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尼亚北部与埃塞俄比亚接壤处的大裂谷地带,地貌呈沙漠或半沙漠状态。然而,从高空俯视,仿佛有一颗巨大而又美丽的水晶珠闪烁跳跃在一片灰黄的茫茫大地上,这就是非洲著名的内陆湖泊——图尔卡纳湖。它不仅是肯尼亚最大的湖泊,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之一。
图尔卡纳湖,旧名叫卢多尔夫湖,这是西方殖民主义者给它取的一个名字,卢多尔夫是奥地利王太子的名字。1975年,肯尼亚政府改用居住在湖西岸马赛族一个叫图尔卡纳部族的名称来代替,从此称为图尔卡纳湖。
湖泊位于裂谷的东岔内,北端从肯尼亚延伸到埃塞俄比亚境内,湖南北长200公里,宽30—50公里,最低点湖面海拔375米,湖面积为6405平方公里,湖南端最深达120米。湖水清凉,具滑油感,去污力强。湖中有南、北、中三个岛屿,是由中新世至上新世玄武岩构成,系火山岛。
在地质历史时期,图尔卡纳湖和巴林戈湖构成一个较大的水域,更新世时期(250万至1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形成一个较小的独立内陆湖即图尔卡纳湖。火山爆发造成湖东南多岩石,西岸和南岸则由沙丘、沙坑和泥滩组成。这一带气候炎热干旱。
湖中水产丰富,鱼的种类很多,个头也很大,有的鱼可长约数米,重达数百公斤。肯尼亚政府在湖畔修建了现代化的旅馆,设有多种内容丰富的旅游项目。游人可以租一条小船进入湖区撤网捕鱼,由于湖中的鱼很多,因而人人都会满载而归。上岸后,很多人还将与自己身躯相长短的鱼挂在木架上,自己站在鱼旁边拍一张照片,留作永久纪念。
图尔卡纳湖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是,湖中的鳄鱼既多又大,有时近百条鳄鱼聚集在一起,大的有10多米长,而且性情凶猛,气势逼人,为所欲为,简直是一个鳄鱼的“极乐世界”。当人们乘汽艇游览在湖区时,随着轰隆的马达声,湖中的鳄鱼和河马纷纷游出水面,围着汽艇追前跑后,尽情嬉戏,个别勇敢者还竟然袭击汽艇,这些有趣的现象时而逗得游客捧腹大笑。鳄鱼还经常成群地爬到岸边草丛里,张着大嘴悄悄地等候在那儿,一旦动物和人经过,突然猛扑过去,将人或动物吃掉,然而湖岸的居民也正是利用鳄鱼的这个特点,有意识地将活羊驱赶到湖边来诱捕鳄鱼,用鳄鱼的皮制成坚实美观的皮革品。
图尔卡纳湖沿岸,主要居民是马赛族人。马赛族是东非闻名的一个民族。这个民族,无论男女都在耳朵上带着大耳环,脖子上挂着一圈圈各种颜色的串珠,手臂和腿上缠着密集的铜丝圈,男子卷曲的头发上戴着醒目的发饰,而妇女则一律剃着光头……。马赛族人不仅在装束方面别具一格,而且性格勇猛顽强,待人憨厚朴实,他们之中所沿袭的一些风俗习惯更是引人入胜。
马赛族人现有人口30多万,以游牧业为生,没有一个固定的住处,成年奔波在北起图尔卡纳湖,南到坦桑尼亚中部这一广阔地带,因而有人称他们是“东非的吉卜赛人”。(www.zuozong.com)
在马赛人所往返的地方,山稠林密,牧草茂盛,野生动物众多,狮狼成群。为了赢得自身的生存,为了保护珍贵的财富——牲畜,马赛人从小就练就了一身同凶猛野兽搏斗的好本领。提起马赛人猎捕狮子,人们无不交口称赞。
每当狮子袭击牛群时,马赛族人便毫不犹豫地群起而冲上去,展开一场殊死的搏斗。为了挑逗狮子,寻找围攻的机会,总有一名勇士挺身而出,甘当“诱饵”,死死抓住狮子的尾巴,其他人用铁矛或短马猛戳乱砍,最后狮子带着遍体鳞伤倒地而死。可以想象,这位甘愿充当“诱饵”的勇士需要多么非凡的胆量和超人的臂力。因为弄不好,常常会葬身狮口。在1000个马赛族青年中,通常只有一、两位这样的男士。因而,在猎狮的战斗结束后,全村男子老少要聚集在一起。翩翩起舞,举行庆祝,并给勇士授予“曼伦菩基”(即伏狮大力士)称号,用所杀死的狮子的额头上的毛做成帽圈戴在他头上,此后他便是公认的最勇敢的人,在本族中有着显赫的地位,处处受到人们的尊重。
马赛族人的铁矛,又长又重,闻名全非洲。一般人若能提着长矛走一段路就算有功夫,而马赛族勇士们握在手中,挥舞自如,简直显得轻如鹅毛,能够在20米的距离内准确地击中奔跑着的野兽。铁矛,不仅是马赛族人猎狮的称心如意的武器,而且曾经是使得西方殖民主义者们闻风而逃的标记。
1883年,一群德国殖民主义者窜进马赛族人的聚居区,他们凭借大口径火枪,妄图将一批马赛人掳去作为贩卖的奴隶。这下可激怒了马赛人,他们奋起反抗,用铁矛将这群殖民主义者杀得鬼哭狼嚎,惨败而逃。从此,只要一提起马赛族人的铁矛,德国殖民主义者便胆颤心惊,不敢轻易冒犯。1952年,马赛族人又扛着长矛参加了肯尼亚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民武装起义——“茅茅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为肯尼亚的独立和全非洲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赛族人十分尊重传统的伦理道德,在他们居住的地区没有抢劫、凶杀事件发生,也不存在逼婚、离婚、休妻的现象。马赛族人非常讲究团结和互助,他们过着集体式生活。在马赛族中还有这样一条严格的传统规定,任何人不得说谎。说谎是一种犯罪的行为,要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马赛族人还以憨厚朴实闻名非洲。他们的正义感很强,自尊心很重。无论是谁在马赛地区遗失了什么物品,也不论物品的价值高低,马赛人都会全村出动,尽一切力量帮助寻找,直到水落石出为止。有一个英国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故意将一只金挂表扔在马赛人经过的路中心,过了10天去看,挂表仍在原地,除了上面多了一层灰尘外,挂表完好无损。打这儿之后,马赛地区就被人们称为“路不拾遗之乡”。这在非洲大陆上可称得上独一无二的。
图尔卡纳湖的东岸,是一个名叫库波福勒的丘陵地带,山岭自北向南连绵起伏,山顶上一片光秃秃的,长期以来就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1967年,肯尼亚国家考古队的队员们意外地在这一丘陵地带发现了大批古人类化石、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从而轰动了世界。经过辛勤的工作,考古工作者们又接二连三地在湖区之滨的大约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100多个化石地点和旧石器遗址。其中一个石器地点经过炭素放射法测定,其年代竟达261万年以前,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石器地点之一,这说明早在260万年以前,库彼福勒一带就已有人类生息。这些重要发现,吸引了大批游人及地质、古生物和考古学者。中国地质古人类考察组曾于1977年8月到达这里,留下了中国考古工作者的足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