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愉快的代价——陈后主陈叔宝

愉快的代价——陈后主陈叔宝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愉快的代价——陈后主陈叔宝后主陈叔宝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各类历史演义中。陈叔宝的爹是陈顼,又称陈宣帝。说陈叔陵的目的,是想为陈叔宝的为人提供一面镜子,让我们好对照着看、比较着想。说起陈叔陵与陈叔宝争夺帝位,简直是一场闹剧。陈叔宝在其生母柳皇后、长沙王陈叔坚的奋力护卫下,才得以逃脱。陈叔宝的玩乐,据史书记载,还是一种雅玩。那位屡立战功的萧摩珂,多次请战,陈叔宝都不同意。

愉快的代价——陈后主陈叔宝

愉快的代价——陈后主陈叔宝

后主陈叔宝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各类历史演义中。开始,我不太了解其为人与事迹,总觉得像演义这类民间文学所关注的人物,不会太正经。后来,翻开史书一看,这位陈后主不仅不正经,而且一直不正经,最后,成了一个老不正经。既然资料都准备了,不写也可惜,于是还是动笔写。从开始写时的有些糊涂,到后来的愈写愈糊涂,我觉得责任不在我,而在那位陈后主,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糊涂蛋。

陈叔宝的爹是陈顼,又称陈宣帝。相传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相貌堂堂。不仅身体好,能力也强,前后生了四十多个儿子。陈叔宝虽排在第一,但他有一个弟弟叫陈叔陵,水平比他高,据称是“少机辩,徇声名,强梁无所推屈”,十六岁时就授使持节,都督江、郢、晋三州军政事务。说陈叔陵的目的,是想为陈叔宝的为人提供一面镜子,让我们好对照着看、比较着想。

以陈叔陵的聪明劲儿,如果用在正道上,倒也不失为一个人杰。但他名不正,却求言之顺,没把长兄放在眼里。史书记载,陈叔陵小小的年纪,精力十分旺盛,可以整夜不睡觉。不睡觉,主要干两件事。一件事,是召来僚佐开座谈会,专谈民间琐细的事情,喜欢听大家聊各种笑话;另一件事,就是大吃大喝。当然,仅仅是大吃,而不大喝。弄上满满一桌菜,从早吃到晚,再从晚吃到早。因为不喝酒,头脑始终是清醒的。这个陈叔陵还有古怪的爱好。比如,他在担任扬州刺史时,公务之余,喜欢弄一把斧子,模仿猴子的动作玩耍;他还喜欢到荒野坟地去,见到有些来头的坟墓,就让人打开看看,捡一些随葬的器物与尸骨,带回府上把玩。这些古怪的爱好,反映了他离奇的性格。

当然,这位陈叔陵,也并非古怪到底,因为他还知道装模作样。每次上朝的时候,这个小坏蛋总捧着一本书,坐在车里看,骑在马上看,走在路上看。为了怕别人看不见,还高声地读出来。当年,他的老妈彭氏去世,他装出悲痛欲绝的样子,号称要刺血写《涅槃经》为其母超度。就是在办丧事的时候,还不忘让人送来美食,照吃不误。上面吃,下面也不闲着。自己老婆不好意思找,就下令周围的侍者,把老婆和女儿奉献出来,供其淫乐。我总觉得,这种古怪是一种变态的做作。实际上,陈叔陵的目光,死盯着他哥哥的位置,古怪里面透着聪明。

说起陈叔陵与陈叔宝争夺帝位,简直是一场闹剧。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春正月,宣帝病逝前后,兄弟二人负责值班。弟弟怎么看哥哥怎么不顺眼,忍不住四处张望,想找一把刀把他杀了。后来,陈叔陵的眼睛,盯在医官用来碾药的家伙上,走上去拿起来,对医官讲:“你这把刀太钝了,赶快找人磨一磨。”医官如坠云里,不知所措。在宣帝逝世的当天,大家都在忙丧事,陈叔陵却偷偷招呼人去宫外取剑。听话的人由于紧张,没弄清楚是什么意思,拿来一把祭祀用的木剑,把陈叔陵气得呼哧呼哧的。第二天,宣帝小殓,陈叔宝趴在地上大哭,陈叔陵操着医官用的刀子,向陈叔宝的后颈猛砍,周围一片大乱。陈叔宝在其生母柳皇后、长沙王陈叔坚的奋力护卫下,才得以逃脱。陈叔陵狂奔出宫外,准备动武。其实,宫廷政变只能发生在宫廷内,一旦走出去,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当年,陈叔陵站在西门城楼上,号召老百姓和其他军士跟随他一起去杀陈叔宝时,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响应。当自己的亲信戴温、谭骐麟,被忠于陈叔宝的左卫将军萧摩珂设计杀害以后,知道大势已去,竟将自己的爱妃张氏,以及宠妾七人扔进井里活活砸死。然后,自己带着几百人连夜渡江。走到半路,被萧摩珂的追兵所杀。只此一战,萧氏成了陈叔宝的恩人,被封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陈叔陵平时敛积的大量钱帛,也悉数赐给了这位萧将军。

