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艺礼仪:展示尊敬与美感

茶艺礼仪:展示尊敬与美感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艺礼仪是为表示礼貌与尊敬所采取的与茶艺内涵相协调的行为、语言的规范。茶艺中的礼节指鞠躬、伸掌、奉茶、鼓掌等。茶艺中的礼仪要求茶艺活动的参与者讲究仪容仪态,注重整体仪表的美。(一)伸掌礼这是茶艺表演中用得最多的示意礼。“行礼”方法与“真礼”相似,但两手仅前半掌着地,身体约呈55°前倾;行“草礼”时仅两手手指着地,身体约呈65°前倾。

茶艺礼仪:展示尊敬与美感

茶艺礼仪是为表示礼貌与尊敬所采取的与茶艺内涵相协调的行为、语言的规范。茶艺活动中的礼节、礼貌、礼仪根据不同的茶艺类型有不同的表达。茶艺中的礼节指鞠躬、伸掌、奉茶、鼓掌等。礼貌是茶艺活动中容貌、服饰、表情、语言、举止等谦逊、恭敬的外在表现,贯穿于人的言、听、视、动的整个过程之中。茶艺中的礼仪要求茶艺活动的参与者讲究仪容仪态,注重整体仪表的美。其中仪容包括了服装、容貌、修饰和整洁程度等应该具有的一定要求;仪态包括姿态和风度,是人的所有行为举止的反映。

一、礼节

礼节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和日常生活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它实际上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礼节主要包括待人的方式、招呼和致意的形式、公共场所的举止和风度等。

在茶艺活动中,注重礼节,互致礼貌,表示友好与尊重,不仅能体现个人良好的修养,同时还能带给别人愉悦的心理感受。茶艺中的常用礼节主要有伸掌礼、叩指礼、寓意礼、握手礼、礼貌敬语等。

(一)伸掌礼

这是茶艺表演中用得最多的示意礼。当主泡与助泡之间协同配合时,主人向客人敬奉各种物品时都常用此礼,表示的意思为:“请”“谢谢”。当两人相对时,可伸右手掌对答表示,若侧对时,右侧方伸右掌,左侧方伸左掌对答表示。

伸掌礼动作要领:五指并拢,手心向上,伸手时要求手略斜并向内凹,手心中要有含着一个小气团的感觉,手腕要含蓄有力,同时欠身并点头微笑,动作要一气呵成。

(二)叩手礼

此礼是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古时叩头又称叩首,以“手”代“首”,这样,“叩首”为“叩手”所代。早先的叩手礼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腕握空拳,叩指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将手弯曲,用几个指头轻叩桌面,以示谢忱。

叩手(指)礼动作要领:

1.长辈或上级给晚辈或下级斟茶时,晚辈或下级必须用双手指做跪拜状叩击桌面两三下;

2.晚辈或下级为长辈或上级斟茶时,长辈或上级只需用单指叩击桌面两三下表示谢谢;

3.同辈之间敬茶或斟茶时,单指叩击表示我谢谢你,双指叩击表示我和我先生(太太)谢谢你,三指叩击表示我们全家人都谢谢你。

(三)寓意礼

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寓意美好祝福的礼节动作。在冲泡时不必使用语言,宾主双方就可进行沟通。

常见寓意礼的动作要领:

1.凤凰三点头:用手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让茶叶在水中翻动,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欢迎;

2.回旋注水:在进行烫壶、温杯、温润泡茶、斟茶等动作时,若用右手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回旋注水,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手“去!去!去!”的意思。

(四)握手礼

握手强调“五到”,即身到、笑到、手到、眼到、问候到。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贵宾先、长者先、主人先、女士先。

握手礼的动作要领:握手时,距握手对象约1米处,上身微向前倾斜,面带微笑,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象相握,眼睛要平视对方的眼睛,同时寒暄问候。握手时间一般以3~5秒为宜,握手力度适中,上下稍许晃动三四次,随后松开手来,恢复原状。

握手的禁忌:

1.拒绝他人的握手;

2.用力过猛;

3.交叉握手;

4.戴手套握手;

5.握手时东张西望。

(五)鞠躬礼

鞠躬礼有站式鞠躬、坐式鞠躬和跪式鞠躬三种,且根据鞠躬的弯腰程度可分为真礼、行礼、草礼三种。“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草礼”用于说话前后。

