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大瀑布之一。位于纽约州布法罗市(Buffalo)西北约32公里,瀑布出现在河短流急的尼亚加拉河的中游。
尼亚加拉河发源于伊利源(Lake Erie),向北流入安大略湖(Lake Ontario)。河流全长只有58公里,是一条短河。河面高度由南向北逐渐下降,中游河床突然猛降50米,形成悬崖绝壁,河水由悬崖上直泻而下,形成宏伟的悬流。
这一悬流年平均流量约6000立方米/秒,流量之大列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洲湄公河上的孔瀑布和南美洲北部的瓜伊拉瀑布。因为水流洪大,流速迅猛,使得这条短河上的悬流具备了世界大河上的大瀑布的雄姿。
然而,这条短河又何以会有这么多的水量呢?原因是它发源于多座大湖。这河的直接源头是伊利湖,而伊利湖的水又来自休伦湖(Lake Huron);休伦湖的水连着密歇根湖(Lake Michigan),而密歇根湖的水又来自苏毕利尔湖(Lake Superior),苏毕利尔湖位置最偏西,水面海拔最高,所以其英文名字Lake Superior的意思就是“上湖”。这四大湖的面积一个比一个大,水面也一个比一个高。如此洪大的水源前呼后应一齐涌向尼亚加拉河,然后又突遇悬崖,便自然地形成了瀑布悬流终年不断的壮丽雄姿。
9000年前,当印第安人初到此地时,见到的尼亚加拉北口大瀑布与安大略湖水面近在咫尺。那时的瀑布悬流,落差应有100米高,流量之洪、声势之大,远非今日所见的瀑布可以比拟。“尼亚加拉”一词在印第安语中的意思即为“悬流声响似雷”。
越历9000年的时光,瀑布的位置慢慢由北向南退移,到瀑布现在的位置已经退后11公里之遥,瀑布的高度也从100米逐渐降低到目前的48~50米。瀑布迄今仍在缓慢地后退着,估计再过5万年,瀑布将完全消失。那时的尼亚加拉河将只是一条急湍式的短河,再无瀑布的痕迹。
悬流后退,起因于河水对河床的强烈侵蚀。目前尼亚加拉瀑布所在地的表层岩石属于古生代志留纪白云岩,抗蚀力极强;但是,此层以下是脆弱的页岩和砂质岩层。强大的悬流泻下后形成的水浪,冲刷页岩造成凹壁,使上部的白云岩失去支撑而崩塌,所以,悬流瀑布必然不断后退。尼亚加拉瀑布可分为东、中、西三大段。东段和中段位于美国境内,统称为美国尼亚加拉瀑布,简称美国瀑布。东段是一幕平面式悬流,规模不大,只有280多米宽,50米高,平均每秒流下的水可以注满大约4000个浴盆,水幕宽阔平整,十分可爱。
中段瀑布称为鲁纳瀑布(Luna Falls),是一段十分狭窄的水流。它与东段之间被一块尼亚加拉河道南端的突岩分开。这块大突岩叫做山羊岛(Goat Island)。突岩左右两侧的岩层已被流水冲刷成槽,高度降低成为河床,而未被侵蚀的高出部分便成为河道内的山羊岛。
尼亚加拉瀑布的西段位于加拿大境内,称为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简称加拿大瀑布。此段是由尼亚加拉河主流所形成的悬流,高48米,宽1000米,流量占总流量的94%。由于悬流中部河床后退的速度比两侧更快,以致中部向后方注入,整个悬崖形成凹面,形似马蹄铁,又像大电影院里的凹面式宽银幕,三面悬流,波澜壮观,风景之美为当世之冠。
因其形似马蹄,所以叫蹄铁瀑布(Horseshoe Falls)。全世界的大瀑布中,只有加拿大瀑布属于这一类型,很是珍贵。山有曲谷,河有曲流,湖有曲岸,而加拿大瀑布则有曲线型的悬崖和凹面的水幕,为自然之曲线美平添异趣,令游客留连忘返。(www.zuozong.com)
每当冬季到来,由于极地冷气团南下,尼亚加拉河也全结冰,冰块相互碰撞,争先恐后流到悬崖处一齐滚落,滚转翻腾,冰凌闪光,变化万千。因为冰块拥塞河道,瀑布下泻的水量也会相应减少一些。有时候,赶上特别严寒的天气,悬流也可能冻成悬冰,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河道“冰瀑”,堪称奇观。据记载,1848年3月29日,尼加拉瀑布化为悬冰,历时达一日之久。
近50年,来此观光者日益增多。对于一般人,尼亚加拉瀑布又是爱情的源泉。传说150年前,拿破仑的弟弟耶洛姆·波拿巴曾携新娘到瀑布度密月,从而有了人们竞相来此旅行结婚的风俗。不过婚纱也常投阴影,婚纱瀑前的漂亮新娘有时不免让人联想到好莱坞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在亨利·哈瑟维执导的影片《尼亚加拉瀑布》里饰演的少妇罗丝。这位“玫瑰女”(“罗丝”的英文意)嫁给了有精神病史的乔治,却爱上了青年帕特里克,野性的情欲似尼亚加拉狂瀑般不可遏止,终于落进了毁灭的深渊。《尼亚加拉瀑布》是玛丽莲·梦露演艺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人们从这位性感尤物美艳不可言状的外表下看到了她“焦虑的常态”,隐约窥见了她的痛苦内心和悲惨命运。现今,瀑布边的华克斯蜡人馆里展示有这位超级影星的全身塑像。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尼亚加拉瀑布附近的人当然也是要“靠瀑布吃瀑布”的。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度假,美国和加拿大在这方面都做了许多工作。
瀑布以东有座尼亚加拉瀑布市(Niagara Falls City),属于美国纽约州。是个旅游业小都市。近年来,因为在瀑布下建了地下发电厂,电力丰富而价廉,工业也发展起来。市内有开办于1856年的尼亚加拉大学。全市约7万人口。
瀑布以西也有座尼亚加拉市(Niagara Falls City),属于加拿大,从前是些小乡村,1883年把各村合并设市,以发展旅游业,与美国竞争游客。人口约6万。
横跨尼亚加拉河上的大桥有多座。最早的一座建于1855年。最著名的一座建于1941年,叫虹桥(Rainbow Bridge),站在桥上可以望见尼亚加拉瀑布的全景。同时,美国一侧市内还建有眺望塔,加拿大一侧市内也建有了望塔。旅游公司为了迎合观众的需要,还开设专门的游艇服务,载客到瀑布下方附近,游客可以仰视观赏“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乐趣。只见由高空倒下来的水柱连成一片,前后相接,蜂拥而下,比响雷还响,冲入崖底水内。水雾蒙蒙,看不见岸壁。浓密的小水珠由河面溅起,射入游艇,射到游客脸上,真有入了水底世界的感觉。看水柱劈空直落,真是骇人。游艇驾驶员尽力把游艇开近水柱,没穿雨衣的人,衣服立时便已湿透,人却依然开心。游艇颠簸如水中浮叶,胆小的游客,不时发出惊叫。
另外,还有旅游直升飞机,载客低飞到瀑布上空,俯目敢流水受垂力牵引情不自禁而滚落崖下。这种近距离俯目敢,更为亲切,更加轰鸣眩目,也更为刺激,胆小的人,绝不敢来。
1678年,法国神父亨尼宾(Lowis Hennepin)跟随法国探险队到达五大湖地区,成为第一批看到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欧洲人。他回国以后,著书介绍尼亚加拉瀑布,使之声名远播。如今,每年来此观看瀑布的世界各地游客多达1200万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