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兴杰
美国衰落了吗?这个问题恐怕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尤其是美国两党争斗不断,以至于联邦政府关门十几天。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政府关门歇业,其实对美国民众的影响很小,但是在中国媒体上却是广泛关注的焦点,这就是中美之间的差别所在。
中美之间正在构建新型的大国关系,但国人对美国政治的了解,还是难免脸谱化和标签化。一部关于美国政治的常识读本就尤为重要了,笔者手中这本《探访美国政党政治:美国两党精英访谈》就是这样一本不可多得的常识普及读物。以访谈的形式,让美国的政治精英来告诉读者,美国政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常识,是消除误解和神话的一剂良药,美国的民主政治既不是人类的乌托邦,也不是权钱勾结的沼泽地,而是追求个人自由与幸福的一套制度设计。在过去的200多年之中,它经历了挑战(南北战争),也在不断改革,这套试错的机制当下出现了不少问题,但不意味着它就一定要错下去。
两党政治陷入机能障碍
这本访谈录成书于美国两党恶斗的时期,不仅预算案通不过,而且很多关键职位的任命也是一拖再拖,比如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局长、环境保护局局长等。美国两党精英普遍的共识是两党之间的斗争已经太过分了,已经影响到了政治的正常运转。
本来两党政治应该是比较稳定的,要比多党政治更容易协调,但是当两党的政客彼此没有了交流,只是为了斗倒对手而采取不合作的姿态,那两党政治就变成了一场有我无你的搏斗。寻找两党政治的机能障碍,也是这本书的重要主题,这一现象未必说能够打破中国人对美式民主的崇拜,毋宁说让更多的读者认识到美国政党政治的特征和内在逻辑。
两党的恶斗代表着美国政党政治的衰落吗?未必如此。多数受访者都有今不如昔的感觉,上个世纪美国的总统福特与民主党参议员是邻居,两家经常互相送孩子上学,这只是两党合作的一个缩影。现在很难想象奥巴马和共和党议长博纳能够如此亲密合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两党政治已经到了触底反弹的转折点。
一是总统大选中,共和党连输两局,如果共和党继续采取极端的姿态,很可能输掉2016年的总统大选;二是民众对两党之间的恶斗已经厌倦了,新的传播手段出现,大大改变了政治生态,两党都需要复兴自己在美国政治中的地位,如果两党只是为了彼此掐架,那选民可以保持政治冷淡,或者寻找别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于目前的现状,两党精英也都有反思,非常有意思的是,受访者们都在为自己的政党说话,学者可以除外,比如宾州大学的学者拉瑞·巴克尔对美国当下的政党现状进行了反思,而不是指责哪个政党。民主党连续赢得了两次总统大选,还在参议院占据多数席位,奥巴马刚当选时,民主党还占了众议院的多数席位,小布什之后的共和党可以说在选战方面一败涂地。
民主党的受访者认为,共和党只关心自己的权力和利益,罔顾美国政治环境的变化,而民主党算是草根政党,代表了年轻人、少数族裔、妇女等集团的利益,也就获得了这些人的选票。而共和党人则指责民主党的大政府主义侵犯了个人自由,穷人、工会组织等中下层代表着一种民粹的倾向。
两党政治出现机能失调的原因很多,这本书也算是美国政治精英的反思录,归结起来可能有以下这些因素。首先是美国两党政治从原则政治向现实政治转变,什么是原则政治呢?就是按照宪法或者理想的状态,两党之间应该互相合作,互相监督,共同治理国家,但是现实政治却是赤裸裸的权力斗争。
这种转变破坏了两党合作的气氛,尤其是在奥巴马上台之后,共和党为了反对而反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奥巴马是个黑人总统有不小的关系。共和党人代表着白人男性精英的理念,作为首位黑人总统,的确打破了美国政治的玻璃罩,引起了社会心理的反弹。
半个世纪之前,美国还在种族隔离的泥潭之中,现在美国有了黑人总统,与之相伴的是美国政治地理出现了重大变化。南北战争之后,南方是民主党的大本营,北方是共和党的基地,这一分野随着民权运动而发生逆转,民主党得到了黑人的支持,而南方白人对民主党的自由主义越来越不满。
现在共和党成为小农和大资本家的联盟,而民主党则代表中下层,从地理分布来看,东西两岸是民主党的天下,有技术、有知识的专业人士也支持民主党,而中部地区则是共和党的票仓。(www.zuozong.com)
