影响国际化对外合作等相关事务的开展,给交流与合作带来负面影响。

教师是和平文化的传播者,在加强高中英语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主要依靠英语教材,依靠英语课堂,依靠英语教师的传授。多年来中国的英语教育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时,教师重视知识与技能层次的学习目标,而对于文化与方法、社会价值层次的学习目标不够自觉,甚至忽视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表现,也反映出英语课程的目标错位,这种目标错位不利于学生国际视野的拓宽。

英语教师不仅是学生英语语言知识输入的主导者,输入质量的控制者,更是学生主要的语境和英语文化氛围的制造者。这种语境是不可或缺的,对学生交流能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高中英语教育中,必须重视培养英语教师的国际视野。

(三)学生存在认识误区和学习障碍

目前,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国际交流就是学习语言,游山玩水见见世面,只有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才能参加,学生参与兴趣不强烈,不明确国际交流的目的,不少学生更是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以国际交流为契机,为将来的深造或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学生英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其主要障碍已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他们对英语和母语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思辨。

当前,高中英语教师缺乏国际交流的经验,很少有机会能出国进修,国际视野有限,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同时高中英语教学的针对性不足,创新度不够,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也不符合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的需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一直是教学的重点,而学生听、说、写等交际能力的培养则被置于次要位置,忽视了学生运用英语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达不到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的目的。因此,英语教师应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使课堂成为一个“交流”的场所,促进学生体验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www.zuozong.com)

二、进行高中英语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化服务,教师必须利用全球的知识和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当前很多学校面临发展的瓶颈,学校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成为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必选之路。其次,随着中国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学生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使自己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吸收世界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因此,学生自身要树立和提高不断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利用好学校提供的与国际接轨的平台,在这种平台下,提升自身的素质,也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最后,高中英语教育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校特色办学的要求。学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抓住这个机遇,站在发展的前列,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学校和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与国际接轨的平台。根据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来开发多元化的适应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课程和活动,这既体现了学校特色,又促进了学校发展和学生的进步。

(二)社会发展的要求

首先,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的文化发展现状与我国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称,为提高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须在高中阶段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在高中阶段就通过各种途径与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建立联系,在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会促进我国文化社会的建设。其次,是外事工作发展的要求。在教育国际化的形势下,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把握先进的思想理念,是学校外事工作的重要课题。外事工作是学校对外交流合作的桥梁,为提高学校的运作水平,增强学校的特色建设,加强人才梯队的培养,提升知名度等,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真正实现教育国际化,就必须加快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程。最后,是世界形势发展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引起人才需求的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国际化引发了教育的国际化需求。教育国际化既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也是一种国际性的普遍现象,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基于这种理念,我国的高中英语教育必须开阔眼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高中英语教育中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引进真正优质的教育资源

发展和规范高中英语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就要引进外国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时,要加强对国外教育资源的资质认证,要积极搜索潜在交流与合作伙伴的办学资质、能力和声誉等最新数据信息,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此外,要充分考虑学校的现实教学水平,从促进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出发,引进急需的和稀缺的资源,真正实现共同进步。

(二)处理好国际化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

学校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引进外国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要慎重思考自己的定位。很多学校将发展的重点放在教育国际化上,认为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只是注重和国外学校、协会和组织建立联系,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就可以了,从而导致自身特色和民族性特征的丧失。因此,学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上,应该坚持国际化和民族性的统一,要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评估,科学合理地处理国际化和民族性的问题,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审视外来文化的优劣,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从而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