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2+X社会矛盾联动化解机制的成果

1+2+X社会矛盾联动化解机制的成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乡镇建有“1+2+X”社会矛盾联动化解机制,其中的“1”指公安派出所,“2”指人民法庭和司法所,“X”指需参与纠纷调解的其他相关单位。对黄、蓝两类信息,由辖区派出所所长填写《“1+2+X”社会矛盾信息预警及联动化解申请单》及时送达联动单位,启动该工作机制进行化解。为确保“1+2+X”社会矛盾联动化解机制的顺利实施,夏津县公安局健全了六种保障制度。

1+2+X社会矛盾联动化解机制的成果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乡镇建有“1+2+X”社会矛盾联动化解机制,其中的“1”指公安派出所,“2”指人民法庭和司法所,“X”指需参与纠纷调解的其他相关单位。该机制由公安机关提供信息预警,通过法庭、司法所及相关部门的联动、协助,形成调解合力,整合社会资源,妥善有效化解纠纷。“1+2+X”模式适应了中国老百姓认为公安机关啥也能办,发生纠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求助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在“1+2+X”机制运行中,派出所民警将发现的矛盾纠纷或苗头性问题,按照危害性、影响性、紧迫性由高到低的顺序分为红、黄、蓝三类信息,分别输入“1+2+X”社会矛盾信息预警及联动化解工作信息系统。“红色”预警信息表示极易导致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的矛盾纠纷,以及经乡镇“1+2+X”联动化解工作小组努力仍然难以及时化解并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纠纷。“黄色”预警信息表示可能激化为刑事案件的纠纷、社会舆论关注纠纷。“蓝色”预警信息表示可能干扰正常生产、生活、办公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的一般矛盾纠纷。

在对矛盾纠纷分级的基础上,启动化解程序。对黄、蓝两类信息,由辖区派出所所长填写《“1+2+X”社会矛盾信息预警及联动化解申请单》及时送达联动单位,启动该工作机制进行化解。乡镇“1+2+X”工作小组化解不了的,立即转为红色信息。对红色信息,县公安局分管副局长填写申请单及时送达联动单位,启动该工作机制进行化解。仍然化解不了的,引导当事方进行诉讼。收到申请单的单位要立即响应,积极工作,有异议的,要说明理由,并及时书面或电话反馈。

为确保“1+2+X”社会矛盾联动化解机制的顺利实施,夏津县公安局健全了六种保障制度。一是各成员单位信息共享制度;二是定期研判制度,国家解纷方面的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化解专题会议,民间解纷方面的成员单位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研判会;三是业务培训制度,每月举行一次业务交流培训会;四是联动化解制度,对因轻微伤害、工伤事故、医患纠纷、婚姻纠纷、家庭邻里纠纷等引发的案(事)件,通过互相邀请参加调解、相互开展委托调解、共同参与合力调解等形式,促进矛盾纠纷的化解;五是应急处置制度,成员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联系畅通,遇有紧急情况及时共同派员到场应对,防止小矛盾引发大纠纷、小问题转为大事件;六是督导检查工作制度,由县委政法委对各成员单位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案例:2012年5月2日,夏津机械厂家属院郑某与四川籍农民工李某因医疗费用问题发生纠纷,群殴事件一触即发。开发区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置,见双方情绪激动,互不相让,现场调解困难,于是迅速启动“1+2+X”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工作机制,邀请开发区法庭院、司法所,以及方正律师事务所、机械厂负责人、李某所在工地相关人员,对纠纷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及时化解了纠纷。[13]

[1]参见谢芳:“‘三调联动’机制研究”,湘谭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2]参见宗寿强:“‘1+X’联动调解机制的构建”,载《山东审判》2011年第3期。

[3]材料由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提供。

[4]法制网,http://www.legaldaily.com.cn/zfb/content/2012-05/11/content_3564383.htm?node=33971,最后访问日期:2012年5月11日。

[5]参见儒家经典《大学》。(www.zuozong.com)

[6]刘璐璐:“掇刀法院城南法庭整合社会资源,探索搭建三大平台”,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网,http://www.jmzy.hbfy.gov.cn/DocManage/ViewDoc?docId=99a915db-3310-467f-b29a-4cd06eaa6538,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7月15日。

[7]乐平成功驾校网,http://www.lpcgjx.com/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1669,最后访问日期:2013年10月30日。

[8]朱来华、蒋喜兴:“联动调解化解命案纠纷——杜桥镇成功调解一起意外死亡重大纠纷”,载《人民调解》2004年第2期。

[9]徐永其、黄杰国:“金山设立经济纠纷联合调解室”,载《上海人大》2009年第9期。

[10]参见:范韶华等:“完善劳动争议联动调解机制的调查”,载《中国工运》2012年第6期;王香阑:“市总工会要求做好非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市工商联加入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载《劳动午报》2015年1月28日。

[11]林勇等:“实施‘三调联动’促进社会和谐”,载《人民调解》2007年第1期。

[12]参见林涛:“欠发达地区农村‘三调联动’机制实证研究——以湘南A市为典型分析对象”,湘潭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3]参见刘广欣等:“联动化解铸就和谐新天地——夏津县公安局推出‘1+2+X’社会矛盾信息预警及联动化解工作新机制”,载《山东人大工作》2012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