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济西与即墨之战的指挥艺术优化

济西与即墨之战的指挥艺术优化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济西之战在齐、秦各自称雄东西的战略大背景下,由于地缘关系,齐、燕两国的矛盾也十分紧张。齐愍王取得攻秦之战的胜利后,又经过三次战争,灭掉了宋国。此举不仅加剧了齐国同秦、赵之间的矛盾,也对韩、魏、楚形成了相当的威胁。因此,灭宋之举导致齐国与各国矛盾异常尖锐。尔后,他针对齐国兵力空虚,主力被歼后的恐惧心理,指挥燕军实施战略追击,长驱直入,直捣齐都临淄,一举加以占领,从而摧毁了齐军的指挥中枢。

济西与即墨之战的指挥艺术优化

战国中期,随着魏国霸权的衰落,齐国秦国两强局面开始形成,成为左右天下局势的主导力量。它们东西对峙,互争短长,使当时的争雄兼并战争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一)济西之战

在齐、秦各自称雄东西的战略大背景下,由于地缘关系,齐、燕两国的矛盾也十分紧张。当时,较弱的燕国是齐的近邻,双方曾结下过不共戴天的仇恨。公元前318年,燕王哙演出一场“禅让”的闹剧,将君位让于相国子之,结果导致太子平与子之因争夺王位而发生内乱。公元前314年,齐宣王乘机发兵攻燕,在50天之内攻下燕都蓟(今北京一带),杀燕王哙和子之。但由于齐军在燕国大肆烧杀抢掠,燕国民众纷纷起来反抗,各诸侯国也准备出兵救燕,迫使齐军撤退,太子平即位为王,即燕昭王。燕昭王即位后,广招贤士,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军力,积极准备报齐破国之仇。

当然,从两国的实力对比来看,齐国占有明显的优势。可是自周赧王十五年(前300)齐愍王即位以来,齐国极盛的势头却面临着夭折的可能。齐愍王毫无战略头脑,只知道穷兵黩武,四面树敌,南攻宋、楚,西击三晋,连年征战,劳师疲众,弄得国力日耗,处境孤立。

齐国内政外交的困局,被一直想要复仇的燕国君臣捕捉到了,他们准备乘机攻打齐国。但是从燕国的土地、人口和经济条件看,燕国远不如齐国,单凭燕国本身的力量,是不可能战胜齐国的。在此形势下,燕将乐毅和燕相苏秦提出争取其他五国,孤立齐国;并怂恿齐国灭宋,以加剧齐国与其他各国的矛盾,尔后联合各国,大举攻齐。燕昭王欣然采纳了这一计策。

为此,燕国表面上臣服于齐国,并派遣苏秦入齐进行离间活动,取得了齐愍王的信任。齐国被燕国表面的屈服所迷惑,放松警惕,对燕国丝毫不加戒备,甚至连防备燕国的兵力也全部从北部边境撤回。公元前288年,魏冉提议秦昭王称帝,并于同年10月前往齐国,约齐愍王同时称帝,结成联盟。燕国再一次派苏秦到齐国从事离间活动,劝说齐愍王撕毁齐、秦盟约,废除帝号,而后伺机灭亡宋国。昏庸的愍王果然被打动,于同年年底废除帝号,转而与各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国“废帝请服”[242]。齐愍王取得攻秦之战的胜利后,又经过三次战争,灭掉了宋国。此举不仅加剧了齐国同秦、赵之间的矛盾,也对韩、魏、楚形成了相当的威胁。因此,灭宋之举导致齐国与各国矛盾异常尖锐。燕国利用这种形势,积极活动,终于和各国结成攻齐联盟。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兵伐齐,乐毅同时佩戴赵国相印,与赵、秦、魏、韩等国军队约期会师,组成五国联军,浩浩荡荡向齐国进军。

