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允抗日保卫战遗址
芒允保卫战遗址,位于盈江芒允街东北6公里处拉丙寨公路两边的山梁高地上,为滇西抗战期间芒允民众自卫队抗击日军侵略的主要战场所在地,地理坐标为北纬24°35′06.16″、东经97°48′02.13″,海拔高程为810米。战场地形为纵长条形,长约100米、宽约50米,范围5000余平方米。台地中部现长有两棵大青树,树下有德宏州和盈江县政协共同刻立的扇形标志碑一座,碑正面书“滇西抗日战争——芒允保卫战遗址”字样,背面说明文字简要介绍了芒允保卫战发生的主要经过和结果等情况。除此之外,在台地的边缘一带,还可见到少量当年作战留下的战壕工事和弹坑等遗迹。战场所在的拉丙高地,地理上属盈江坝西山的山麓余脉,山梁自西向东延伸,在开阔的平坝中形成一条明显凸起的脊线,自古以来就是腾冲至八莫古道在盈江坝子上的一处通行要隘。1942年5月滇西抗战爆发后,占领腾冲的日军148联队为打通这条早已存在的陆路通道,达到全面控制整个滇西缅北地区的目的,于1943年3月派出一个大队的兵力,从腾冲沿古道一路南下,在先后突破并占领我南甸(梁河)、干崖(盈江旧城)、盏达(盈江莲山)土司防区的基础上,于3月12日派出部分人马从莲山(今盈江县城)经太平向芒允一带推进。面对日军的入侵,芒允人民为保卫家乡免遭日军践踏,在芒允小学校长兼自卫大队长许本和等人的带领下,迅速组织自卫队员和乡丁数百人前往拉丙高地实施阻击。当天上午,当日军数百人进入高地下方洼地时,我方队员迅速开火。日军地处山梁下方,地势低洼,无处藏身,当场有上百人被打死打伤。之后,日军利用优势兵力组织反攻,我方因人员装备和经验不足,先后有15人战死、7人受伤。为避免更大的伤亡,我方乃主动撤出战斗,向拉丙后山转移。此后,日军迅速南下,放火烧毁芒允街及附近村寨以示报复,但终因兵力不足且沿途丛林密布、险象环生,乃不得不放弃南进计划,缩回腾冲,从此不敢再来骚扰。此役为抗战期间继浑水沟伏击战之后盈江境内又一次规模较大的敌后伏击战,对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激发地方军民的抗日斗志产生了重要作用。战后,为了永远铭记这些为国捐躯的抗日烈士,德宏州和盈江县两级政协于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主动牵头组织群众捐款,分别在拉丙战地和芒允街西棒嘎拉台地修建了芒允保卫战遗址标志和“芒允人民抗日纪念碑”两座纪念设施,以为永久的纪念。(www.zuozong.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