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腾冲县罗密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元代城堡

腾冲县罗密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元代城堡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密城遗址,位于界头镇南12公里处的新华村鹅鸭坡上,西南距永安集镇约500米,为元代越甸县所在地和古道上重要的军事城堡之一,地理坐标为北纬25°19′25.6"、东经98°37′35.4",海拔高程为1543米。目前所见的罗密城遗址,从所处位置及所见规模布局等情况分析,应是当年的越甸县城所在地。罗密城址于1988年被公布为腾冲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界头罗密城东门遗址▲罗密城遗址发现的元代柱础

腾冲县罗密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元代城堡

罗密城遗址,位于界头镇南12公里处的新华村鹅鸭坡上,西南距永安集镇约500米,为元代越甸县所在地和古道上重要的军事城堡之一,地理坐标为北纬25°19′25.6"、东经98°37′35.4",海拔高程为1543米。城池坐北向南,由人工夯筑的巨大土墙围成纵长方形,东西宽210米、南北长230米,总面积约4.8万平方米。城址上半部多开垦为耕地,下半部为古城村民占据,有村民18户、80余人。实地调查得知,城池西、北两面城墙基础大致保存完整,走向清晰;东、南两面城墙被村寨和耕地切成数段,但基本走向尚可查清。城墙多从周边取土,经人工摊平后逐层夯筑而成。残存墙体厚5~6米,高3~4米。夯土层厚5~10厘米不等。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道,其中,南北两门位于城墙纵轴线上,东西两门则位于横轴线下侧。现各城门基址通道基本清晰可辨,保存较好的西门宽10米、长20米。城墙之外尚有半圆形马面防御设施。城内两条主街在城区中下部呈“十”字形交叉,贯接四道城门。街道两旁尚有零星的早期建筑基址,考古工作者先后收集到较多的砖瓦和陶瓷残件,质地和器型、纹饰多有元明时期特点。城址所在的界头新华村,地属永安坝子的一部分。其地东屏高黎贡山,西临龙川江河谷,地势开阔、气候温暖、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保腾古道北、中两线翻越高黎贡山进入腾冲县境的重要交汇点。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唐代中期南诏王阁罗凤“西开寻传”之际,就曾在这一带筑“越礼城”予以镇守。元代开边,又因其所处位置的重要,官方乃于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这里新设越甸县予以管辖,是当时腾冲府所属的腾越、越甸、古勇、顺江三县一州之一。目前所见的罗密城遗址,从所处位置及所见规模布局等情况分析,应是当年的越甸县城所在地。之后,腾冲留府撤县,原越甸县被改设为瓦甸长官司,由当地刀姓土酋入驻镇守,仍属腾冲府管辖。明初平滇,官方改元代腾冲府为腾冲守御千户所,隶永昌卫管辖。之后,因原腾冲府土酋高大惠及千户也先虎都勾结滇边麓川(今陇川、瑞丽)夷酋思任发起兵反叛,大肆屠掠腾冲、永昌(今保山)等地,使这座前后沿袭近百年的越甸(瓦甸)古城在战火中遭到严重破坏,随之被废弃,仅存遗址。清雍正《云南通志·城池》中有关罗密城“旧为蛮酋所居,壕堑犹存”的记载,印证了这一史实。罗密城址于1988年被公布为腾冲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界头罗密城东门遗址(www.zuozong.com)

▲罗密城遗址发现的元代柱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