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莱茵河:西欧最重要的国际河流

莱茵河:西欧最重要的国际河流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莱茵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圣哥达峰下,自南向北奔流。莱茵河因其巨大的航运价值和地理优势,成为目前世界上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国际河流。莱茵河年径流量达75亿立方米,而且由于各河段高水位出现的时期不同,使河流水位比较稳定。另外,莱茵通航里程也长,可占其全长的66%。莱茵河自古以来就是西欧南来北往的通行大道。莱茵河左岸支流摩泽尔河流域,也是工农业发达地区。莱茵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是欧洲历史的见证。

莱茵河:西欧最重要的国际河流

莱茵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圣哥达峰下,自南向北奔流。从河源到巴塞尔为上游,从源地涓涓流出的河水,先向北流入博登湖,再向西流出后,有阿勒河汇入。上游穿行于山地高原之间,地形崎岖,坡陡谷深,水流湍急,瀑布众多,气象万千。

莱茵河畔的巴塞尔位于瑞士北部,公元前372年即有历史记载,至今仍保持着古城的幽静和安宁,古城堡、古教堂小旅舍、小酒店都古色古香。莱茵河自东而来,为瑞德边界,在巴塞尔转90度大弯,向北而去,为法德界河。在河流转折尖端的“三国角”,瑞士政府建立了一个高20米的火箭形标志,标志旁还开设了一家露天咖啡馆,登上标志,可以纵览三国景色。巴塞尔是瑞士唯一的对外港口,莱茵河沿岸景色秀丽,饭店、旅馆、咖啡馆及河滨散步场为游人休憩的绝佳去处。巴塞尔博览每年也吸引大批参观者。

莱茵河因其巨大的航运价值和地理优势,成为目前世界上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国际河流。

莱茵河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航运最发达的国际河流,除了流经西欧最重要的工商业地区外,主要是由于流域内降雨丰沛,水量充足。莱茵河年径流量达75亿立方米,而且由于各河段高水位出现的时期不同,使河流水位比较稳定。比如,莱茵河上游在阿尔卑斯山区,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最大,所以夏季水位最高;莱茵河中游汇集支流最多,右岸来自黑林山区的内卡河、美因河等,春季融雪时水量最大;而来自法国境内的摩泽尔河的高水位却出现在冬季。再加上莱茵河下游一年四季降水均匀,冬季雨量略高于夏季,所以莱茵河水量在各个季节都有水源补充,形成水量全年丰盛,水位变化不大,为航运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另外,莱茵通航里程也长,可占其全长的66%。更重要的是,莱茵河并不是一条孤独之河,现在已通过多条运河与多瑙河塞纳河、罗纳河、埃姆河、威悉河、易北河等河流相通,共同组成了四通八达的水上航运网。

莱茵河自古以来就是西欧南来北往的通行大道。尽管后来出现了各种现代化运输方式,但它的独特优势仍使它继续成为一条极其繁忙的交通大动脉,而且运输量日益增长,近年来的货物量已远远超过世界其他河流而高居首位。

莱茵河低地南北长300公里,东西宽40公里,东侧有黑林山,西侧有孚日山耸立于谷地两侧,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尤以葡萄种植业著称。在摩泽尔河谷,沿岸葡萄绵延100多公里,形成一个巨大的葡萄园,被称为德国的“葡萄之路”。站在山上眺望,但见奔腾不息的莱茵河水,徐徐向前的点点江船,时隐时现的红瓦古堡,葱翠清香的果园和葡萄园、啤酒花,真是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正如德国一句谚语说的那样:“莱茵地方,游览之境;莱茵地方,美酒之乡。”

莱茵河左岸支流摩泽尔河流域,也是工农业发达地区。这里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法国的洛林和德国的萨尔两个钢铁工业区。此外,摩泽尔河还流经卢森堡的东南边境,汇聚了卢森堡全部的地表径流。“钢铁之国”的首都卢森堡市,就坐落在一个谷地之中。河谷两岸建有数十座造型秀美的桥梁,尤其是飞架谷壁两端的红色大铁桥,长355米,宽25米,宛如凌空飞虹,使古城平添了许多妩媚。摩泽尔河右岸的德国古城——特利尔,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卡尔·马克思的故乡

特利尔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座落在摩泽尔河河谷开阔地带,河水宛如一条玉带,绿意盈盈地穿过市区。这里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入秋时节,风吹过山坡上成片的葡萄园,翠叶泛起“万顷碧浪”。

在离市中心不远的布吕肯大街10号,座落着一幢极其普通的两层楼房:淡黄色的墙壁,棕色的门楣和窗沿,乳白色的窗扉,是莱茵河地区的典型建筑。1818年5月5日,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就诞生在这里——当年的布吕肯街664号。马克思在特利尔生活了17年,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留下了难忘的足迹。他在这里嬉戏玩耍,读书思考,与燕妮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随着年龄的增长,两颗年轻的心慢慢地萌发了纯真的爱情,他们一起展开幻想的翅膀,畅谈未来的崇高的理想。在这里,年轻的马克思写下了这样脍炙人口的名句:“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1835年,马克思17岁从特利尔中学毕业后,离开故乡去波恩大学法律系求学,从此很少再回来。现在,马克思诞生地已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博物馆,供人们参观游览。博物馆由展览厅、图书馆和研究室组成,收集了许多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革命活动的重要文献,各种著作和照片,记录了两位革命导师一生的主要活动。这里还展出了马克思最早的两部诗集手稿,一部是1873年献给他父亲的,一部是1839年献给未婚妻燕妮的,表现出导师热情感性的一面。