当齐愍王发现燕军已攻入齐国时,匆忙任命触子为将,率领齐国军队主力渡过济水,西进拒敌。双方兵力各20余万,在济水之西(今山东高唐、聊城一带)展开决战。齐军由于连年征战,士气低落。齐愍王为了迫使将士死战,以挖祖坟、行杀戮之手段相威胁,更使将士离心,斗志消沉。结果,当联军发起进攻时,齐军一触即溃,遭到惨败,退保都城临淄。联军主帅乐毅鉴于当时齐军主力已被消灭,难以组织有效抵抗的实际情况,果断遣返秦、韩两国的军队,并让魏军去攻取宋国的故地,让赵军去攻占河间,免得诸国继续分享伐齐的胜利成果。尔后,他针对齐国兵力空虚,主力被歼后的恐惧心理,指挥燕军实施战略追击,长驱直入,直捣齐都临淄,一举加以占领,从而摧毁了齐军的指挥中枢。齐愍王被迫逃至莒(今山东莒县)。此时楚顷襄王为分占齐地,便以救齐为名,派淖齿率兵入齐。齐愍王幻想借楚军力量抵抗燕军,便委任淖齿为相。淖齿在莒地杀掉了齐愍王,并夺回了以前被齐国侵占的楚之淮北之地。

燕军攻克临淄后,主将乐毅根据战局的发展,进一步制订了征服齐国的作战计划。一方面,乐毅采取布施德政、收取民心的政策,申明军纪,严禁掳掠,废除残暴法令和苛捐杂税,进行政治攻心。另一方面,乐毅将燕军兵分五路,以期彻底消灭齐军,占领齐国全境。其中,左军东渡胶水,攻取胶东、东莱(今胶东半岛);右军沿黄河和济水,向西攻克阿城、鄄城(今山东西南部);前军沿泰山东麓直至黄海,攻取琅邪(今山东青岛市黄岛区琅邪台西北);后军沿北海(今山东临淄东北沿海一带)出击攻占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中军则镇守齐都临淄策应其他四路。燕军五路大军进展顺利,仅在6个月的时间里,就攻取了齐国的70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两座孤城侥幸未被攻克。强盛一时的齐国此时已濒临亡国的边缘。

(二)即墨之战

齐国毕竟是一个有尚武传统的大国,齐国军民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在十分困难的局面下,他们奋起抵抗燕军的入侵,从而为扭转战局、摆脱覆亡带来了一线生机。

周赧王三十二年(前283),齐国大臣王孙贾等人设计杀死趁火打劫的楚将淖齿,拥立齐愍王之子法章为齐襄王,坚守莒城,并传檄齐地,号召广大民众奋起抵抗燕国的侵伐。另一座未曾沦陷的城池——即墨的军民,也在其守将战死殉国之后,一致公推有勇有谋的齐宗室田单为守将,万众一心,共同坚守城池,抗击燕军,这样便形成了齐国当时两个抗燕的坚强堡垒。燕军统帅乐毅只好重新调整自己的军事部署,集中右军和前军攻打莒城,左军和后军进攻即墨。(www.zuozong.com)

可是,燕军这次却打得很不顺手,进攻莒和即墨一年有余,除了损折了一些兵将,其他方面毫无进展。乐毅在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改换了战法,全面采用攻心战,下令燕军后撤至距离两城9里的地方筑营建垒,以示长期围困,并传令凡城中居民有外出的一律不加拘捕,有困难的予以赈济,想借此来动摇齐国守城军民的意志,努力争取不战而下两城。可是,转眼间三年时间悄悄过去了,两城依然没有被攻克。

即墨是齐国境内较大的都邑,地处比较富庶的胶东,依山傍海,土地肥沃,财物丰富,有坚固的城池和较雄厚的人力可用于防守。田单被推举为将后,为挽救危局,除了大力开展争取人心的工作外,还将所带的族兵及收容的残兵7000余人,及时加以整顿和扩充;又身先士卒,带头构筑城防工事,加固城墙,浚深濠池;甚至把族人、妻妾编入军营参加守城。由于田单与将士同甘共苦,在各方面作出表率,致使即墨城的军民群情振奋,斗志昂扬,决心为保卫自己的生命财产、光复祖国山河而同燕军周旋到底。

田单复齐的机会终于出现了。公元前279年,燕国一代名君燕昭王撒手告别人世,燕惠王即位。这位国君早在做太子的时候便和乐毅有矛盾,这时见乐毅数年攻齐不能最后平定,自然是既不满又怀疑。田单及时捕捉到这一信息,立即派人潜入燕国进行间谍活动,到处宣扬,乐毅借攻齐为名,想控制军队乘机在齐国为王,所以故意缓攻莒和即墨。假如燕国另派主将,这两座孤城指日可下。燕惠王被敌人蒙骗,果然中计,委派骑劫前去替代乐毅为主将。乐毅被临时撤换,不仅使田单少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手,而且也使得燕军将士愤愤不平,军心不稳。

