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冈铁舟的忠诚与勇敢:明治天皇与萨摩藩士的故事

山冈铁舟的忠诚与勇敢:明治天皇与萨摩藩士的故事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不宜迟,胜海舟派山冈铁舟中途阻拦,向政府军传达将军决意恭顺的消息。山冈铁舟赶往骏府,求见萨摩藩士、政府军参谋西乡隆盛。山冈铁舟对其他无异议,唯独不接受将主君送往备前的要求——备前与德川家渊源浅,无法保证主君安全。想到山冈铁舟是铮铮铁骨的好男儿,西乡隆盛特来劝他出山。一天,明治天皇带了醉意,命山冈铁舟与他摔跤。君臣打闹不成体统,山冈铁舟断然拒绝,明治天皇酒后神志不清,摇摇晃晃扑过来。

山冈铁舟的忠诚与勇敢:明治天皇与萨摩藩士的故事

山岡鉄舟とあんぱん

人物小传:山冈铁舟

刀客、政治家,土生土长的江户人,幕臣。戊辰战争之际,受胜海舟委托赴新政府军大营,与西乡隆盛面谈,为后来的江户无血开城打下基础。明治维新后担任过静冈县权大参事、茨城县参事,还做过明治天皇的侍从。他人品端方,深受天皇喜爱。

谁不喜欢红豆包?轻轻掰开松软外皮,露出结实的红豆馅,甜香直钻进鼻孔。走遍全日本,只要有面包店,一定有红豆包卖。漫画家空知英秋多次在《银魂》里提到红豆包,还安排角色连吃一个月,吃到神志恍惚。其实,对红豆包爱好者来说,连吃一个月非但不是苦差,反而是美事吧。

自从稻米从大陆传来,日本人一直以米为主粮,对面食不算热衷。天文十二年(1543年)葡萄牙商船到达种子岛,带来火枪,也带来面包。之后一波波传教士来传教,宗教仪式常用面包和葡萄酒,并把它们分发给当地居民。他们带着好奇一尝,认为只是没馅的馒头,不算美味

江户幕府实施锁国令,只开放长崎一处,国内风气日渐封闭。长崎和洋杂居,也保留了几家面包店,专供来日本经商的荷兰商人。正德三年(1713年)出版的百科辞典《和汉三才图会》写道:“波牟(面包的音译)是蒸饼,等同于无馅馒头。一个为荷兰人一食份。”

明治维新后,西洋人纷纷涌入日本,面包店多了起来,只是日本人较少光顾。明治六年(1873年)还有人画画讽刺拿面包做主食的:面包不像米饭,吃了很快会饿,心里怎么踏实呢?名僧人佐田介石也写了本《傻瓜等级排行》,用相扑的等级为各类傻瓜排名,“大关”就是“不吃米谷偏吃面包的日本人”。可见在时人心中,面包仍是不加馅的馒头,不是正经吃食。

明治初期是朝气蓬勃的时候,也是迷茫痛苦的时候。延续了260余年的江户幕府轰然倒塌,近200万武士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武士讲究勇武,整日练刀强身,没什么生存技能。不少人在新时代茫然若失,原常陆国(现茨城县)下级武士木村安兵卫也是其中一人。他的亲戚在东京府授产所做所长,面向武士教授各类谋生技能。在亲戚帮助下,他在授产所谋了职,不久与长崎来的厨师梅吉相识,动了开面包店的念头。

木村安兵卫辞了工作,带着梅吉在芝日阴町(现东京都新桥)开了家名为“文英堂”的面包店。时值明治二年(1869年),面包店几乎由西洋人垄断,横滨有家日本人开的“富田屋”,也主要面向西洋客人。名不见经传的文英堂生意惨淡,木村安兵卫心急如焚。他闻着面包香气,想起从前爱吃的点心“酒馒头”,松软外皮包着结结实实的小豆馅,又软又甜。他也动了心思:如果模仿酒馒头做面包,一定会引来许多客人。

