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后期步兵的崛起与中原争霸的关系

春秋后期步兵的崛起与中原争霸的关系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后期步兵的重新崛起,也与吴、越诸国迅速壮大并参与中原地区争霸直接有关。这一“毁车以为行”之举,是春秋后期步兵全面复兴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实为步兵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公元前493年,在铁丘之战中,晋军将领公孙尨以500名步兵乘夜偷袭郑军,夺回赵鞅的帅旗,就明显地反映出步兵重新崛起后在战争中所具有的优越性。

春秋后期步兵的崛起与中原争霸的关系

自西周后期到春秋前期,由于车战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步兵在大多数诸侯国中地位普遍降低,成为隶属步兵而非建制步兵。但是,车战毕竟要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只适宜在平原地带进行,而步兵作战的领域则要广阔得多,因此步兵在当时战争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据《左传》等文献记载,春秋前期诸侯列国中建立步兵并单独用于作战的,主要有郑、晋诸国。郑国立国于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最早使用步兵守卫疆土和反击戎狄少数民族的袭扰。根据《左传》记载,郑国在抗击宋、卫多国联军的作战中,曾动用步卒应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22]。又如,据《左传》记载,郑国又一次以步兵抵御诸侯之师,“晋韩厥、荀偃帅诸侯之师伐郑,入其郛,败其徒兵于洧上”[23]。这些记载透露了以下信息:第一,郑国的确拥有独立的步兵部队,且经常投入战斗。第二,在平原地带,在极具冲杀力的战车面前,步兵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很难与车兵相抗衡。但是,尽管郑国步兵数次战败,然而并未因此没落,反而在困难中寻找出路,不断寻求改进,并得到发展壮大,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起到其特有的作用,如,曾在镇压“萑苻之盗”的作战中,郑国的步兵就发挥了强大的战斗力,“(大叔)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24]

晋国地形多山,邻接戎狄,因此,晋国比较早地建立独立的步兵部队,称之为“行”。早在晋献公时,晋国已经初建有“左行”与“右行”;到晋文公时,更在作“三军”的同时,又作“三行以御狄”[25],即在原有“二行”的基础上增设“中行”。这些步兵不隶属战车部队的编制,主要承担与戎狄作战、保卫和开拓晋国疆土的任务。但是,总的看来,在春秋前期和中期,与车兵相比,步兵处于劣势,其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其数量规模亦非常有限。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春秋后期才出现大的变化,步兵开始了全面复兴。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认为主要是缘于下列几个因素。

第一,军队成分的改变。随着井田制逐渐瓦解,“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的传统遭到重大冲击,普通民众(庶人、野人)被允许加入军队。他们从军后,由于没有当甲士的权利和接受“射”“御”等专业训练的条件,只能充当徒卒,所以造成步兵数量剧增。(www.zuozong.com)

第二,作战方式的日益复杂化。由于受到与戎狄作战之急切需要的驱使,春秋时期的作战方式日益复杂化。当时戎狄擅长步兵机动作战,而受地形限制较大、队形较稀疏、攻防阵式较呆板的战车部队难以对付灵活机动的步兵进攻的现实,极大地推动了步兵的发展。

第三,南方地区盛行步战的刺激。春秋后期步兵的重新崛起,也与吴、越诸国迅速壮大并参与中原地区争霸直接有关。当时地处东南一隅的吴、越等国国势勃兴,而其受丘陵、水网等特殊地形条件的制约,故步兵十分发达,如,在黄池之会上,吴国曾“百人以为彻行,百行”[26],以步兵排列成万人方阵,威慑以晋国为首的中原诸侯国,即是例证。而在实战中,吴、越等国的步兵也有突出表现,在多场战事中发挥了支配性的作用。如,吴王阖闾伐楚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五战入郢,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拥有一支轻甲利兵的先锋队,它由约500名大力士和3000名善奔走的勇士组成,长途奔袭,连续追击,将楚军追赶得没有喘息的空隙。[27]又如,吴越笠泽之战中,越军以两翼步兵佯攻,掩护越王勾践率主力偷渡,一举大败吴军。这次战斗中,越王亲自率领的中军就是由6000名“私卒君子”组成的步兵精锐。[28]中原诸国为了同它们抗衡,也自然要进一步重视步兵的建设,如此南北呼应,遂有力地促进了步兵的全面复兴。在实战中,步兵的战术亦进一步发展,为战国时期步兵再次跃居各兵种之首,成为战场的主宰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1年,晋国在攻伐太原一带的“无终戎”和“群狄”时,晋将魏舒曾“毁车以为行”:“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崇卒也。将战,魏舒曰:‘彼徒我车,所遇又厄,以什共车,必克。困诸厄,又克。请皆卒,自我始。’乃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29]魏舒将车兵全部改作步兵,组成了第一个独立的步兵方阵。这一“毁车以为行”之举,是春秋后期步兵全面复兴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实为步兵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此,步兵迅速发展,在战争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公元前493年,在铁丘之战中,晋军将领公孙尨以500名步兵乘夜偷袭郑军,夺回赵鞅的帅旗,就明显地反映出步兵重新崛起后在战争中所具有的优越性。[30]

步兵的重新崛起,大大提高了军队行动的机动能力,在南方复杂地形、西北山地和要塞城邑的攻坚战中,步兵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从而使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又呈现出新的面貌、新的特点,这在中国古代兵学发展史上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