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妇女妊娠期护理与血液稀释及流产的关系

妇女妊娠期护理与血液稀释及流产的关系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妇女在妊娠期血容量平均增加1 500毫升,红细胞中度增生,而血浆相对增加更多,会出现血液稀释即贫血现象。流产是妊娠早期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会造成急性出血,严重感染时可危及生命。

妇女妊娠期护理与血液稀释及流产的关系

1.妊娠诊断

妊娠可分为3个时期:妊娠12周末及以前为早期妊娠,13周至27周末为中期妊娠,28周及以后为晚期妊娠。早期妊娠妇女主要表现为停经,早孕反应(如嗜睡、择食、恶心、呕吐等),尿频,乳房增大,乳头及乳晕着色。中期妊娠以后,子宫明显增大,孕妇可自觉胎动,腹部可扪及胎体,局部听到胎心音。

2.妊娠期常规护理

(1)及时确诊:育龄期妇女,如果有停经史、早孕反应等不适,应及时到妇科确诊是否怀孕。怀孕早期的常见症状因人而异,主要包括:

便秘:妊娠期间大多数孕妇会发生便秘,主要原因是胎盘分泌的黄体激素水平增高,加之增大的子宫压迫肠道,使肠蠕动减弱。孕妇应改变饮食习惯,经常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海带、香蕉,每天喝足够的水,每晚临睡前取两勺蜂蜜冲开水喝。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一般不要借助药物或灌肠的方法治疗便秘,否则,易导致流产和早产。孕妇适当运动,避免便秘。

②头痛:在早孕反应期间,大多数孕妇都会出现头痛,这是妊娠期的一种适应性变化,不要随便服镇痛药物。

③低热:孕妇基础体温升高至37~37.5℃,一直持续至妊娠16周末。在此期间,孕妇常常有低热的感觉,16周后会自然消失。

④疲倦:怀孕早期孕妇易感到疲倦,这是低热和食欲不振引起的,不必过于紧张,早孕反应消失后会自然好转。

⑤易感冒:早孕期间,由于孕妇食欲下降和运动减少,抵抗力相应减弱,易发生感冒。因此,孕妇应注意保暖,充分休息,多吃有营养的食物。一定要记住,不要随便乱吃感冒药,否则,易导致胎儿畸形。

⑥尿频:怀孕后子宫逐渐增大,压迫膀胱,易出现尿频。为了不影响夜间休息,晚上少喝水,可减少夜间排尿次数。当子宫逐渐增大、超出盆腔时,尿频症状会有所改善。

孕妇以上症状不是病,请不要紧张。

(2)产前检查时间:从怀孕确诊开始,在孕12周内建立围产期保健卡,并做全面体检。于妊娠第20周进行产科全面检查;一般妊娠28周以前,每4周检查一次;孕28周以后,每2周检查一次;孕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若发现异常,应增加产科检查次数。

(3)饮食与营养:

①饮食多样化: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孕妇的膳食品种要多样化,以易消化吸收、清淡食物为宜,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吃未煮熟的肉食。每天吃2~3个鸡蛋,适量吃鸡、鱼等,以补充蛋白质。多吃米、面、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钙、铁等。一般不限盐,但孕后期不宜吃过咸的食物,以免加重水肿。孕妇应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孕妇应多吃沙丁鱼、鲐鱼、青鱼等海鱼,因海鱼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成分,能促进胎儿大脑的发育。鱼肉还含有较多磷质、氨基酸等,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很有好处。

核桃又名胡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磷脂可提高脑神经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并可促进造血和伤口愈合。

酸牛奶含有丰富的乳酸菌,在人肠道里能合成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因此,酸牛奶更含丰富的营养,对孕妇、产妇更为适宜。

②补铁:人体内2/3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另1/3贮存于肝、脾、骨髓及小肠上皮细胞内。妇女在妊娠期血容量平均增加1 500毫升,红细胞中度增生,而血浆相对增加更多,会出现血液稀释即贫血现象。孕妇生理性贫血会出现头疼、头晕、耳鸣、目眩、疲倦、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应从孕早期起注意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谷类有糙米、小米玉米燕麦,豆类有绿豆、紫芸豆、黑芝麻,蔬菜有菠菜、芹菜叶、土豆等,动物肝脏(尤其猪肝、鸭肝)含铁较多,菌藻类有紫菜、海带、发菜、口蘑、黑木耳,海产品有海蜇皮、海蜇头、虾米、虾皮等。