1.站式鞠躬。“真礼”以站姿为预备,然后将相搭的两手渐渐分开,贴着两大腿下滑,手指尖触至膝盖上沿为止,同时上半身由腰部起倾斜,头、背与腿呈近90°的弓形(切忌只低头不弯腰,或只弯腰不低头),略作停顿,表示对对方真诚的敬意,然后,慢慢直起上身,表示对对方连绵不断的敬意,同时手沿脚上提,恢复原来的站姿。鞠躬要与呼吸相配合,弯腰下倾时作吐气,身直起时作吸气,使人体背中线的督脉和脑中线的任脉进行小周天的循环。行礼时的速度要尽量与别人保持一致,以免尴尬。“行礼”要领与“真礼”相同,仅双手至大腿中部即行,头、背与腿约呈120°的弓形。“草礼”只需将身体向前稍作倾斜,两手搭在大腿根部即可,头、背与腿约呈150°的弓形,余同真礼。

2.坐式鞠躬。若主人是站立式,而客人是坐在椅(凳)上的,则客人用坐式答礼。“真礼”以坐姿为准备,行礼时,将两手沿大腿前移至膝盖,腰部顺势前倾,低头,但头、颈与背部呈平弧形,稍作停顿,慢慢将上身直起,恢复坐姿。“行礼”则将两手沿大腿移至中部,余同“真礼”。“草礼”只将两手搭在大腿根,略欠身即可。

3.跪式鞠躬。“真礼”以跪坐姿为预备,背、颈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倾斜,同时双手从膝上渐渐滑下,全手掌着地,两手指尖斜相对,身体倾至胸部与膝间只剩一个拳头的空档(切忌只低头不弯腰或只弯腰不低头),身体呈45°前倾,稍作停顿,慢慢直起上身。同样行礼时动作要与呼吸相配,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速度与他人保持一致。“行礼”方法与“真礼”相似,但两手仅前半掌着地(第二手指关节以上着地即可),身体约呈55°前倾;行“草礼”时仅两手手指着地,身体约呈65°前倾。(www.zuozong.com)

二、姿态

姿态是身体呈现的样子。从中国传统的审美角度来看,人们推崇姿态的美高于容貌之美。古典诗词文献中形容一位绝代佳人,用“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句子,顾即顾盼,是秋波一转的样子。或者说某一女子有林下之风,就是指她的风姿迷人,不带一丝烟火气。茶艺中的姿态也比容貌重要,需要从坐、立、跪、行等几种基本姿势练起。

(一)坐姿

茶艺中正确的坐姿给人以端庄、优美的印象。对坐姿的基本要求是端庄稳重、娴雅自如,注意四肢协调配合。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必须端坐中央,占据三分之二的面积,不可全部坐满。双腿膝盖至脚踝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敛,舌抵下颚,鼻尖对肚脐;女性双手搭放在双腿中间,左手放在右手上,男性双手可分搭于左右两腿侧上方。全身放松,思想安定、集中,姿态自然、美观,切忌两腿分开或跷二郎腿还不停抖动、双手搓动或交叉放于胸前、弯腰弓背、低头等。如果是作为客人,也应采取上述坐姿。若坐在沙发上,由于沙发离地较低,端坐使人不适,则女性可正坐,两腿并拢偏向一侧斜伸(坐一段时间累了可换另一侧),双手仍搭在两腿中间;男性可将双手搭在扶手上,两腿可架成二郎腿但不能抖动,且双脚下垂,不能将一腿横搁在另一腿上。

(二)跪姿

在进行茶道表演的国际交流时,日本和韩国习惯采取席地而坐的方式,另外如举行无我茶会时也用此种座席。

1.跪坐。双膝跪于座垫上,双脚背相搭着地,臀部坐在双脚上,腰挺直,双肩放松,向下微收,舌抵上颚,双手搭放于前,女性左手在下,男性反之。

2.盘腿坐。男性除正坐外,可以盘腿坐,将双腿向内屈伸相盘,双手分搭于两膝,其他姿势同跪坐。

3.单腿跪蹲。右膝与着地的脚呈直角相屈,右膝盖着地,脚尖点地,其余姿势同跪坐。客人坐的桌椅较矮或跪坐、盘腿坐时,主人奉茶则用此姿势;也可视桌椅的高度,采用单腿半蹲式,即左脚向前跨一步,膝微屈,右膝屈于左脚小腿肚上。

(三)站姿

在单人负责一种花色品种冲泡时,因要多次离席,让客人观看茶样、奉茶、奉点等,忽坐忽站不甚方便,或者桌子较高,下坐操作不便,均可采用站式表演。另外,无论用哪种姿态,出场后,都得先站立后再过渡到坐或跪等姿态,因此,站姿好比是舞台上的亮相,十分重要。站姿应该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女性双手虎口交叉(右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男性双脚呈“外八”字微分开,身体挺直,头上顶,上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双手交叉(左手在右手上),置于小腹部。

