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正日访华背后的国事机密档

金正日访华背后的国事机密档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正日神秘访华背后□ 记者 漆菲编者按金正日此次访华,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寻求中国经济支援,以度时艰的求助之旅。这一刻,指的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访华之行。在外媒的紧紧跟随下,金正日的神秘座驾驶向中国东北港口城市大连。据韩媒透露,金正日一行租下了大连富丽华酒店西馆的全部306间客房。此次金正日入住的富丽华大酒店属于日资企业,而不是往常的国宾馆。

金正日访华背后的国事机密档

金正日神秘访华背后

□  记者 漆菲

编者按

金正日此次访华,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寻求中国经济支援,以度时艰的求助之旅。

今天,中国人提到朝鲜,首先想起的是经济极为落后,国民极其贫困,社会极度封闭。

然而,朝鲜这个与中国山水相连、有着鲜血凝成的友谊的邻邦,在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的心目中,曾经是个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国、物质条件和文化发展水平远优于中国的值得羡慕的国家。事实上,那时朝鲜不但各方面发展水平一直领先于中国,即使与今天步入发达国家之列的韩国相比,也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日本留下的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而长期领先。直到1970年代初,韩国发展水平才超越朝鲜,此后每4到5年南北差距就翻一番。

今天的朝鲜,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长期坚持僵硬低效的计划经济、拒绝市场化改革而步入失败国家之列的典型范本。朝鲜极为窘困的社会现状,无疑可以时刻提醒我们,朝鲜的今天曾经是中国的昨天!中国全社会尤需牢记,中国今天正步入富足阶段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市场经济不动摇,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5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举行会谈。

5月2日18时,20多辆挂着大连牌照的高档汽车,从高速路上徐徐驶入中朝边境城市辽宁丹东。同一时间,当地警方和边防部队,开始对丹东火车站进行清场和警戒。此时的丹东市民或许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久久驻扎在此的境外记者明白:这一刻,终于到了。

这一刻,指的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访华之行。在过去的10年里,金正日几乎每隔两三年就要到中国转转,与中国领导人叙叙旧,谈合作。自1997年就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以来,金正日已于2000年、2001年、2004年和2006年4次访华,而每一次来访都属于秘密的非正式出访。

日本记者一度距金正日不到10米

5月1日晚,日本某媒体驻京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中联要关闭几天了。”“中联”指的是丹东面向鸭绿江的中联大酒店。一直以来,韩国、日本等国媒体都守候在这家酒店,试图拍摄金正日“过江”的场景。从中朝友谊桥常常可望见不少摄影机摆放在窗户外面。

据韩国《朝鲜日报》5月3日报道,3日5时15分,一趟17节的神秘列车抵达丹东。说它神秘,是因为这个点不是正常的中朝列车运行时刻。“韩国媒体的报道应该是相当准确的,加挂两节车厢,如果不是元首的车不可能这样。”辽宁省社科院研究所朝韩研究中心主任吕超告诉《凤凰周刊》记者。

3日4时30分,日本富士电视台记者拍摄到这趟专列。在丹东火车站和鸭绿江铁桥周边,200多个警察严阵以待、戒备森严,直至凌晨6时丹东站站前禁止车辆通行。同样,丹东宾馆也在1日到3日清退了所有旅客,市民后来听说金正日将住在那里。

丹东是国外媒体探查朝鲜动向的一个“前哨站”,但凡这里有任何“异常”,都会被外国记者蠡测为金正日来华的前兆。今年1月,英国路透社记者注意到朝鲜加强边境铁路沿线安保的举动,认为是金正日可能访华的信号。3月,韩国记者发现朝鲜新义州发往丹东的主要物资运送车辆基本中断,手机通讯也受到干扰,于是认为这是朝鲜为金正日即将访华而采取的安保措施。