随着选票地理的变化,两党政治渗透了更多的基层、族群色彩,在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也就难以达成妥协。而人口结构的变迁更是加剧了两党之间的裂痕,拉美裔、非洲裔的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共和党所代表的白人、清教徒以及盎格鲁·撒克逊的传统,意味着选票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会下降。
媒体的多元化使政治观点也日益极端化,人们在媒体上看到的主要是两党中极端派的观点,比如共和党中的茶党分子,只有极端的观点才会引起广泛的关注。选举本身变成一场在媒体上的战斗,竞选费用的大头都花在政治广告上,媒体已经嵌入到美国两党政治的血液之中。
奥巴马赢得大选也是顺应了社交媒体时代的来临,通过网络募集资金,也就是“众筹”的模式,既获得了青年一代的选票,也得到了资金。可以预见,得媒体者得选票。
社交媒体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了发言的机会,政治也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不关心民众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得不到支持。美国两党的纷争,尤其是在选举期间更是如此。
每个竞选者都需要在3G+1A的问题上亮明态度。3G就是宗教信仰、同性恋以及枪支,而A则是堕胎问题。文化问题已经变成了划定两党的界线,奥巴马在任期内一直想控制枪支,但是无果而终。两党之间的纷争已经不再是政治原则问题,而是生活政治,这是美国政治过度成熟的结果吗?
政党政治衰落了吗?
政党是现代政治游戏的关键一环,美国的政党可以说独具一格,与“先锋队”式的政党有着很大不同,因此,外人很难理解美国这种为选举而设立的政党。没有党纲、没有稳定的党员、也没有严格的党纪和党组织,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政党,美国的两党实在有些脆弱。加上最近两党的不合作,关于美国政党政治的衰落之说也就有了更多的依据。
本书中对金钱于美国政党政治的侵蚀讨论得非常多,尤其是201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取消了对金钱间接参与政治的界限,理由是保护言论自由。美国选举中有“硬钱”与“软钱”的区别,捐给候选人的钱都是有最高额限制的,其实也是限制富人对选举的操控,此外还有大量的政治行动委员会(PAC),它们可以通过打政治广告的形式参与到选举之中。
因此,美国的选举费用不断攀升,总统选举更是以十亿美元计,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美国选举是一美元一票,金钱主导了政治。金钱对政治的渗透的确是个问题,但是仔细考察一下,金钱对政治的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奥巴马筹集了数亿美元资金,但多数都是小额的政治捐款,也就是说广大的选民可以参与其中。
另外,相比于美国的经济总量、联邦预算来说,选举的费用并不是太惊人。而且,美国政党的开支非常小,两党的全国委员会也不过只有上百人在工作,日常的运营成本是非常低的,总体来说,竞选有些昂贵,但是政党运行的成本并不高。
从这本访谈录中可以看到美国的政党只是美国政治体系之下的一部分,政党没有主导政治,毋宁说是政治的一个螺丝钉。美国的基本权力架构在三权(立法、行政与司法),媒体扮演了第四权的角色,政党可能算是第五权。
美国的政党只是政治家的工具,且不说两党的全国委员会主席只是服务于竞选活动,等候选者当选为总统之后,党主席要听命于总统,单单资金的分配就可以看到,两党提供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总统大选的资金主要靠候选者个人筹集。相比其他国家的政党,美国的两党更像皮包公司。两党日常运营过程中,很多人都是兼职的义务劳动者,包括首席财务官并不拿工资。由此可见,美国的政党是多么的“业余”了。
以列宁主义式的政党来比照美国政党,美国的两党的确太不严肃了。但是比照美国的政治传统,当年那些开国元勋们对党派政治保持着戒心,因此,两党连正式的诞生日都没有。这就是美国政党政治的特色,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一个弹性、开放、透明的政党体系,只是民主与自由的工具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