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案及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案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0 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0 mIUmL者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于第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案及注意事项

1.接种技术

(1)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2)接种深度:肌内注射。

(3)接种剂量:酵母苗16岁以下5 μg/0.5 mL,乙肝CHO苗10 μg/1 mL、20 μg/1 mL。

2.免疫程序

全程接种3针,接种时间为第0、1、6个月,即第1针在出生后24 h内尽早接种;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1个月接种(1~2月龄);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满6个月(5~8月龄)接种。如果出生后满24 h内未能及时接种,需尽快补种。第2针和第1针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如第2针滞后时间较长,第3针与第2针间隔不得少于2个月。

3.免疫效果

规定全程后1个月(第7个月)查抗体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4.加强免疫问题

(1)儿童。(www.zuozong.com)

婴幼儿时期完整地打过三针程序,不再加强。

(2)高危人群。

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结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触输血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吸毒者等。

5.意外暴露HBV后预防

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血清学检测。

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第3和6个月内复查。

(2)主动和被动免疫。

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0 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0 mIUmL者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 g),于第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4 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