(四)行姿

女性为显得温文尔雅,可以将双手虎口相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提放于胸前,以站姿作为准备。行走时移动双腿,跨步脚印为一直线,上身不可扭动摇摆,保持平稳,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收,两眼平视。男性以站姿为准备,行走时双臂随腿的移动可以身体两侧自由摆动,余同女性姿势。转弯时,向右转则右脚先行,反之亦然。出脚不对时可原地多走一步,待调整好后再直角转弯。如果到达客人面前为侧身状态,需转身,正面与客人相对,跨前两步进行各种茶道动作,当要回身走时,应面对客人先退后两步,再侧身转弯,以示对客人尊敬。男士穿长衫时,要注意挺拔,保持后背平整,尽量突出直线;女士穿旗袍时也要求身体挺拔,胸微挺,下颌微收,不要塌腰撅臀。走路的幅度不宜大,脚尖略外开,两手臂摆动幅度不宜太大,尽量体现柔和、含蓄、妩媚、典雅的风格;穿长裙时,行走要平稳,步幅可稍大些。转动时要注意头和身体的协调配合,尽量不使头快速转动,要注意保持整体造型美,显出飘逸潇洒风姿。

三、风度

风度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修养,通过神态、仪表、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是内在素质、外部形象和精神风貌的高度统一。风度可以给人在视觉上、感觉上产生强烈印象,优雅的风度可以产生强大的形象魅力。人的性别、气质、性格、修养、生活实践、行为习惯不同,使得人的风度也不尽相同。

良好的风度是靠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支撑的。人之美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外在的形貌美,另一种是内在的心灵美。风度美是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的体现。虽然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但具有风度美的人,其外在美与内在美必须是共同存在的,既容貌端正,仪表堂堂、体态健美,又品德高尚、为人正直、积极向上。

在茶艺活动中,各种动作均要求有美好的举止。一位茶艺表演者的风度良莠,主要看其动作的协调性,即心、眼、手、身相随,协调一致,意气相合,泡茶才能进入“修身养性”的境地。同时,茶艺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圆活、柔和、连贯,而动作之间又要有起伏、虚实、节奏,使观者能深深体会其中的韵味。

四、仪容

仪容,通常是指人的外观、外貌,其中的重点,则是指人的容貌。茶艺礼仪要求仪容自然美、修饰美、内在美三者结合。在这三者之间,仪容的自然美是人们的心愿,仪容的内在美是最高境界,而仪容的修饰美则是仪容礼仪关注的重点。要做到仪容修饰美,自然要注意修饰。修饰仪容的基本规则是美观、整齐、卫生、得体,通常从面容、发型、手部、服饰等方面做起。

(一)面容

面容要求清新健康,平和放松,微笑,不化浓妆,不喷香水,牙齿洁白整齐。修饰面容,首先要做到面必洁,使之干净清爽、无汗渍、无油污、无其他任何不洁之物。若感到自己的眉形刻板或不雅观,可进行必要的修饰。保持牙齿洁白,口腔无异味。男士应及时剃去胡须。

(二)发型

由于茶艺具有厚重的传统文化因素,在茶艺表演中的发型大多应具有传统、民俗与自然的特点,如中国人多数是黑发、少卷、女长发、男短发,若染成黄发、金发,或烫卷发,或女士剪成短发,男士留长发则缺少传统意蕴。发型要求原则上要根据自己的脸型,适合自己的气质,给人舒适、整洁、大方的感觉。头发不论长短,都要按泡茶时的要求进行梳理,头发不要挡住视线,长发盘起,不染发

(三)手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人际交往中,手往往充当“先行官”的角色,毫不吝啬地将人的一切展现于众。作为茶艺人员,首先要有一双修长、流畅、细腻、整洁的手,女士纤小结实,男士浑厚有力。平时注意适当的保养,要勤修指甲,指甲无污物,随时保持清洁光亮。此外,参加茶艺活动时,不戴首饰,手指干净,不宜涂抹指甲油。

(四)服饰

服装要求新颖、淡雅、合体,袖口不宜过宽,款式可选择富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泡茶时一般不佩戴饰物,少数民族可佩戴民族饰品,以不影响泡茶为准。服装要与环境茶具、茶艺表演内容相匹配,体现出内在文化素养。

五、语言

语言要有规范,多用敬语、谦让语、郑重语。美学家朱光潜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美的感受,这样的话就成了艺术。”

进行茶艺活动时,通常主客一见面,冲泡者就应落落大方又不失礼貌地自报家门。冲泡开始前,应简要介绍一下所冲泡茶叶的名称以及这种茶的文化背景、产地、品质特征、冲泡要点等;但介绍内容不宜过多,语句要精练,用词要正确,否则会冲淡气氛。在冲泡过程中,对每道程序,用一两句话加以说明,特别是对一些带有寓意的操作程序,更应及时指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