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贡,最后的日子
“陷落”与“解放”
公路上来自北越的炮火。1975年4月28日,南越士兵与西方记者躲避北越军队的炮击。西贡的“陷落”与“解放”在即。此前的1975年3月,北越已经完全无意维持1973年签订的《巴黎和平协约》表面上的和平,对越南中部高原地带发动大规模攻势。南越总统阮文绍(Nguyen Van Thieu)派遣外交官向华盛顿求援却一无所获。美国议会高票否决了向南越提供进一步援助的提案。之后南越军政系统面临崩溃,北越军队如入无人之境。总统阮文绍也在4月21日坐飞机逃离南越。4月23日,北越军队开始接近并炮轰西贡,难民的恐慌加速蔓延,美军被迫加快撤侨。同日,美国总统福特在华盛顿发表演讲,宣布越战结束。而在西贡,24小时不间断的空运撤离行动进入高潮。
1975年4月底,越南西贡,美国大使馆的院子内外一片混乱。官员们抓紧时间焚烧机密文件和资料。几名厨子和司机狂饮留作给养的葡萄酒。海军陆战队的士兵砍伐院子里高大的树木,以便给直升机着陆腾出地方。大使馆围墙外,成千上万名恐慌的越南人吵吵嚷嚷。不断有人试图越过使馆铁丝网,又不断有美军士兵将他们推出。一些在大使馆内拥有官员朋友的越南人,幸运地跻身使馆围墙内。
这是南越首府西贡最后的日子。大使馆内的美国人按照两年前的一套方案紧急撤离。大批越南人蜂拥而至,希望搭上最后撤离的美军直升机。西贡住着约数百万人,他们中大部分是因为战火才从乡下进城的难民。并非所有的越南人都想离开,但数十万与南越或美国有关联的越南人相信,他们的生命将在共产党到来后受到威胁,因此急于脱身。
打破停火协议的一个月里,北越军队势如破竹,步步逼近西贡城内。4月29日,北越已经对西贡机场进行火箭炮袭击,当时约有8000名南越公民和400名美国公民在机场等待撤离,两名年轻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袭击中丧生,他们是死于越战的最后两名美军士兵。火箭炮的攻击并没有摧毁机场,但一名南越飞行员在最后一刻投敌北越,炸毁了尚可使用的机场跑道。
4月30日凌晨3时30分,仍有数百名越南人和15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留在大使馆。也仍有大量越南人在水泥加固的大使馆院内和周围徘徊。美国总统福特下令不再撤离越南人,最后几班直升机只撤离美国人。7时45分,最后一架直升机姗姗来迟,接走了最后11名美国士兵。这架直升机从大使馆屋顶起飞大约一小时后,一辆中国制造的北越坦克闯入了南越总统府的大门。
越战终于结束了。南北越统一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西贡也在日后更名为胡志明市。在美国和灭亡的南越语境中,这是“西贡的陷落”;而在北越和日后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语境中,被称为“西贡的解放”。大批南越人当时未能如愿逃离,作为南越支持者和美国多年的盟友,他们日后可能沦落到被枪毙、监禁或者送进“劳改营”的境地。
撤离西贡的那段痛苦记忆,在美国政府和涉事官员的心中迟迟难以散去。虽然美国总统福特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骄傲地说,在只牺牲了4名美国士兵的情况下,有大约5万名南越人和6000名美国人获救,但他仍不得不痛苦地表示:“这是我一生中最悲哀的日子之一。”在大使馆内中央情报局(CIA)官员的回忆中,撤离时的西贡“整座城市屏住了呼吸”。
通过电视直播,世人目睹了撤离西贡的最后场景:当直升机在那个沉闷的下午出现,准备接走那些预先被挑选者时,人潮蜂拥而至。绝望的越南人涌向大使馆,猛力推挤以便更加靠近铁门与高墙。当他们挤到前头,便开始奋力攀越外墙。面对叫嚣、抗议与辱骂,美国海军陆战队仍设法控制场面。那是美国在越战最后时刻遗留在西贡的一个不甚光鲜的结尾。(曾鼎)(www.zuozong.com)
撤离西贡的美国人。1975年4月29日,美国公民登上美国海军“蓝岭号(Blue Ridge)”指挥舰,撤离西贡。他们先是通过直升机转移至此,然后坐舰船离开。当日,美联社记者的一则报道这样开头:“十年前,我看着第一批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来这里援助越南。他们在海滩上受到穿着白色丝袍、戴着花环的漂亮越南女孩的欢迎。十年过去,我看到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引导着美国人离开南越。”