相比媒体,韩国和美国的情报部门靠侦察卫星监视到金正日专列的动向等情况,得出金正日访华的情报。

金正日每次出行前,其中的一辆高档座驾便会先行空运到目的地,这样,金正日一下火车就可以坐上汽车。此前在访俄期间,金正日除乘坐专列外,便是乘坐他自己的奔驰汽车。但此次据韩国媒体报道,金正日抵达丹东后,只停留半个多小时,随后乘坐中国提供的轿车前往大连,轿车中包括奔驰最高级款型“迈巴赫”。

在外媒的紧紧跟随下,金正日的神秘座驾驶向中国东北港口城市大连。当天上午,有人看到一个大型朝鲜代表团进入富丽华大酒店。酒店方面不愿置评,只是说两天内客房全部订满。据韩媒透露,金正日一行租下了大连富丽华酒店西馆的全部306间客房。酒店有关负责人说:“除了宴会厅和会议厅,租下西馆全部客房一天所需费用达30万元左右。”

此次金正日入住的富丽华大酒店属于日资企业,而不是往常的国宾馆。“该酒店并未全面封锁,我们有同事就住在酒店另一区。”日本某驻京记者告诉本刊记者。

据他透露,当时几位日本记者距离金正日不到10米远,更有记者隐蔽在二楼的咖啡厅偷拍,被中国有关部门安保人员发现后遭到扣留。“但我们觉得他们(扣留)的目的主要是安全考虑,而不是阻止采访,所以态度比较客气。”其中遭到扣留的一名日本记者告诉《凤凰周刊》记者,不只日本媒体,英美的记者也同样被勒令删除照片和影像。

即便如此,有经验的记者还是在拍照时就迅速将图片传回总部,不过很多是从预先选好的偏僻角落远距离观察和拍摄,拍摄的效果未必理想。

有趣的是,一位该天恰好入住富丽华酒店的日本商人也在大堂看到金正日的队伍,还小声向周围的人求证。“所以,我们觉得金正日有意让外界看到他还很健康,所以并不隐瞒自己的行踪。”该日本记者表示。

金正日在广场欣赏了20分钟夜景

两天后,据朝中社的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前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在大连迎接金正日的到来。3日下午,在李克强、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王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驻朝特命全权大使刘洪才等中央和辽宁省、大连市党政领导干部的陪同下,金正日参观了大连冰山集团、大连机车车辆厂、辽宁渔业集团、大连雪龙产业集团等单位。

新华社在报道中补充:“在参观大连机车车辆公司时,金正日登上两米多高的驾驶室,详细询问机车性能和控制程序。在参观大连雪龙产业集团时,他仔细了解肉牛品种培植和养育成本等情况。他指示朝方随行人员认真研究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做法和经验。”

在视察了大连港和附近造船厂后,金正日到棒棰岛国宾馆与中方官员共进晚餐。20时前后返回富丽华大酒店时,他并没有直接回宾馆,而是在星海广场欣赏了20分钟夜景。

根据境外媒体原先预测,4日晚金正日乘坐专列离开大连后,应该于5日6时抵达北京。但日程突然有所改变,韩媒报道称,金正日先访问了天津才前往北京。路透社5日发布一张新闻照片:在天津火车站,警方拉起了长长的警戒线,清空了车站广场上的车辆与行人,一些乘客纷纷拿起相机拍摄广场里侧的车队,一辆加长加厚的奔驰高档轿车颇为显眼。

14时多,有网民从办公楼高处拍到40多辆汽车高速前行,当中有10多辆奔驰,估计是金正日去参观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朝中社的报道中也证实了该消息:“在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等人的陪同下,金正日同志看到发展成为大规模现代化的天津港。”朝鲜《劳动新闻》在7日的报道中总结:“金正日同志行程8000余里,往返中国东北地区,深入了解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思想感情、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

在日本媒体揣测其行踪时,韩国方面正在仔细研究金正日访华的镜头画面,试图评估这位爱穿卡其布军装外套的领导人的健康状况。外界怀疑金正日曾在2008年有过一次中风。一些人注意到,他走路时拖着一只脚,而且头发也少了。他们提出,这些可能是中风和肾病留下的长期损害的迹象。