馒头是原产中国的舶来品,酒馒头是用米曲发酵的带馅馒头,据说是镰仓时代的禅僧圣一国师从中国带回。仁治二年(1241年),圣一国师在博多小住,将馒头制法教给茶屋店主栗波吉右卫门,做出了日本最初的酒馒头。小麦粉发酵,中间填上豆馅,蒸出的酒馒头软而香,虽不够精致,几百年来深受百姓喜爱。见自家店门可罗雀,木村安卫兵决意放手一搏:洋人把面包当做主食,日本人爱米饭。不如彻底改变观念,仿照酒馒头做面包,不当主食,只做闲暇时吃的点心,也许有市场。

明治二年(1869年)年末,日比谷起了大火,木村安兵卫的文英堂也被烧成灰烬,他趁机与梅吉分道扬镳。翌年,他在尾张町(现东京都银座)重新开了家面包店,店名“木村屋”。他没有请厨师,决心自己做面包。

只有发酵充分,面包才松软可口。木村安兵卫开始不懂其中毛窍,只能与儿子英三郎和仪四郎一起摸索。他们用上好白米加水发酵,得到酒曲发面,再入炉烘烤。反复试验上百次,终于做出不输西洋高档货的蓬松面包。木村安兵卫还在面包里塞满豆馅,咬一口既有麦香又有豆馅的甘甜。他想推出新产品,又有些缺乏自信,左思右想请好友山冈铁舟品尝。山冈铁舟不是寻常人物,当时是明治天皇的随身侍从,为人端方,最得安兵卫信任。

山冈铁舟的一生颇为传奇。他是一心向武的幕末刀术高手,却阴差阳错在历史转折点扮演了重要角色。庆应四年(1868年)年初,“鸟羽伏见之战”爆发,幕府军与萨长为主的政府军全面冲突,政府军获胜,之后一路东进,直指江户。15代将军德川庆喜入宽永寺蛰居思过,为免江户毁于战火,重臣胜海舟决意实施“江户无血开城”计划。

政府军挥师猛进,转眼接近骏府,离江户已不远。事不宜迟,胜海舟派山冈铁舟中途阻拦,向政府军传达将军决意恭顺的消息。山冈铁舟赶往骏府,求见萨摩藩士、政府军参谋西乡隆盛。西乡最爱有英雄气概的男子,见他从容镇定,顿时生了好感。西乡要求幕府交出军舰等武器,还要把将军庆喜送到备前藩关押。山冈铁舟对其他无异议,唯独不接受将主君送往备前的要求——备前与德川家渊源浅,无法保证主君安全。西乡直言这是朝廷钦命,无法更改,山冈铁舟泪流满面地说:“若彼此立场变换,西乡公能否将萨摩岛津公交出?君臣大义不可改,武士岂能亲手将主君送做人质?”(www.zuozong.com)

山冈铁舟真情流露,西乡隆盛深受感动,望着他的眼缓缓说:“庆喜公的安危,由我西乡一力承担。”

英雄一诺千金,不需要千言万语,西乡话音刚落,山冈铁舟立即回江户复命。5天后,幕末两巨头西乡隆盛和胜海舟在芝高轮(现东京都港区)会面,后经几轮谈判,达成“江户无血开城”的共识。多数历史读物对两人会面大书特书,若没有山冈铁舟冒死深入敌阵,这次“世纪会见”可能不会发生,江户的历史也要重写。西乡隆盛与山冈铁舟仅有短暂会晤,但印象极深,评价他“无我无私、忠心赤胆”。

明治维新后的一天,西乡隆盛特来拜访,邀请山冈铁舟担任明治天皇的随从。原来维新虽成,御所制度大体未变,天皇仍由娇弱女官侍奉,有害无益。岩仓具视等官员曾选拔军人担任侍从,可能慑于天皇威严,军人们一入御所,大都变得畏畏缩缩。想到山冈铁舟是铮铮铁骨的好男儿,西乡隆盛特来劝他出山。

