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壮丽景色下的坦噶尼喀湖与岛屿千姿百态

壮丽景色下的坦噶尼喀湖与岛屿千姿百态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坦噶尼喀湖是非洲有名的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南北长720公里,东西宽48—70公里,面积约32900平方公里。如果取坦噶尼喀湖底的平均深度也比世界大洋面低200多米。坦噶尼喀湖上鸟类众多,被人们称为鸟的王国。坦噶尼喀湖四阂地区森林茂盛,各种热带林木竞相生长。布琼布拉是布隆迪共和国的首都,地处坦噶尼喀湖的东北端,面向大湖,背依青山,具有朴素而又迷人的风光。

壮丽景色下的坦噶尼喀湖与岛屿千姿百态

坦噶尼喀湖是非洲有名的大淡水湖。在扎伊尔、坦桑尼亚、布隆迪、赞比亚等国交界处,在东非大裂谷中,由断层陷落形成。

坦噶尼喀湖南北长720公里,东西宽48—70公里,面积约32900平方公里。该湖狭长而水深,由南北两个深水盆地组成,北部最深处1310米,南部最深处1435米,为仅次于贝加尔湖的世界第二深水湖。湖面海拔774米,湖底在海平面以下696米。湖岸蜿蜓曲折,由于断裂的原因,使湖岸弯曲处多呈钝角。

坦噶尼喀湖不仅是世界上最狭长和最深的湖泊之一,而且是著名的潜洼地之一。它的湖面海拔774米,最深处与湖面高度之差,也就是它的最深处湖底位于海平面以下696米,居世界上湖底低于海平面的潜洼地的第四位。如果取坦噶尼喀湖底的平均深度也比世界大洋面低200多米。

关于坦噶尼喀湖湖名的来历,曾流传着许多种说法,这些说法主要有:一是1858年英国人理查德·伯顿及其伙伴到该地考察,认为湖名来源于班图语,在班图语中,“坦噶尼喀”意为“汇合”或“聚集”,是指无数溪流在此汇合以及许多部落群居在沿湖之滨;二是在斯瓦希里语中,“坦噶尼喀”意为“岛屿”和“平原”,用做湖名意为“由岛屿和平原组成”,是指湖中岛屿密布,湖岸草原广阔;其三是有人认为“坦噶尼喀”是湖中生长的一种荸荠的名称,这种植物飘浮水面,大片聚集,鲜嫩翠绿,果实可食,用作湖名是指这里为荸荠汇集的地方。

坦噶尼喀湖上鸟类众多,被人们称为鸟的王国。鸟类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多,有白胸鸦、红喉雀、斑鸠、白鹭黄莺、灰鹳、鹦鹉……等等,久负盛名的还要数红鹤。红鹤的脖子和双脚细长,嘴巴粗短而略带弯曲,全身白白的羽毛闪着一层淡淡的粉色的光泽,它像仙鹤一样清瘦,但比仙鹤更为秀丽。每天晨曦徽露,红鹤放开歌喉,千啭百啼,奏起了一支快乐而富有生气的晨曲。烈日高照,晴空万里,红鹤成百成千地飞翔在蓝天间,只见它们首尾处在一条直线上,翅膀摆在同一水平线上,上下翻飞,左右盘旋,齐崭崭地一横排,蔚为壮观。而当红鹤成片成片歇落在水面上时,简直如九天飘降的粉红云霞,在湖面上浮动。它们时而浮身水面,悠闲地徜徉;时而弯下美丽的颈脖,在水觅食,时而又拨开清波,向远方游去,真像一只只白色的轻舟,在碧水中荡漾、飘泊。

坦噶尼喀湖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仅鱼类就有300多种,而且这些鱼形态多样,大的特别大,小的异常小。有一种名叫恩达加拉的小鱼,长仅8厘米,重约8克,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沿湖居民爱吃的佳肴。夜晚,在湖滨悠闲散步,时而可以看见远方的湖面上闪烁着一簇簇光亮,来回摆动,那是渔民们利用灯光捕鱼。湖面上有许多捕鱼的轻舟,船头上装有一盏油灯,诱引鱼往网里钻。清晨,湖边欢声笑语,异常热闹,渔夫们收网清船,而渔妇则顶着一筐筐鲜鱼去市场出售。

坦噶尼喀湖四阂地区森林茂盛,各种热带林木竞相生长。最引人注目的是香蕉林连绵不断,郁郁葱葱,那一串串沉甸甸的香蕉令人垂涎;一座座农家茅舍就掩映在香蕉林中。香蕉不仅是当地居民的主食之一,而且用香蕉酿制的香蕉酒是当地居民的传统饮料。香蕉酒度数不高,味道香甜可口,酒量大的人一天可喝上两三斤,有的地方的人还以香蕉酒当水喝。另外,还有一种形状奇特的树,这种树与一般的树不同,它没有枝丫,没有碎叶,在修长而结实的树干顶端,长着长长的翠绿欲滴的阔叶。这些阔叶也不像一般树木那样向四周扩散,它们只是整齐地向两侧伸展,既像开屏的孔雀,又似展开的扇面,这就是有名的旅行家树,也有人叫它“孔雀树”、“扇子树”。这种树最初生长在茫茫的沙漠上。当商旅和行人在满目黄沙、寸草不生的古漠中艰难行进时,热沙炙烤,烈日曝晒,疲惫不堪,干渴难熬,来到这种树下,不但可借浓荫纳凉,小憩片刻,驱除疲劳,还可用刀在树干上划出一条口子,流出清凉可口的汁液用来解渴。正因为这种树对人类有特殊的贡献,尤其是沙漠旅行者不可缺少的朋友,故被称为“旅行家树”,又名“旅人蕉”。