“照片上,他看起来憔悴,其标志性的蓬松黑发很稀疏。”一位韩国记者向本刊记者透露,金正日每次来中国都会请类似301医院的医生做身体检查,此次也同样有可能。

《朝鲜日报》驻京记者崔有植这几天也一刻不停。据他和同事们观察,5日15时40分,金正日一行分乘黑色轿车和迷你大巴等30多辆礼仪车抵达钓鱼台国宾馆。他们通过限制普通车辆通行的道路快速行驶。一位目击者告诉他,金正日乘坐的车辆通过长安街10多分钟后抵达了钓鱼台。驶入钓鱼台的车辆车头前挂着朝鲜国旗

17时20分,金正日一行进入首脑会谈场所人民大会堂。据悉,当天的活动持续到22时10分,其间举行了欢迎活动和演出、首脑会谈以及晚宴。“两国最高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整整逗留4小时50分钟,”崔有植在报道中补充道,“金正日、胡锦涛、温家宝3人都出生在同一年,是经历同一时代的人。”

“这都是非常破例的举动”

金正日出访时的小心谨慎体现在方方面面。2005年叛逃到韩国的金正日前保镖曾告诉美联社记者,金正日不相信任何人,甚至在旅行时,也不相信任何地方的饮用水。(www.zuozong.com)

而据《东亚日报》报道,为防健康状况发生泄漏,金正日在华粪便悉数运回国内。据传,2006年时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2坨粪便被盗。所以这一次中方实施了严密彻底的封锁措施,不让外界获得任何与其健康状况有关的情报。

金正日不坐飞机,只坐专列出访也为人熟知。有外媒曾表示这是因为他有“恐高症”,但也有人猜测这是一种战略需要。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张琏瑰对此表示,金正日历次访华均是秘密出动,是朝鲜政治文化与实际需要。秘密外交的基本思路是领导人巩固权威,同时从实际需要出发,会造成国际社会的猜测,增加关注度。

5月4日至6日,境外媒体每天要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证实金正日访华的消息。然而,直至6日,姜瑜的回答仍是“目前我还没有可以向各位提供的信息”。不过,姜瑜补充道:“根据以往惯例,如果朝鲜最高领导人来访,有关情况将会适时发布。”

金正日此次来访消息初被曝光后,中国大陆绝大多数媒体“均在等待新华社通稿”。一位媒体人向本刊记者透露,自去年年底开始,有关部门几次批示,涉及朝鲜的新闻一律关闭网络跟帖。吕超也表示,根据以往惯例,中方会按照朝方要求,在金正日访华结束后公布相关消息。

金正日此次访华期间,参观了多家中国企业

但据近些年一直紧跟朝鲜动向的日本共同社驻京记者介绍,2001年和2004年在金正日访问离开之际双方便发布消息,而2006年由于在归途中途经朝鲜龙川站一小时后,该车站发生了爆炸,朝方认为该爆炸是针对金正日的暗杀企图。所以那次之后是等到金正日回到平壤后才发布消息。“但这次,7日上午他的专列还在沈阳消息就公布了,让我们也很费解。”

5月7日9时,朝鲜中央通讯社率先披露了此次金正日在中国东北进行非正式访问的情况,但并未提及北京首脑会谈。一小时之后,新华社也发出通稿,重点谈到胡锦涛与金正日在北京会面的情况,对东北之行只提到少许。但过了两天,朝中社也发布了首脑会谈的消息,这被外界解读为“中朝双方在很多必要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韩国YTN电视台也观察到不同于往常之处:此前几次金正日委员长访华,为了确保安全,都是同时有3辆专列出行,而此次只有一辆专列出行。另外,金正日在到达中国境内后,频频走下专列进行考察,这在以往的访华经历中也很少见。乘坐汽车的情况也比此前的几次访问大大增加,特别是在结束天津滨海新区的考察后,没有选择乘坐专列,而是直接乘坐汽车通过高速公路到达北京。“这都是非常破例的举动。”YTN称。