陈叔宝命好,摊上了一些还算有名堂的文臣武将。当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陈叔宝就放开来吃喝玩乐了。万恶淫为首,先说他的玩。这位陈叔宝,纳了当年只有十岁的侍女张丽华作贵妃。张贵妃为他生了个儿子。这种年龄能生儿子,真是奇怪。史书上说,这位女孩长发七尺,光可照物,脸若桃花,肤如凝脂,双眼是两池秋水,没事就含情脉脉地看着陈叔宝,弄得皇上无心工作。你要是看陈叔宝办公,大牙都能笑掉。他坐在椅子上,张贵妃坐在他的大腿上,一支笔被男女两只手捏着,只管在各类文书上乱画,想画什么画什么。陈叔宝弄不清楚的,就问张贵妃;张贵妃想批阅文件过把瘾,陈叔宝也随她去。边工作边娱乐,看起来是两不误,实际上是误国害民。这位张贵妃人小鬼大,弄到后来,纵容不法,贿赂公行,是坏事的都去干。史书上说这叫“薰灼四方”。(www.zuozong.com)

陈叔宝的玩乐,据史书记载,还是一种雅玩。他从宫女中选出识文断墨的人,封为女学士;又将朝臣中年轻漂亮、精通诗赋的干部,称之为“狎客”。每次摆出饭局,女学士与男狎客列坐赋诗,互相赠答。如果有特别优雅的文句,当即谱曲吟唱。合唱的规模,有时达千人以上。其实,这也是当年的流行歌曲。陈叔宝所谱的《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真的传唱开去,其中“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之类的句子,还算不错。

当时,在中原一代,周已被隋取代。但隋因国力不厚,暂时采取了与陈通和的政策。陈叔宝不太懂外交,一些基本的政策没有把握好,把隋给惹翻了。祯明二年(公元588年)春天,隋主杨坚发兵攻陈。陈叔宝开始无所谓,后来慌了手脚。他在与大臣商量事情的时候,竟然说:“金陵的王气在此,估计隋军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实际上,当时的建康,城中还是兵多将广,光甲士就有近十万人。那位屡立战功的萧摩珂,多次请战,陈叔宝都不同意。到了不能不出战时,才无可奈何地把这位骁将找来,说:“您还能为我去打一仗吗?”萧氏有些戚然地说:“过去打仗,都是为你。只是今天再去打,同时兼有为自己的老婆孩子。”以这样的心情出战,再加上陈叔宝又睡着萧摩珂年轻貌美的老婆,你让老萧怎么打?刚一交手,这位老将便被隋军生擒活捉了。陈叔宝只能当后主。

以陈叔宝这样的糊涂蛋,危急关头,宁愿不要脸,也一定要命的。当年,不少大臣都认为他是一国之君,多少要有点面子,即使被他国灭掉,也不能失了威风。不行的话,至少也得坐在那里摆个样子。可他死活不同意,急急忙忙来到后院的一口废井,一定要跳进去躲起来。众大臣又气又急,毫无办法。最后,攻占皇宫的隋兵,用绳子将陈叔宝从井中拉出来,一看,都乐了。陈的两个宠妃,包括那个权倾一时的张丽华,都直直地挂在他的脖子上。

后来,隋主杨坚饶了陈叔宝。知道像他这样的人,多一个不嫌多,少一个还怪可惜的。当陈叔宝听到自己能活命的消息时,竟然高兴的起舞致谢。以后,他靠酒打发日子,一天要喝一升多。同样是大醉的日子,相比与在陈朝时,有了本质的区别。这是糊涂的结果呢,还是结果成了糊涂,说不清楚。反正,都是愉快的代价。

相传,隋军破陈时,陈叔宝的大儿子陈深,年仅十五岁。面对蜂拥而来的隋兵,镇静自若。他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淡淡地对杀气腾腾的士兵说:“你们远道而来,都很辛苦,请随便坐。”就这么两句话,落到地上能砸出一口井。再想想那口井和那个做父亲的,不好意思多想了。我以为,有其子而未有其父,既是不幸中的万幸,也是愉快中的不愉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