补钙:人体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存在于体液内。钙对血液的凝固、心脏和肌肉的收缩及神经细胞的调节,都有重要作用。骨中的钙和血液中的钙保持动态平衡。正常血钙为2.25~2.75毫摩尔/升,如低于1.25毫摩尔/升,则可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造成手足抽搐。如果胎儿和婴幼儿缺少钙,就容易患佝偻病,因此,要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适量钙质。

由于孕妇自身和胎儿对钙的需要量增加,宜及时补充。当孕妇膳食中钙摄入量轻度不足或暂时减少,母体血液中含钙水平会降低,但由于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强,可保持血钙浓度正常。如果孕妇长期缺钙,可导致母体血钙降低,小腿抽筋或手足抽搐,甚至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症;胎儿患先天性佝偻病。

孕妇抽筋时,只要将足趾用力往回扳或用力将足跟下蹬,便可迅速缓解。

(4)活动与休息:孕妇保持心情舒畅,每日保证8个小时睡眠,中午再增加休息1~2小时,卧床时多取左侧卧位。室内空气流通,不宜过热或过冷。孕期可以参加日常工作和劳动,避免接触射线化学物品。孕妇28周后避免重体力劳动和上夜班。

(5)清洁卫生:孕妇妊娠期汗腺、皮脂腺分泌旺盛,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淋浴为宜,避免盆浴。

(6)用药指导:孕妇慎用药物,因为有些药物成分可以通过胎盘毒害胎儿。孕早期慎用抗早孕反应药物、保胎药、抗感染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抗癫痫药、抗代谢药、抗癌药、抗糖尿病药等,这些药物都有致畸作用。如孕妇因某种疾病必须用药,要在妇产科医师指导下应用。

孕妇忌用抗癌药物,如氨甲蝶呤、6-巯基嘌呤、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白消安、环磷酰胺等。孕妇忌用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强的松、睾酮、雌激素、己烯雌酚等。此外,孕妇忌用抗癫痫药、抗甲状腺药、降血糖药、维生素类药、镇静安定药、口服避孕药等。

(7)吸烟和饮酒:孕妇应忌烟酒,远离吸烟人群。

(8)预防感染,防止流产:孕妇在孕早期尽量不去公共场所,预防感染疾病。

流产俗称“小产”,是指妊娠不满28周而中断的现象,中医称为“胎漏”。有10%~18%的孕妇会发生流产,尤其是妊娠的第2~3个月,称为早期流产;妊娠第4个月以后出现的流产,称为晚期流产;连续流产3次或3次以上,称为习惯流产。流产是妊娠早期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会造成急性出血,严重感染时可危及生命。

流产的原因主要有母体因素和胚胎异常。孕妇内分泌失调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性激素分泌失调(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素缺乏),不能准备一个良好的内膜为孕卵着床,而影响胚胎在子宫内的正常发育,引起早期流产。子宫颈口松弛或重度裂伤,不能承受孕卵的增长,可引起晚期流产。还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也可引起流产。胚胎异常也是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资料表明,妊娠12周前发生流产主要是由于染色体异常。

据统计,50%~70%的早期自然流产,主要是胚胎的先天异常因素引起的,即精子、卵子或受精卵本身的某些缺陷使孕卵发育异常所致。这种流产的病态胚胎很难成活,即使少数能发育为成熟胎儿和正常分娩,也有可能是畸形儿、低能儿或有其他遗传病患儿。因此,流产尽管对孕妇的身体有损害,但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优生法。因此,若出现流产先兆不宜盲目保胎,要到医院去做全面的检查,找出流产的原因。发育不良的胚胎,在孕期28周内大多数通过自然流产而淘汰,发育正常的胚胎不容易流产。但对于创伤性流产,保胎是有效的,这种流产在临床上只占很小的比例。

西医保胎药物大多使用黄体酮,然而黄体酮只对孕激素不足的孕妇才有效果,对其他流产则作用不大或无济于事。值得注意的是,在孕期大量使用黄体酮可引起胎儿性器官发育异常。因此,一旦发生先兆流产,首先应查明原因,对原因不明的自然流产不宜盲目保胎。

