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均值、方差、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5个指标来动态揭示陕西省不同年代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总和生育率的变化状况和趋势,其中以方差和标准差为主要尺度。标准差愈大,标志变异程度愈大;标准差愈小,标志变异程度愈小。
表3中的统计结果显示了陕西省不同年代的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与总和生育率的变化状况和趋势。总体上看,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分年代变量的均值随着年份的推进而增加,这反映了经济随时间序列发展的总体轨迹。其中,20世纪80年代的均值与70年代比出现了跳跃性升值,人均GDP由70年代的248.5元增加到80年代的621.3元,增长率为150.02%;居民消费水平由70年代的157.8元 增加到80年代的390元,增长率为147.15%。显然,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人均GDP分年代的方差、标准差随着年代的推进而呈递增态势,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差距也日渐悬殊:在20世纪60年代呈递减态势,人均GDP的方差、标准差分别比50年代下降了24.64%和13.17%;60年代居民消费水平的方差、标准差分别比50年代下降了49.56%和28.99%。以上变化对总和生育率的影响表现在总和生育率的方差由50年代的0.17上升到60年代的0.65,增长率为282.35%,标准差由50年代的0.41上升到60年代的0.81,增长率为97.56%。这证明了60年代陕西省的经济增长减速和人口增长加速。
70年代后期以来,改革开放政策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80年代与90年代的方差、标准差大幅度上升证实了这一点。80年代人均GDP的方差、标准差分别比70年代增长了44.56倍和5.75倍,90年代又分别比80年代增长了13.66倍和2.83倍。80年代居民消费水平的方差、标准差分别比70年代增长了46.42倍和5.89倍,90年代又分别比80年代增长了10.3倍和2.36倍。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的方差、标准差在80年代均出现了跳跃性升值。反映在生育水平变化上,总和生育率的方差、标准差分别由70年代的0.99和0.995下降到80年代的0.064和0.25,90年代进一步降低到0.006和0.24.说明了80年代和90年代陕西省经济在加速增长的同时,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率却呈现出持续下降态势。1972年到1998年陕西的出生率由30.18‰下降到13.56‰,累计少生人口1054万人。对总和生育率分年代变量的统计分析表明,总和生育率总体是呈下降轨迹,其中最大的跌落出现在70年代,随后生育率下降缓慢,方差分析结果反映了生育率转变在分年代时间序列上的不平衡性。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加剧了这种不平衡性。总和生育率最高水平和最低水平的差距也在70年代表现悬殊,相差2.6个单位。总之,陕西省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增长在分年代时间序列上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特征。(www.zuozong.com)
表3 变量统计分析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