马克思在布吕肯大街出生一年多期间,由于经济拮据,全家迁入另一住所。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布吕肯大街另改其名,马克思诞生地也几易其主。直到1904年才由一位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经过多方查证,确定布吕肯街664号就是马克思的出生地,当时这里是一家马口铁器皿店。本世纪20年代,随着德国和欧洲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要求成立马克思纪念馆的呼声越来越高。1925年5月5日,特利尔出版的《守卫报》写道:“布吕肯街那幢房子本应是理性启蒙的地方,而今却成为一个马口铁器皿店”。1928年,在德国工人阶级的强烈要求下,德国社会民主党用近10万金马克从私人手里买下马克思故居,又出资20万马克,于1930年将其重新修建,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博物馆。但1932年9月,纳粹分子强占了马克思故居,将几年中收集起来的珍贵文物、图书资料和家具焚烧一空,荡然无存,并公然在外面挂上了法西斯的万字旗。(www.zuozong.com)

二战结束后,德国各阶层人民纷纷要求修复马克思故居。并于1947年5月5日重新开放该处。为了纪念这位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特利尔市政府将布吕肯街大部分改名为卡尔·马克思街,马克思故居的门牌号被特定为布吕肯街10号。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前来参观,缅怀这位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莱茵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是欧洲历史的见证。公元前,这一带是古日耳曼人的居住地,他们当时还是处于氏族社会的原始部落,被罗马人称为“蛮族”。2000年前的罗马是欧洲文明最发达的地区。公元前55年,罗马统帅凯撒在征服高卢(今法国)之后,曾经来到莱茵河畔,与日耳曼人作战,在莱茵河上架起第一座桥梁。这是一座木结构桥梁,桥架在科布伦茨附近,这里河面宽约400米,水深8米,全部工程只用了10天时间,终于使他的军队渡过了莱茵河。当时的罗马人试图以莱茵河为天然屏障,与对他们威胁极大的日耳曼人相对抗,直到400年后,西罗马衰亡,东罗马帝国建立,统治中心向东转移以后,这种战略思想才逐渐消失。

莱茵河畔也是宗教斗争的场所。16世纪时,德国神光教授马丁·路德点燃了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火种。1517年10月31日,他在维登堡教堂门前贴出了一份意见书,共95条,被称为《九十五条纲领》,公然向罗马教廷挑战。他反对罗马教皇对教会的控制,支持诸侯没收教会财产;提倡在宗教活动中用民族语言代替拉丁文;……得到了各阶层群众的支持。

而莱茵河畔混战的3个世纪也随着改革而开始了,这里成了战场。法国想把莱因河当成边界加以占领的企图,在19世纪遭到了德国的反击,于是这条河就变成了几次战争的分界线。莱茵河畔两个最大的邻国——法、德,从拿破仑时代到本世纪中叶150年间,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战争,战死340万人。

尽管战争如此频繁,莱茵河从未失去它的魅力。虽然有关卡的限制,但是莱茵河向所有国家开放的思想仍然在付诸实现。早在19世纪初,莱茵河畔各国就在斯特拉斯堡会晤,有各国参加的莱茵河航运委员会在这里开了15年的会议,以后,从巴塞尔到公海的航运就成为合法的了。莱因河从未向任何强权或胜利者臣服,因为它是属于欧洲,属于世界的河流。

莱茵河进入荷兰境内后,与马斯河、斯凯尔河共同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在三角洲地区,碧草如茵的大地上花田连绵,奶牛成群,风车林列,运河纵横,洋溢着田园牧歌式的情调。荷兰一向以畜牧业发达而著称,它的奶制品很多世纪以前就向外出口,现在更是几乎人均一头奶牛,牛奶可以说是荷兰人民的“液体粮食”。

由于地处欧洲海运最繁忙的水域,莱茵河又是欧洲的黄金水道,所以坐落在莱茵河入海口附近的鹿特丹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人们把它叫做“莱茵河上的明珠”和“欧洲的门户”。鹿特丹的地理位置占有极大优势,如以它为中心,以250公里为半径画一圆圈,在这个圆圈内,共有1.8亿居民,西欧最发达的鲁尔工业区、比利时的沙城工业区、法国的洛林工业区、卢森堡和瑞士的工业区,都在这个范围之内。所以,说鹿特丹是荷兰的港口,还不如说是欧洲的港口。事实上,鹿特丹港目前还在扩建,扩建后的港口就称为“欧洲港”。

莱茵河畔是伦勃朗和贝多芬的诞生地,是原子结构的秘密被揭开的地方。在这里,著名诗人歌德品尝了葡萄酒的美味;在这里,马克思写出了人类历史的光辉篇章……经受了岁月与历史洗礼的莱茵河,将永远为热爱它的人们所颂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