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发现选入教材的儿童诗并不多,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一年级上册有《小小的船》《明天要远足》《雪地里的小画家》,一年级下册有《一个接一个》,二年级上下册分别有《植物妈妈有办法》《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三年级上下册分别有《听听,秋的声音》《童年的水墨画》。但是,阅读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优秀的儿童诗,是值得儿童亲近、阅读、涵泳的,它们的营养极其丰富。
先从台湾作家方素珍的儿童诗《明天要远足》说起。这首儿童诗被选编进了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诗歌表现了远足前夜一个孩子内心的激动和期待之情。全诗如下——
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www.zuozong.com)
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凡是儿童诗,必然最容易与儿童的心灵产生共鸣,因为无论是诗中的形象还是表达的情感,都是儿童的或儿童所熟悉甚至倾心的。读方素珍的这首儿童诗,儿童读到了最熟悉的自己,成人读回了自己的童年。
“翻过来”“翻过去”,不仅是动作,更是心情,是心思,这真实的形象里包蕴了丰富的情感信息,表现出了最真切的童年意趣。方素珍以诗人和童心的敏感,将这最平常的意象用最朴素的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却带来了最深切的共鸣。这里有诗人的发现,也是童心的发现——原来,美好的期待是会让人辗转难眠的;这是诗人的抒写,更是童心的独白——“睡不着”,有画面,有心思,有趣味,是心灵的诉说,是甜蜜的分享;这是诗人的语言,更是童心的修辞——反复,充满好奇的疑问。这些具体的维度——意象、独白、修辞、发现,就是解读儿童诗的密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