①先兆流产:仅有少量阴道流血,伴有下腹坠痛和腰部酸痛。如果做阴道检查,子宫大小与妊娠月份相符,宫口未开,妊娠试验阳性。70%的先兆流产可由静养获得缓解。所以,一旦自己有流产迹象时,就应卧床休息,心情放轻松,不可焦躁不安。休息到隔日,再找妇产科医师检查。②难免流产:系先兆流产的进一步发展,阴道流血较多(超过月经量),小腹阵痛加剧,如胎膜已破,有羊水流出。做阴道检查,可见宫口大开或胎囊膨出于宫口处。③不完全流产:系难免流产后胎儿已排出,但胎盘遗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增多,甚至可大出血而休克。妇科检查时,子宫比妊娠月份小,宫口松弛,有时胚胎组织堵塞于宫口处。④完全流产:胎儿、胎盘全部排出,流血停止,腹痛消失。⑤过期流产:系指胚胎死于宫内达两个月以上,尚未自然排出。孕妇多有先兆流产经过,此后子宫不再继续增大,反而缩小,早孕反应消失。有时有反复性阴道流血,量时多时少,妊娠试验阴性。⑥习惯性流产: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中医称为“滑胎”。⑦感染性流产:流血时间过长,胚胎组织残留于宫内,手术时无菌操作不严格等,都可以引起子宫感染。除有一般流产症状外,尚有体温升高、脉搏增快、下腹疼痛和阴道分泌物有臭味。妇科检查时,子宫及附件伴有明显压痛,如不及时处理,严重者可并发腹膜炎、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①适龄晚婚。因为年龄过小,身体尚未发育完全,流产发生的概率会增高,所以适龄结婚是必要的。已经发生过流产者,避免在短期内再次怀孕。②妊娠期要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新鲜的蔬菜、水果,精神要愉快。③妊娠早期进行体格检查,以便纠正慢性疾病。有先兆流产症状者应及时治疗,并防止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等)。在此阶段要绝对禁止性交,并避免与化学物质接触。④妊娠期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一旦发现小腹胀痛、阴道少量流血,应去医院检查,以便及时保胎。(www.zuozong.com)

(9)衣着:孕妇衣服宜宽松、柔软、舒适、保暖,以免影响胎儿活动,造成胎位异常和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10)乳房护理:孕24周后每天用温开水清洗乳头并涂油脂,防止哺乳时乳头皲裂。乳头凹陷者,经常用手向外牵拉以纠正,以免新生儿吸吮困难。

(11)性生活:怀孕以后,夫妻双方必须节制性生活,因为孕期性生活是导致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和产褥感染的重要原因。①禁止性生活期:妊娠头3个月禁止性生活。②减少性生活期:妊娠4~9个月孕妇比较安定,可每周性交一次。③绝对禁止性生活:妊娠晚期特别是临产的1个月,即妊娠9个月,绝对禁止性生活。

对于有习惯流产和早产病史的妇女,或高龄初产妇,或结婚多年才怀孕的妇女,为安全起见,整个妊娠期都应禁止性生活。

(12)自我监测胎动:胎儿蜷缩在子宫内,经常会“伸手蹬腿”,这就是所谓的胎动。正常的胎动为每小时4~5次以上。测胎动时,孕妇取侧卧位或半坐位,两手轻放腹壁上,每日测3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时。如3小时胎动次数相加乘4(等于12小时的胎动次数)不足20次,或比以前减少一半,或胎动频繁,结合胎心变化,表示胎儿有危险,应赶快就医。

(13)胎教:胎教即给胎儿一个良好的刺激,促进胎儿脑发育,为儿童期智力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音乐胎教法:孕24周后胎儿就有听觉,轻松愉快的音乐可使孕妇心情舒畅,也可促进胎儿发育。胎教的音乐应是旋律轻松、明快、活泼、有节奏感的,不要用频率、节奏过强的音乐进行胎教,以免使胎儿的听神经造成损害,重者可致聋。放音乐时声源距孕妇腹部约1.5米,切不可将其接贴在孕妇腹壁上,每日2次,每次3~5分钟。

②语言训练法:准爸爸、准妈妈可隔着腹壁对宝宝讲话、朗读或讲故事,增进父母与胎儿之间的交流。胎儿熟悉了这些声音,当出生后再接触到时,自然有一种亲近和安全感,既有利于宝宝的身心发育,又可增强宝宝的听说和理解能力。

