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菅原道真的生平与对梅干的爱好:平安时代学者菅原道真与梅干的故事

菅原道真的生平与对梅干的爱好:平安时代学者菅原道真与梅干的故事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菅原道真と梅干し人物小传:菅原道真平安时代的公卿、学者,出身于学者世家,从小会做汉诗,被称为神童。正月也要吃黑豆与梅干的年菜,有年年有余的好兆头。菅原道真从小爱梅,在庭院里种了许多梅树,还将自家宅邸命名为“红梅邸”“白梅邸”。平安贵族最迷信,立刻认定是郁郁而终的菅原道真作祟。菅原道真是罕见的高级知识人,也被后世奉为文学与学问之神,其事迹频频出现在江户时代的私塾课本与净琉璃、歌舞伎剧本中。

菅原道真的生平与对梅干的爱好:平安时代学者菅原道真与梅干的故事

菅原道真と梅干し

人物小传:菅原道真

平安时代的公卿、学者,出身于学者世家,从小会做汉诗,被称为神童。成年后深得宇多天皇信赖,后受藤原时平的陷害,被迫离开京都,赴大宰府做官,数年后客死。他死后京都出现系列灵异事件,藤原氏认为他化为怨灵作怪,朝廷封他为太政大臣,希望能安抚他的怒气。因为他博学多识,后人尊他为学问之神。

“春夜亦何愚,妄图暗四隅。梅花虽不见,香气岂能无?”

这是名列“三十六歌仙”的平安宫廷歌人凡河内躬恒的和歌,收入《古今和歌集》。寒气未消的初春夜,院里梅花开得烂漫。可惜夜色不解风情,偏把花朵笼在黑暗里。好在有幽香阵阵,香气怎么也挡不住。

《古今和歌集》中咏梅花的和歌不少,再向前追溯,《万叶集》咏梅之作更有百余首。梅花原产中国,又名“春告草”“花之兄”,弥生时代漂洋过海来到日本,从此成为日本人的心头好。好风雅的公卿贵族将梅花视为性命,痴迷劲儿不比标榜“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和靖少多少。

梅花好看,梅子也能食用。中国上古书籍《书经》写道:“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最晚在公元前600年,中国人的祖先已用盐腌制梅子,提取“梅醋”做调料了。公元500年左右的《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如何加工梅子,还对乌梅、白梅和臧梅等加工品做了区分。乌梅是梅子熏制而成,酸味浓,适合入药;白梅是梅子泡盐水,干燥后食用;臧梅则是糖腌制而成,吃起来可口。同样以梅子为原料,1300多年前的日本人另辟蹊径,发明了炮制梅子的新方法,深受喜爱的“梅干”就此诞生。

做梅干要用青梅,就是未成熟的梅子。腌制前用清水泡一夜,让梅子吸饱水,再捞出来撒盐,梅子与盐的比例约为3:1。撒盐后细细拌匀,压上石块,放上10到15天,让青梅与盐充分反应,再把青梅出的水倒出,就是又酸又咸的调味品“梅醋”。青梅出水后变得松软,取出在日光下暴晒,为晒得均匀,要不时给它们翻身。等青梅变成茶褐色,再在露天放上3天3夜,让它们完全干燥。此时重新倒回梅醋,再放上紫苏叶子,青梅吸饱了梅醋,又被紫苏染出漂亮颜色,梅干就做成了。

梅干诞生于奈良时代,许久都是与百姓无缘的高级品——梅子固然多见,腌渍用的盐不便宜。进入战国时代,随着采盐技术的进步,梅干在日本社会逐渐下渗,而且它不易腐坏,也被当做宝贵的军用物资。知名武将上杉谦信也是梅干爱好者,喝酒手边总放上几颗。

到了江户时代,梅干成为庶民的寻常吃食。它做起来简单,又好保存,小小一粒能吃上一碗饭,省了许多菜肴。人们逢年过节也用切碎的梅干冲茶,称作“大福茶”,据说可保一年无病息灾。正月也要吃黑豆与梅干的年菜,有年年有余的好兆头。

