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邀请我参加他的婚礼,并让我给他当证婚人,时隔近二十年,怎能不令我感动呢?为人师者的荣耀油然而生,我欣然应允。
问题是,师生之缘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况且证婚人的角色是很多人适合担任的,为何单单请我这个小学老师呢?参加完婚礼我才明白,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一串香蕉说起。
1997年秋,我因病住进人民医院。四五天后,我感觉已基本恢复,但大夫说还要住十多天才能出院。住院时间长了,我最担心的是耽误学生们的课。校长来医院看望我,并且告诉我课都已经安排好了,不用担心学生。学校解决了我最大的后顾之忧,自己既然不能出院,那只能既来之则安之,静心休养就是了。
几天后,护士整理对面的空床,更换被褥并进行消毒。我问护士是不是要来新病号,护士说这个病号早上已经进了手术室,术后就会住进来。果然,病人下午来到了病房,护士、家属都跟着前后忙活一通后,病房里逐渐安静了下来,我也拿起书看了起来。
“这不是张老师吗?”对面陪床的中年女子突然说话。
我一听“张老师”,下意识地抬头向对面看去,但确实不认识她。看到我茫然的眼神,中年女子忙解释道:“我是四年级二班王乐轩的妈妈,前几天听说您病了,这么巧,他爸爸和您住进一个病房了。”
我刚刚接手这个班,只开了一次家长会,参会的还是爸爸,所以我不认识这位女家长。
王乐轩妈妈说,孩子爸爸昨天晚上骑自行车磕着了,伤到了头部,造成颅内大出血,手术用了6个多小时。
傍晚放学后,王乐轩来到病房看望爸爸。他妈妈让孩子到我这里来问候,但是孩子很腼腆,问候了一声就快速跑到爸爸病床边了。
几天下来,我了解到王乐轩的家庭情况并不宽裕,爸爸一人打工供两个孩子上学,这次受伤还不是工伤,家庭负担更重了。在医院里陪护的妈妈不舍得到食堂去买饭菜,而是吃自带的干粮,更不用说水果了。
有一天,我妻子正在收拾朋友探病时送的水果,恰巧王乐轩又来医院看望爸爸。
“把香蕉给王乐轩吧,这段时间他自己在家很听话,算是奖励他的。”我和妻子说。
“行,王乐轩可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学生!”妻子边说边拿着香蕉走了过去。
“不行,不行……我们不能要老师的香蕉。”王乐轩妈妈拒不接受。推让间,她都语无伦次了。(www.zuozong.com)
“这不是给您的,是给孩子吃的,不用客气。”妻子硬把香蕉塞到他们床边。
王乐轩的妈妈又拿了回来,妻子又送了过去,两人这样几个来回。
“你就收下吧,张老师一片真心,让孩子吃吧。”我床边一个大爷说了这句话,王乐轩妈妈才肯收下香蕉。
“孩子,快谢谢老师!”妈妈喊着王乐轩。
小家伙不好意思地和我们说了声“谢谢”。
“来,把你的作业拿出来,我给你检查一下。”我不忍孩子的局促不安,于是用轻松的语调转移话题。
孩子把作业交给我,我检查出错误并让他更正。就这样,只要王乐轩来医院,我都给他吃的,给他检查作业,并把我的解题“秘籍”教给他。相处时间不长,我和王乐轩成了好朋友。
不久,王乐轩爸爸苏醒了。王乐轩妈妈就和他说张老师对孩子多么好,给孩子检查作业,还给孩子香蕉吃。虽然孩子爸爸还不能说话,但我能看到他嘴角的抽动和满眼的感激之情。
多年后的一个暑假,我在菜市场偶遇王乐轩和他妈妈,王乐轩已经成了一名大学生。几句话,他妈妈就把话题转到了当年住院的事情上,说感谢我给孩子香蕉吃、给孩子辅导作业等等,她的眼睛都有些湿润。多么小的一件事啊,她要不说,我都已经忘记了。我询问了王乐轩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了他一番。
后来,大学毕业的王乐轩通过考试,成了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名国家公务员。
2017年,王乐轩要回东营老家结婚,让我给他当证婚人。婚礼上,给自己的学生当着证婚人,我自然是热情洋溢地夸奖一对新人一番。席间给我敬酒时,王乐轩对新婚妻子介绍说:“这就是小时候给我香蕉吃的张老师!”
一串香蕉,竟让一个孩子和他的家庭近二十年念念不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会在学生心灵上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一串香蕉换来了一个证婚人的角色,教育者的幸福感是别人体会不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