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位于扬州西部,因湖面瘦长,称“瘦西湖”。这里原是扬州蜀岗山水流入运河的一条自然河道,经历代疏浚治理,建造园林,逐步形成了扬州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瘦西湖全长4.3公里,游览面积30多公顷。千百年来在湖畔相继建造了小金山、白塔、五亭桥、月观、吹台(即方亭)等建筑,形成了具有“南方之秀、北方之雄”的独有的园艺风格。
瘦西湖风景区内,亭榭满园,虹桥错列,绿杨盈堤,花木疏秀。其中,最为游人所乐意前往观览之处,有虹桥、徐园位、小金山、钓鱼台、白塔、五亭桥和新近落成的二十四桥等景点。
虹桥,横跨于瘦西湖南口,初名红桥,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原为木构,围有红栏栅,故名。清乾隆时改建为石桥,就称大虹桥。乾隆年间,两淮盐运使卢雅雨为之作赋,和者很多,编成浩卷,并绘有《虹桥览胜图》志其盛举。虹桥胜迹,于是名闻于天下。
虹桥在近几年又经过拓宽垫平,扩建为三拱洞石桥,形式更为壮观。(www.zuozong.com)
徐园于瘦西湖畔,长堤的北端。这里是清乾隆时名园“桃花坞”的旧址,遥想当年,满目桃林,春花喷霞,别有一番风情。如今虽然没有桃坞,却有一座小巧精致、古色古香的园林。
徐园之门,形如满月,门额上嵌草书“徐园”二字,为吉亮工手书。门前一对石狮子,直对长堤。园内荷池中盛开的莲花娇艳欲滴,池的东侧与湖水相通,上架石梁,并点缀着参差的山石。池西用卵石铺径,贴墙翠竹森森,摇曳生姿。池南侧为徐园正厅,取名听鹂馆:为“鹂鸣翠柳”与“柳浪闻莺”之意。听鹂馆内陈列着字画印章和古董家具。馆前有两只直径6尺多、厚约3寸许、高与人肩齐的大铁镬,据传是南北朝萧梁时的镇水遗物,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镬座系太湖石砌成,位置天然。镬内夏种荷花,绿叶田田,秋置丛菊,花香袭人,堪称为瘦西湖的盆景奇观。听鹂馆西的“春草池塘吟榭”,散放着多种具有扬州特色的花木山石盆景,风采各殊,姿态不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