③抚摩胎教法:一般怀孕4个月就可以抚摩胎教了,特别是怀孕后期更为有益。经过抚摩胎教的胎儿,出生后反应更敏捷,学会翻身、爬行、站立、行走等的时间更早。方法是孕妇取仰卧位,双手置于腹部,顺着一个方向,用手指轻轻压抚胎儿,胎儿受到刺激后会出现胎动,这是对妈妈抚摩的反应。抚摩可在临睡前进行,每次5分钟即可,可反复做几次。若能伴随胎教音乐一起进行,抚摩效果当然会更好。需要提醒的是,抚摩胎教并不适合于所有孕妇,有早产征象或有早产史者不要采用,以免刺激子宫引起早产。

④踢肚游戏:实践证明,经本法训练后出生的婴儿反应敏捷、活泼开朗、身体发育较快。当胎儿踢妈妈腹部时,妈妈即轻轻拍打该部位作为回应,再踢再拍,如此反复。过一段时间可改变方法,妈妈主动拍打腹部引起宝宝的回应。游戏每日可做2次,每次3~5分钟。

⑤光照胎教:胎儿的视觉发育较晚,孕8个月后胎儿可对光照刺激产生应答反应。光照可促进胎儿视觉发育,并通过刺激胎儿视觉,进一步促进胎儿大脑发育。每次进行音乐、抚摩、对话等胎教后,在胎儿醒着时,用手电筒微光一闪一灭地照射胎儿头部,每次持续5分钟左右。

(14)产妇与新生儿用物准备:婴儿衣服应选用柔软、吸水性强、透气性好、便于洗涤的纯棉制品;衣服应宽大,衣缝应在外面,不宜用纽扣;尿布要柔软、洁净,数量足够更换。产妇准备卫生巾、卫生纸、合适的衣服、乳罩、小毛巾,以及吸奶器等。

3.早期妊娠护理

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于受精后第5~6天埋入子宫内膜,至受精后11~12天完成。受精卵种植在母亲子宫内膜的第1个月,正是卵裂期、胚层期和肢节期,生长速度快得惊人。到第1个月末,胚胎的体积能增长近1万倍,已经有1厘米长。这时母亲的血液已在小生命的血管中缓缓流动,心脏已经形成并开始工作。

(1)警惕阴道流血:在黄体酮的作用下,排卵受到抑制,月经周期停止,因此,怀孕后不应有阴道流血。孕期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是先兆流产、宫颈糜烂、宫外孕或葡萄胎。宫颈糜烂引起的出血和先兆流产的出血,在出血量、时间、颜色上很难鉴别,所以要到医院检查。

(2)正确对待妊娠反应:由于妊娠产生的反应,孕妇容易出现情绪不快、精神疲倦、烦躁不安,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与营养饮食。

女人一旦妊娠,常常存在一种喜悦、担忧交替的心理波动。妇女怀孕,肯定存在着不可掩饰的喜悦之情;对婴儿性别、畸形、难产、经济负担等的顾虑,也会产生一种担忧的心理。家人要多安慰和开导孕妇。

许多专家认为,怀孕最初3个月虽然营养素的需要量并不太多,但质量很重要,要求营养素充足和全面。如蔬菜、水果、豆制品、蛋类、瘦肉、鸡、鸭、鱼等的摄入,适当增加含钙含铁丰富的食品,忌食辛辣食品,注意盐的合理摄入。

正确认识妊娠剧吐。怀孕初期,大部分的孕妇都会有明显的早孕反应,反应程度因人而异。一般的早孕反应是不会对孕妇和胎儿有影响的,但妊娠剧吐则不然。如果呕吐较严重,不能进食,就要及时就医。孕妇不宜擅自服用药物止吐。当尿液检查酮体为阳性时,须住院治疗,静脉输液补充营养,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妊娠剧吐现象可迅速缓解,呕吐停止,尿量增加,尿酮体由阳性转为阴性。

如果孕妇清早呕吐,可以先在床上吃些食品,躺上半个小时再起床。如果孕妇呕吐发生在白天,立即吃些饼干、馒头、面包或苹果等。孕妇比较适合吃干燥的、富含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的食物,油腻的食物尽量不吃。孕妇即使是胃口好,也不可大量进食,最好是少吃多餐,避免胃空虚。孕妇尽量少进厨房,以免油烟味引起恶心。孕妇即使持续呕吐,也要努力进食,可喝一些略带清凉口味的饮品来解吐。