朝鲜《劳动新闻》9日的社论则表示,金正日最近对中国进行的非正式访问令朝鲜人民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这次访问对加强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的友情和同志式的友谊是一个“具有意义的契机”,同时强有力地显示了朝中友谊的生命力,将极大地鼓舞两国人民在新世纪为不断发展朝中关系而努力。

4次访华伴随革新之路

据吕超介绍,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访华一般都集中在上半年,而且通常都是在朝鲜国内环境和朝鲜对外关系出现波动的时刻。回望金正日的访华路线图,借鉴中国发展经验、摸索朝鲜革新之路,几乎成了金正日几次来华的一条主线。1983年金正日首次访华时,在邓小平的建议下视察了深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直观的认识。

2000年5月,应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金正日对中国进行了非正式访问。这是金正日就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之后的首次出访。金正日那次来华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一方面,在中韩1992年建交后,中朝间出现了一些龃龉,直到1999年才实现关系正常化;另一方面,2000年6月,朝鲜半岛即将迎来分裂55年来的首次北南首脑会晤,韩国总统金大中将飞抵平壤同金正日就朝鲜半岛和平统一问题举行会谈。

《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认为,金正日在朝韩高峰会晤前夕访问中国,目的是想加强因中韩建交而一度有所疏远的中朝关系。当年,金正日不仅登上天安门城楼,而且还走访了联想集团。在40多分钟的参访过程中,金正日询问了很多有关电脑技术的问题。此后,朝鲜开始加大对IT产业的投入。

2001年1月,金正日对中国进行了为期6天的访问,仅在上海一地就待了4天。其间,金正日带领20多名经济专业人员走访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张江高科技园区、宝钢上海通用等项目,对上海的飞速发展留下深刻印象。站在上海浦东新区,他感叹道:“今天的参观对我们触动很大,我们不得不思考朝鲜未来的经济该怎么发展。”

访问上海的第二年,金正日采取“7·1经济管理改善措施”,开辟新义州经济特区等部分引进市场经济体制,表现出要改革开放的意向。

2004年4月19日至21日,金正日第三次访问中国时,朝鲜半岛局势又是风生水起。当时正值朝鲜半岛核问题面临严峻考验之际,朝鲜先后采取了承认铀浓缩计划、重启核反应堆、完成废燃料棒再处理等措施,六方会谈进程面临重重阻碍,因此,西方媒体很关心金正日那次访华会不会对朝核问题走向产生积极影响。

一些细心的外国记者注意到,金正日4月19日抵达中国的前一天,时任美国副总统切尼刚刚离开中国。不少分析家纷纷推测,金正日选在这个时候来中国,主要是想通过中方得知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想法以及下一步谈判的底线。金正日对中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短暂访问,对朝鲜无核化的目标表现出耐心和灵活性,表明要积极参加六方会谈。两个月后,六方会谈第3次会议得以举行。

2006年的访问是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次,金正日访问了武汉、广州、珠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参观的单位和企业涉及农业、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返回北京后,金正日还在胡锦涛主席的陪同下视察了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此访结束后,金正日曾表示:“对中国南方城市快速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这一次,金正日展开他的第5次中国之旅时,英国《金融时报》指出:“金正日抵达中国进行罕见的出访,此举引发外界猜测他正寻求拯救朝鲜死气沉沉的经济,并缓解因一艘韩国军舰沉没而出现的紧张气氛。”

遮掩中的粮食援助与经济合作

在外界看来,金正日执意在这个时间访华,说明朝鲜的状况非常紧迫。4月8日,负责管理金正日统治资金的39号室室长全日春对北京进行了为期6天的访问。据分析,他打此“前站”是为了在金正日访华之前事先同中方协调经济合作相关议题。

