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及注意事项

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卡介苗皮内接种剂量要准确,严禁皮下或肌肉注射,防止引起经久不愈的深部寒性脓疡。接种含有吸附剂的制品后,4周内同臂不能接种卡介苗。使用时卡介苗应注意避光。1)皮内注射用卡介苗深入皮下或肌肉内,超量接种。2)和乙肝疫苗接种同一部位。3)错将卡介苗当乙肝疫苗接种(1支)。

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及注意事项

1.接种技术

(1)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

(2)接种深度:皮内注射。

(3)接种剂量:0.1 mL。

2.接种反应处理原则

(1)一般反应: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接触水或用手挠抓,以防止继发感染。

(2)加重反应:无菌性脓肿。

1)注射局部先有较大红晕,2~3周后接种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硬结、肿胀、疼痛。

2)炎症表现并不剧烈,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轻者可在原注射针眼处流出略带粉红色的稀薄脓液;较重者可形成溃疡,溃疡呈暗红色,周围皮肤呈紫红色。

3)溃疡未破溃前,有波动感。轻者经数周至数月可自行吸收。严重者破溃排脓,创口和创面长期不能愈合,有时表面虽然愈合,但深部仍在溃烂,形成脓腔,甚至经久不愈。

(3)加重反应。

1)干热敷以促进局部脓肿吸收,每日2~3次,每次15 min左右。

2)脓肿未破溃前可用注射器抽取脓液,并可注入适量抗生素。不宜切开排脓,以防细菌感染或久不愈合。

3)脓肿如已破溃或发生潜行性脓肿且已形成空腔需切开排脓,必要时还需扩创,将坏死组织剔除。

4)有继发感染时,先根据以往经验选用抗生素,然后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按照药敏培养实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换药时用3%硼酸溶液冲洗伤口,引流通畅。

3.接种注意事项

(1)卡介苗的保存应有专人负责,不能与其他疫苗、药物混放。

(2)使用前核对品名、批号和失效期。若疫苗无标签、已过有效期、安瓿破裂或者疫苗有摇不散的颗粒,均应丢弃。(www.zuozong.com)

(3)卡介苗皮内接种剂量要准确,严禁皮下或肌肉注射,防止引起经久不愈的深部寒性脓疡。

(4)接种时要检查局部有无其他制品的后期反应,如有硬结。接种含有吸附剂的制品后,4周内同臂不能接种卡介苗。

(5)使用时卡介苗应注意避光。注射时应备用1∶1000肾上腺素。

(6)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病或其他皮肤病者均不予接种。

4.卡介苗接种差错

(1)原因。

1)皮内注射用卡介苗(BCG)深入皮下或肌肉内,超量接种。

2)和乙肝疫苗接种同一部位。

3)错将卡介苗当乙肝疫苗接种(1支)。

(2)表现。

1)皮内BCG误种皮下,大部分儿童可发生局部的严重反应,先出现硬结,日渐扩大,局部无红、肿、热、痛感觉,约1个月后在结节中心开始软化,形成溃疡穿孔,溃疡向其他方向延伸,渐呈窦道或瘘管。病程较长,最长达6个月至1年以上。如BCG误注入肌肉内,则在肌肉深部形成寒性脓肿。

2)伴有全身症状,主要是体温升高,低热者较多见,大部分在37.8~38.5℃,同时伴有乏力、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症状。

(3)处理原则——局部治疗。

方法是用异烟肼50 mg加于0.5%普鲁卡因溶液于注射局部做环状封闭,每日1次,连续3次后改每3日1次,共3次,再每周1次,共3次,共计8~10次。可使局部不发生溃疡或淋巴结肿大等。

5.卡介苗溅入眼内

卡介苗是由结核菌制成的活疫苗,若将其溅入眼内,就等于将卡介苗接种在眼睛里,同接种在皮内一样,经过一段时间局部就会发生免疫反应,出现红肿、化脓、结痂,形成疤痕,很可能造成眼睛失明。应避免卡介苗溅入眼内。

一旦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清洁的冷水,最好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反复多次冲洗,切忌用手或其他织品揉擦,经冲洗后再用新配制的0.5%链霉素滴眼,每1~2h 1次,以后可酌情减少,连滴2~3d。对链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眼药水或眼膏,每日3~4次,连用2~3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