旅行家树适应性很强,它既能生长在干燥贫瘠、漫漫沙漠的不毛之地,也能繁殖在土质肥沃,气候相宜的闹市、乡村、于是被人们纷纷移植,如今它的子孙已遍布非洲各地,及至世界很多地方。在这湖光山影、花红柳缘的坦噶尼喀湖畔,风姿飘洒,落落大方的旅行家树给慕名来访的游客们增添了不少清幽、高雅情趣。(www.zuozong.com)

坦噶尼喀湖四周有很多美丽的港口城市,其重要的湖港城市有卡莱米、基戈马和布琼布拉等。

布琼布拉是布隆迪共和国的首都,地处坦噶尼喀湖的东北端,面向大湖,背依青山,具有朴素而又迷人的风光。坦噶尼喀湖像一条银带从西边和南边环绕着这个美丽的湖滨山城,城市的东边矗立着一脉高山,峰峦重迭,森林茂密。这座山名叫埃吉皮拉,在当地其隆迪语中为“森林”的意思。它向北一直伸展到卢旺达共和国境内,成为非洲西部的刚果河流域和东部的尼罗河流域的分水岭,因此布隆迪这个国家被人们称之为“非洲的心脏”。

当飞机穿过云层抵近布琼布拉时,俯视下面的大湖,烟雾浩淼,气象万千。向前望去,整个城市就像一片绿海,一栋栋不同色彩的房屋点缀其间,在阳光下晶莹闪烁,像是撤在绿海中的五彩贝壳。布琼布拉城区并不大,东西仅长5公里,但市面整洁,繁华兴旺。总统府、政府各部门办公大楼、银行、商店分别座落在市中心的行政区和商业区。这里虽然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但那些一、二层的房屋,不论在造型上,还是在色彩上,都别具一格。市区通往机场的公路两旁,是繁华的商业区,商业区附近还有咖啡加工厂、轧锦厂和碑酒厂等。新的居民住宅区建筑在山岗上,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别墅掩映在繁茂的热带树木花卉之中,远远望去。宛如一座花园。城中林荫大道两侧是苍翠葱笼的树木,有的傲然屹立,有的枝如华盖,生机焕发,花果累累。马路两旁是修剪整齐的松墙和平坦柔软的草地。很多庭院的围墙都是花树组成,一簇簇,一丛丛,姹紫嫣红,争奇斗妍。城中到处都能听到飞鸟啼鸣,即使在繁华的市区也是如此,布琼布拉人民一年四季都是生活在花香鸟语之中。

布琼布拉的历史不长。1896年,入侵布隆迪的德国殖民主义者修建军事哨所和码头,他们从东非招募来一批工匠和奴隶,这便是布琼布拉的第一批居民。长期的殖民统治,给布琼布拉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布琼布拉人民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反对侵略和压迫的斗争。1962年7月1日,布隆迪宣告独立。在殖民统治时期,布琼布拉被称为乌松布拉,国家独立后才恢复了原来的民族名称,即布琼布拉。

在布琼布拉,游客会发现布隆迪人特别喜爱鼓。他们在几百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并把鼓当作古老王国的象征。布隆迪人民平时就喜欢敲鼓,遇有隆重的节日,更是鼓乐喧天,布隆迪国旗上中间是一面鼓,周围是红、绿、白三种鲜明的颜色。在布琼布拉市区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独立纪念碑,碑上刻着一面鼓和一个狮子头,周围是几支利箭。这鼓代表布隆迪古老的王国,狮子头表示国家的强大力量,而利箭则意味着人民保护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的信念

坦噶尼喀湖沿岸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植物生长繁茂,野生动物成群出现,这里是考察野生动物、植物的广阔天地。湖面平静如镜,湖中多鳄鱼和河马,周围有大象羚羊、狮子、长颈鹿等非洲的特有动物。湖中鱼类和各种水鸟丰富,是良好的天然渔场和鸟类群集之地。山坡上丛木密布,有的地方瀑布飞泻湖中。这里的山光水色,使它成为诱人的旅游和休憩的场所。

如果说坦噶尼喀湖沿岸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的话,那沿湖居民的生活习惯更会叫你终身难忘。当你来到这个地方,会遇见上了年纪的人叫年轻小伙子或姑娘为“爸爸”和“妈妈”的现象,整天在你耳边响个不停的“爸爸”、“妈妈”的一片叫声,会使你大为惊讶、晕头转向。原来,在东非许多民族里,流行着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父母可以给自己的儿女起祖父、祖母或其他长辈的人的名字,而在当地又是忌讳直呼他人的名和姓的,因为这样做会被众人视为不懂礼节的举动,这样一来,如果祖父与孙子同名,祖母与孙女同名,做父母的不能直呼儿女的名字,只能以传统方式用“爸爸”和“妈妈”来称呼,这就出现了父母称自己的儿子为“爸爸”、称自己的女儿为“妈妈”的奇异现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