吕超则指出,自去年朝鲜核试验以来,中朝关系一度降温。随着温家宝去年10月访问后双方关系才开始恢复。今年年初制定了一些交流项目,比如互派出访、中方援建鸭绿江大桥、经济合作等。

去年11月,朝鲜实行了2002年以来筹划的货币改革,海外人士一致认为,其货币改革是失败的,货币贬值导致市场瘫痪,社会不安情绪也在增长。主导货币改革的劳动党计划财政部长朴南基被免职似乎是个明证。连一名朝鲜驻京官员都表示:“国内经济要崩溃了,通货膨胀太严重了,关键是已经没有物品可以买了。”

据悉,朝鲜货币改革失败,国内经济陷入崩溃边缘之后,有关部门开放了军队专门为战争期储备的粮食仓库,逐渐把粮食分配给人民,以免大量饥饿者产生。

此时此刻,朝鲜急需来自中国的粮食援助是个不争的事实。5月对朝鲜人的生死来说是个分水岭。英国媒体引述北京外交界的推测,作为金正日的访华礼物,中国将提供10万吨粮食。如果10万吨粮食都是大米,价值将达6000万美元。这一数量相当于朝鲜去年一年从中国进口的粮食(29万吨)总量的1/3。日本分析人士则推测,短缺的不仅是粮食,还有肥料。最保守计算,朝鲜一年至少需要30万吨左右的肥料(等于1-2亿美元)。

除无偿援助之外,在新义州一带建造工业园区、开发罗先港等朝中两国边境地带的经济合作问题也可能会成为主要议题。此前一直是朝鲜美元来源的南北经济合作事业陷入僵局后,朝鲜开始把希望寄托在中方的投资上。朝鲜成立国家开发银行作为融资窗口,并让管理统治资金的39号室室长担任理事长,都是出于上述原因。

日本《产经新闻》发表评论文章认为,金正日此次访华可能成为朝鲜改革的契机。“金正日这次首先选择视察大连肯定是为了开发罗先,这也符合中国的预期。”据消息人士透露,朝方一行4日对大连的经济开发区进行了长时间的参观。虽然尚不清楚金正日本人是否在场,但参观者中包括朝鲜劳动党统战部长金养建等负责经济的高官。

金养建被喻为金正日的左膀右臂。除负责朝鲜劳动党的对韩关系外,他还精通对华事务,并担任今年1月成立的“朝鲜大丰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

但一位朝鲜问题专家分析称:“拥有正常思维的外国商人不可能看好朝鲜极为封闭的市场。所以朝鲜开始只能依靠中国国有企业来投资矿产等行业,渐进做好市场,然后将其他国家的企业拉拢进来。”

另外,所谓的“接班人问题”也备受关注。据《东亚日报》报道,随着金正日的身体状况频繁出现问题,朝鲜开始着手构建下一代中朝领导人关系。虽然此次金正日行程中并未出现小儿子的身影,但韩国联合通讯社引用新华社7日的报道称,金正日与胡锦涛举行的会谈上说,由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自缔造和精心培育的朝鲜和中国的传统友谊,经受了时代风雨的考验,不会因时间推移和世代交替而发生变化。其中的“世代交替”很可能是在暗示朝鲜的“权力继承”。

对外界频频关注中国是否支持这样的世袭制度,吕超认为,朝鲜确立什么样的接班人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中方不会干涉。“中国政府肯定会尊重他们的选择。除非朝鲜确立新接班人后对中方进行通告,如果没有对外公布,我觉得提到这个议题的可能性不大。”

金正日访华犹如一出大戏,吊足了海内外观众的胃口。不过,他的访华不仅仅带来一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朝版《红楼梦》,究竟得到了什么还要在将来见分晓。5月15日到16日,第4次中日韩外长会谈将在韩国的庆州举行;5月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也将访华。吕超说:“到时,关于金正日访华的细节,中方会细细向各方解释。”缺失的图片文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