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梯古道,系以南牙山顶石梯栈道为最高控制点而得名,位于盈江铜壁关乡西南30公里处的南牙山上,山顶海拔为1632米,为腾八古道老路出境的主要通道。古道东北起铜壁关乡雪列老寨,向西南经野牛坝上南牙山东坡崩石山,翻山顶石梯栈道,沿山梁而下至石梯寨止,全长约30公里。道路多系人工在丛林中开挖而成,一般宽1~2米,多数为土石路面,部分险窄路段用石块铺筑。其中,山顶一段由于两边崖陡箐深,难以绕行,乃以人工直接在崖壁间开凿成梯形栈道以供通行,是为目前所见古道上最为艰险的路段之一。古道所经的南牙山,地理上属腾冲至盈江西南边境的高梁贡山脉末端。山梁自东北向西南延伸,横垣于盈江坝尾与红蚌河边境界河之间。据相关史料记载,古道最早开辟于汉晋时期,是为东汉永昌郡从腾冲经盈江向西经略蛮莫(今八莫)及以下古掸国(今缅甸中部)等地的要道之一。唐代南诏国“西开寻传”之际,曾对此做过大规模的扩修铺设,作为日后“南通骠国”的主要通道。元代征缅定边,官方正式扩设此道为云南通缅驿道主线路,归时设镇西路管辖。之后各代,此 道一直沿用不衰,先后在明正统年间王骥“三征麓川”,明末刘綎、邓子龙征缅平叛等多次大规模边境战事中成为明大军征战的主要通道。清乾隆年间傅恒征缅,曾在今雪列村以西的野牛坝一带伐木解板,运往蛮莫江边造建造大船。为方便运输,除对山上部分路段进行扩修改造外,还调集军工在山顶最艰险的崖壁上凿石为梯,形成远近闻名的石梯栈道(见清光绪《腾越厅志·卷之二·舆地·山川》)。此后至清末民初,由于该路段艰险难行且有“野夷”不时出没抢劫,官道改从大盈江以南的小新街、古里卡一线通行,才逐渐冷落下来,成为当地的民间通道。近期以来,随着由芒允往西南经户宋寨、雪列新村,沿太平江北岸而下至红蚌河口岸,再转折而上石梯山寨的边境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历经千年的边境通道才最终被废弃,淹没于浓密幽深的热带丛林之中。
▲南牙山石梯栈道(www.zuozong.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