4.晚期妊娠注意事项

(1)预防早产:早产是指未足月分娩,即从末次月经第1天算起,在28~37周(少于259天)终止妊娠者,称为早产。早产婴儿的器官发育均不够成熟,体重小于2.5千克者,称为低体重儿。

早产占所有分娩的5%~15%,15%早产儿在新生儿期死亡,另有8%的早产儿虽能存活,但患有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早产常有胎膜早破、羊水外流、腹痛阵阵、阴道少量流血等主要征象。痛觉敏感的孕妇在妊娠晚期,往往将子宫正常的收缩误认为临产宫缩,约有1/3的所谓先兆早产病例并非是真正临产,而是假临产,区别二者有时非常困难。如果每5~10分钟就发生一次宫缩,每次持续30秒以上,同时伴有阴道血性分泌物排出,子宫颈口有进行性扩张,且宫口已开至2厘米者,应属于临产。如果子宫有规律性收缩,子宫颈口扩张至4厘米以上,或胎膜已破裂者,则早产不可避免。

早产的原因很多,大多是孕妇患有妊娠中毒症、心脏病、肾脏病、胎盘疾患,以及双胞胎。孕妇有腹痛和阴道流血(即早产先兆),应卧床安静休息,必要时入院观察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完善,护理早产儿使之成活,继续生长发育已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早产的孩子只要喂养合理,配合早期智力开发,对今后智力的发展不会有不良作用。

有许多孕妇是在怀孕后期,因不慎被挤、被撞或是跌倒引起早产的。有些孕妇是在临产前三周,因过度劳累或抬拿重物而早产。因此,孕妇在怀孕后期要注意休息,外出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2)妊娠晚期的危险信号:①腹部疼痛:下腹部有规律的阵痛,可能是早产的重要信号。一旦孕妇出现腰痛、腹部坠胀、下腹部阵痛,要及时就诊,防止早产。妊娠晚期,突然下腹部剧烈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时,应高度怀疑胎盘早剥,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休克和大出血。一旦发生胎盘早剥,宫内胎儿将会失去氧气的供给而死亡,还会导致母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下腹剧烈疼痛,应立即到医院进行紧急处理,一刻也不能耽误。子宫破裂也可引起剧烈腹痛,尤其是临产后长时间胎儿未娩出。②阴道流血:无痛性阴道流血可能是前置胎盘,就是胎盘覆盖在子宫下段或宫颈内口处。前置胎盘常可引起孕妇阴道大出血,危及母亲和胎儿生命。③胎盘早剥:胎盘边缘剥离往往以阴道出血为主,但腹痛症状往往较轻。胎盘剥离后将直接影响胎儿的供氧,随时危及胎儿生命。④抽搐:抽搐常由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发作前常表现头昏、眼花、胸闷、视物模糊等。发作时孕妇意识丧失,全身抽搐,严重时昏迷。⑤胎膜早破:如果在临产前宫口未扩张就有羊水流出,高度怀疑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早产或难产的危险信号,还可引起羊膜炎、宫内感染、脐带脱垂,甚至危及胎儿生命。孕妇在破水后,要立即平卧送往医院。

5.多胞胎孕妇注意事项

尽早发现多胎妊娠,在孕20周子宫底高度超过正常范围,及时去医院检查。

①多胞胎孕妇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并加服铁剂、叶酸,以保证母婴的健康。②多胞胎孕妇在妊娠晚期容易发生急性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胎儿过小等,死亡率也较高,应在医生指导下加强预防。③多胞胎孕妇容易合并高血压综合征、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及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等,应请医生经常检查。④由于子宫过度伸展,胎盘过大,易形成胎盘前置或低置,发生产前出血,也可因产后子宫收缩不良引起产后大出血。⑤如果一胎是臀位,二胎是头位,羊膜破后、分娩时可发生两胎头交锁,导致难产。医生发现后,可在分娩时采取措施。⑥预防早产。由于多个胎儿在子宫内同时生长,常导致子宫过度膨胀。如果并发羊水过多,子宫的肌张力就更大,往往不到足月就提前分娩。妊娠28~37周,尤其是34周后,孕妇采取左侧卧,不宜取坐位、半坐位及平卧位。发现流产征兆,及时送医院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