西乡隆盛苦苦相求,山冈铁舟只得答应。明治五年(1872年),山冈铁舟进入御所侍奉,纵然陪在天皇身边,他仍不改耿直个性。一天,明治天皇带了醉意,命山冈铁舟与他摔跤。君臣打闹不成体统,山冈铁舟断然拒绝,明治天皇酒后神志不清,摇摇晃晃扑过来。寻常臣下自会假装不敌,但他身形一侧,明治天皇扑了个空,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山冈铁舟俯身按住,一脸严肃地说:“陛下举动失当。”不仅如此,他还滔滔不绝地列举了天皇平日许多不当举动。侍从们又惊又怒,要治他不敬之罪。好在明治天皇酒醒后并未动怒,还专门向山冈铁舟道歉,之后在言行举止上格外小心。经过了上述插曲,山冈铁舟见天皇知错能改,心中敬意越深,明治天皇觉得山冈铁舟刚正不阿,对他越发喜爱。

山冈铁舟尝了木村屋的红豆包,觉得滋味不错。他和木村安兵卫是多年好友,很想帮忙推广。他灵机一动,想出个好主意:可以请天皇品尝,天皇若说好,一定会风靡全国。他向木村安兵卫父子说了想法,父子俩又惊又喜,也有些不安,表明要再试验一段时间,力争让红豆包风味更美。

明治八年(1875年)4月4日,明治天皇去东京的赏樱圣地向岛巡幸,山冈铁舟早告知了木村父子。当时樱花盛开,为突出季节感,木村安兵卫特意从奈良采购盐渍的吉野山八重樱,将其装饰在红豆包上。

明治天皇赏了花,在原水户藩邸休息,刚出炉的红豆包恰好送到。面包呈可爱的圆形,烤成饴糖色,中间一个圆孔,塞着朵八重樱。掰开来看,薄而软的外皮包着细腻的豆馅。咬一口满口甘甜,还有淡淡酒香,不像西洋面包,倒像传统和果子。明治天皇点了点头,坐在一边的皇后十分喜爱,提出以后也要献上。山冈铁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微笑,悄悄叫人去木村屋报喜。

喜讯传到木村屋,父子3人觉得喜从天降。当晚木村屋直到深夜才关门,瓦斯灯照得门前雪亮,路过的行人都有些惊诧,不知这家店为何营业得那么晚。后来,4月4日明治天皇初吃红豆包的日子被定为“红豆包日”,成了木村屋最好的广告

有明治天皇加持,木村屋的红豆包成了驰名产品,整日门庭若市,顾客一直排到店外大街。文豪森鸥外也是忠实粉丝,但讨厌店里拥挤,又嫌店员态度不够客气,提到它总气鼓鼓的。他不时带儿女去目黑的植物园玩耍,每次都在园内一家茶屋吃果子,必点红豆包。一次,森鸥外对老板娘说:“你家的红豆包味道特别好。”老板娘笑着回答:“这是木村屋的产品,本店只是代卖。”森鸥外一怔,也忍不住笑出来。

直到今天,木村屋的红豆包地位也不一般,甚至有“提到红豆包,必是木村屋”的说法。它外表是西洋面包,制法却仿照了传统和果子,是典型的“和洋折衷”的产物。它身上有浓重的明治气质:锁国200余年的日本猛然打开大门,新鲜事物纷至沓来,当时的日本人并没有眼花缭乱。他们仔细选择,去粗取精,将外来文明与本国传统相结合,最后得出更好的东西。

店铺推介

木村家:创业近150年的银座木村家是红豆包元祖,小豆特选北海道十胜产品,采用木村屋独特煮豆法精制,做出的豆馅风味独特。红豆包里的樱花用梅醋腌渍,腌渍一年后经过人工选择,再加上盐制成,酸里带咸的滋味与甜蜜豆馅相得益彰。

总店地址:东京都中央区银座4-5-7,东京也有许多直营店,各大商场也有柜台,羽田、成田机场也有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