“他们跟10年前的年轻人一样看来整洁体面。”这篇报道接着描述:“但是越南人却不一样了。那些没办法挤上直升机的人,还有他们背后的数千名群众,跟试图捍卫直升机降落区的海军陆战队员叫嚣扭打。”
美军运输机在撤离西贡的儿童。1975年期间,美国政府在越战结束前几天紧急实施了“婴儿空中撤离行动”(Operation Babylift)。1975年4月,南越败局已定,美国的撤离由原来的备案变为最紧急的任务。4月3日,福特总统下令解救战争孤儿,开启婴儿空运行动。3000多名婴幼儿童随后被撤离 。这次行动以拯救战火中的孤儿为出发点,然而后来的调查证实,被撤离的婴儿并非全都是孤儿,当中有许多是南越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远离战火,忍痛让孩子被当成孤儿送走。最为不幸的是,婴儿撤离行动之初,一架洛克希德C5运输机在起飞不久后失事,造成机上138人死亡,包括78名婴儿。
频见于当时电视直播画面的撤离主角——直升机。1975年4月30日,停留在西贡美国大使馆天台的直升机。为了防止西贡失守,早在1973年美国国防部就曾秘密策划四个应急撤离方案。“常风行动”(Operation Frequent Wind)是应急撤离的最后方案——纯粹由直升机执行撤离任务,这也是最终得以执行的撤离方案。从4月29日上午,最后的直升机紧急撤离“常风行动”已经开始。美军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一刻不停地将美国公民与南越难民由大使馆天台送往机场,随后换乘其他直升机抵达在外海等待的舰船。这一过程中,美国大撤侨和南越难民绝境逃亡的惨烈画面通过电视直播传遍世界,战争完结的一刻并不像几位美国总统所承诺的那样带来自由与荣耀,反而颇为狼狈而悲情。
越南人光顾美国大使馆归来。1975年4月29日,一名刚刚“掠夺”完美国大使馆的南越老兵。大批南越民众试图闯进美国大使馆,设法搭上撤离的直升机,也有人希望在混乱中搜罗一点食物和财富。在美国大使馆的军队完全撤离之后,许多西贡民众随即开始了对被舍弃的使馆内部的洗劫。大街上一度涌满了从大使馆往家中搬运东西的民众。他们从美国人的储藏室搜到了满满大盒的食物,心满意足地拿回家中。这名身有残疾的南越老兵也加入其中,搜罗到了装在瓶瓶罐罐中的食物,一瘸一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外海上接纳南越撤离人员的美国舰船。1975年4月29日,美国“蓝岭号”指挥舰上,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把直升机上的人和货物卸下后,将直升机推进海里,以便给后来的直升机清理出着陆地点,留足空间。成群的直升机载着南越官员和他们的家属、成箱的财物,甚至还有宠物,在美国军舰上着陆。这些撤离的越南人多与美国或者南越政府有密切关系,大部分人教育程度较高且较为富有。这些人可能曾在法国殖民政府和南越政府任职,通晓法语或者英语,可以说是越南殖民地一百年所培养出来的精英阶层。他们的离开使得越南遭受重大的智力损失。
向美国大使馆蜂拥而至的南越民众。1975年4月29日,为了寻求逃离之路,几近疯狂的西贡市民纷纷爬上4米高的美国驻越南大使馆外墙,试图在最后一批美国士兵离开越南前登上飞机与他们一同离开。部分越南人跳到了高墙与铁丝网上,但还是被海军陆战队队员挡下。有数据称,在美国撤离期间,近五万名南越公民搭乘运输机离开西贡,另有约八万人通过其他方式逃离西贡。
北越接管西贡。1975年4月30日,北越的坦克驶过西贡总统府的大门,进入总统府,这标志着南越政权的彻底垮台。30日7时45分,最后一架直升机姗姗来迟,接走了最后11名美国士兵。两小时之后,北越军队的坦克列队开进西贡。同美军直升机救援行动的照片一样,这张坦克入驻的照片也成为西贡“陷落”的代表性画面。北越接管西贡,临时南越政府成立,一年之后,南北越正式统一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西贡也改名为胡志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