经常吃梅干,自然积下不少梅核。顽皮的孩子拿着玩耍,母亲会反复警告,说梅核里有天神大人在休息,万不可打扰他。若惊扰了天神,学过的汉字会全部忘记。

梅核里哪有什么天神,只有小小白色种子,就是梅核仁。梅核仁含有微量苦杏仁甙,与胃酸结合后形成毒物。科学研究证明,一日吃300颗才会有危险,大可不必过度担忧。古人当然不知什么是苦杏仁甙,可能凭生活经验推断出梅核仁有危险,所以用“忘记汉字”吓唬好奇的孩子吧。(www.zuozong.com)

江户母亲口中的“天神大人”是平安时代的大知识人菅原道真。他是朝廷最高级学者“文章博士”的儿子,自小有神童之名,26岁通过国家级考试“方略试”。据说这考试极难,实施两百年来只有65人通过。

菅原道真从小爱梅,在庭院里种了许多梅树,还将自家宅邸命名为“红梅邸”“白梅邸”。他成年后仕途亨通,深受宇多天皇信任,被任命为右大臣。他看不惯外戚藤原氏跋扈,和左大臣藤原时平起了冲突。可惜藤原氏势大,他被解了右大臣的职务,左迁至九州大宰府。

在平安贵族看来,离开风雅的京都,就像进了地狱。菅原道真后来客死九州,藤原氏去了眼中钉。不久藤原一族灾祸频发,包括藤原时平在内的数人突然死去。令人心惊的奇异天象也频频出现:京中受暴风雨袭击,彗星掠过天际,天皇御所也被雷击中。平安贵族最迷信,立刻认定是郁郁而终的菅原道真作祟。为安抚他徘徊世间的怨灵,朝廷封他为天满天神,在各地建了天满宫祭祀,还植上许多梅树,只求让他恢复平静。

菅原道真是罕见的高级知识人,也被后世奉为文学与学问之神,其事迹频频出现在江户时代的私塾课本与净琉璃、歌舞伎剧本中。这位天神痴爱梅花,江户人以讹传讹,认为他可能宿在梅核里。太宰府天满宫专门设“梅核回收处”,人们吃了梅干,将核儿仔细收起,再按时送到天满宫去。直到现在,天满宫仍然保留着梅核回收处。

在物质匮乏的过去,梅干是重要的菜肴。穷人带便当,除了米饭只有梅干,白饭托着颗红梅干,看着像日本国旗,因此被称为“日之丸便当”。这饭菜实在朴素,不过一颗梅干能吃上一盒饭,可见梅干盐分高。到了现代,人们认识到过度摄取盐分对身体有害,对梅干的消费骤然减少。头疼不已的梅干生产商纷纷减了盐量,还开发出新口味梅干,以求拓展新市场:比方加上鲣鱼精华的,据说和米饭同食最佳;用蜂蜜腌制的,吃不惯酸味的孩子也喜爱;添了海带香气的,据说适合做茶泡饭;当然还有保持传统原味,只减少了盐量的。

近几十年洋风劲吹,年轻人饮食习惯西化,对梅干的爱不断变淡,不过日本仍有不少忠实的梅干爱好者。他们不光注重口味,对梅子产地也有要求:和歌县的南高梅和群马县的白加贺果肉厚而软,是最佳的梅干原料;丰后小梅质地较硬,适合用蜂蜜渍,吃起来有嚼劲;甲州小梅看起来小小的,做出的梅干玲珑可爱……总之,在爱好者眼里,小小一粒梅干,学问大得很呢。

店铺推介

纪州梅之里中田:和歌山县原名纪州,是历史悠久的梅干名产地,直到今天,该地梅干也是公认的高级品。“纪州梅之里中田”是明治三十年(1897年)创业的梅干老铺,在遵循祖传制法的同时,积极开发适合不同时代消费者口味的梅干。该店代表产品是“纪州南高完熟梅干”,减盐配方,酸甜有回味。不过价格较高,适合作为礼品赠送给重要的人。

地址:和歌山县田边市下三栖1475,接受网络订货。

五代庵:“五代庵”也是和歌山名店,天保五年(1834年)创业,180余年来一直持续制作梅干。该店被媒体采访多次,也是深受各界名人喜爱的店铺。代表商品为“五代梅”“紫苏渍梅”和“海带梅”,入口绵软有香气,值得一试。

地址:和歌山县日高郡东本庄836-1,接受网络订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