骑劫到任后,一反乐毅的做法,改长围为强攻,但在齐国军民的殊死抵抗面前,燕军依然被阻于坚城之下。田单为了进一步激励士气,便四处散布谣言,齐军最害怕割掉鼻子,挖掘祖坟。骑劫不辨真伪,上当中计。即墨军目睹燕军的暴行,个个恨入骨髓,怒不可遏,纷纷要求同燕军决一死战。田单见时机成熟,便积极部署反攻措施。他先是命令精壮士卒全部隐伏起来,让老弱、妇女登城守望,使燕军误以为齐军青壮已经伤亡殆尽,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然后派人出城与燕军洽谈投降事宜。燕军信以为真,一心坐待受降,完全放松了对齐军的警惕。

田单在欺敌误敌的同时,也抓紧了己方的反攻准备。他收集了千余斗牛,在牛角上扎上锋利的尖刀,牛身上画上斑斓的花纹,牛尾巴上绑上浸透油脂芦苇干草,并预先在城脚上挖好几十个大洞,直通城外。同时,田单又亲自挑选了5000名精壮勇士,随之出城。田单下令全城军民备好锣鼓以便出击时呐喊助威。一切准备就绪后,在一个漆黑的夜间,一把火点燃牛尾巴上的芦苇干草,驱赶1000多头火牛从城墙洞中突出,向燕军大营猛冲狂奔;5000名勇士随之呼啸杀出,全城军民擂鼓击器以壮声势。一时间火光通明,杀声震天动地。燕军将士正在熟睡之际,毫无防备,纷纷抛弃甲仗,四处逃命,结果死伤无数。骑劫本人也未能幸免,死于乱军之中。至此围攻即墨的燕军主力彻底溃败。

田单奇袭破围得手后,认为燕军肝胆已破,不能再作有效的抵抗,于是就决定全线反攻,乘胜追击。齐国民众痛恨燕军的暴行,群起响应,很快就将燕军逐出国境,迅速收复了沦陷的70余座城池。

(三)济西、即墨之战的指挥艺术

在济西、即墨之战的第一个阶段,乐毅采用诱齐攻宋策略,形成了天下联合攻齐的有利形势。在作战中又善于适时展开决战,大破齐军主力于济西,并抓住敌我强弱态势已发生变化的有利时机,乘胜追击,直捣齐都,因而取得了重大胜利。而齐愍王自恃强大,穷兵黩武,四处树敌,落入燕国的圈套而不自知。当五国联军攻齐时,仓促应战,过早集中主力与强大的联军交锋,因而惨败,几致亡国。

至于齐军在后来的即墨保卫战中能先坚守后反攻,最终一举击败燕军,光复国土,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即墨城有较好的防御条件;二是燕军兵分多路攻齐,发展过快,攻城克坚的准备和力量不够充分;三是田单面对优势之敌,采取有效措施,取得守城军民的信任和支持,为挽救危局、实施反攻创造了条件;四是田单巧使反间计,借敌人之手除去最难对付的主将乐毅,同时,又针对骑劫愚妄无能、燕军士气不振等弱点,以诈降手段造成敌人错觉,使之麻痹松懈;五是实施夜间奇袭,出其不意地击破围攻即墨城的燕军主力,打好了反攻初期的关键性一仗,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六是在首战告捷的情况下,田单准确判断形势,不给敌人以任何喘息的时机,乘胜追击,在齐国民众的坚定支持下,终于夺取了复国斗争的胜利。司马迁对田单此役指挥水平赞誉颇多:“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適人开户;后如脱兔,適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243]

当然不容忽视的是,田单复齐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但是在经历了五国合纵伐齐这一场大浩劫之后,齐国的实力已急剧削弱,今非昔比,不再是东方头号强国了。战国诸雄之间的战略平衡再一次被打破了。这在客观上就为秦国实施东进战略,兼并六国,席卷天下,提供了极佳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