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春纯爱电影的倒叙回忆:纯爱旋风

青春纯爱电影的倒叙回忆:纯爱旋风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想要追溯当下这股青春纯爱的风潮,还要回溯到1995年的《情书》。一时间青春爱情电影的生产呈现出井喷的态势,其产量超越了其他题材的青春电影。最后一点也是更为特殊的一点,这一时期的日式纯爱电影往往采用倒叙的方式,具体表现为通过成年后的主人公回忆往事来展开故事——怀旧成了当下日式纯爱电影重要的主题。当佐藤葵因飞机事故去世以后,岸田智也开始追忆这段爱情。

青春纯爱电影的倒叙回忆:纯爱旋风

爱情故事一直都是青春片当中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题材。2016年新海诚的电影《你的名字。》在日本获得了250亿日元的票房成绩,在引进中国后也获得了5.76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一度刷新了日本电影在华的票房纪录。次年日本青春爱情片《与君相恋100次》也被引进中国,这是近两年来为数不多的被引进中国的日本非动画电影之一。

想要追溯当下这股青春纯爱的风潮,还要回溯到1995年的《情书》。影片讲述的是女主角渡边博子(中山美穗饰)念念不忘已经去世两年的男友藤井树(柏原崇饰),希望借用一封寄往天国的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却意外地收到了回信。怀着渺茫的希望,博子亲自前往男友少年时代居住过的北方小城小樽一探究竟,并由此揭开了一段尘封的爱情往事。原来男友高中时代有一个和他同名同姓的女生,而给博子回信的正是这个女藤井树(中山美穗饰)。两个藤井树因为这个巧合结缘,男藤井树却因为碍于面子始终没有对女藤井树表露出自己的爱慕之情。一方面渡边博子在小樽的街头遇见了女藤井树,惊讶于对方同自己有着近乎相同的容貌,于是开始对自己曾经的感情产生质疑。另一方面女藤井树也在博子的引导下回忆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这份迟到的暗恋才终于揭开面纱。一边是不肯割舍的思念,一边是高中时代至纯的单恋,女藤井树人潮中的一个回眸,摧毁了博子为这份感情倾注的所有,她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女藤井树的一个幻影。而她又不得不被这份感人至深的初恋所感动,在故事结尾博子站在男友丧命的雪原上做最后的告别,将自己从这份情感中解脱出来。

《情书》的情节创意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两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非常相似。同样是两个样貌相同的人,同样是人群当中的一次对视。渡边博子和女藤井树正如《两生花》中的两个维罗尼卡,几乎相同的个体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两个维罗尼卡:一个坚持自己的梦想,却最终死在了舞台上;一个选择放弃梦想,成为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导演通过这种方式映射法国和波兰两个国家的不同命运,呈现出传统的基督教精神。《情书》和《两生花》都是关于“世界上另一个自己”的故事,两个不同的个体却在冥冥之中共享着同样的生命体验。

5-2 藤井树的回眸已经成为电影史上难以磨灭的画面。岩井俊二导演《情书》(1995)

在岩井俊二成功之后,各大电影公司和导演们也加快了创作此类电影的步伐,纷纷效仿起所谓的“岩井”模式。一时间青春爱情电影的生产呈现出井喷的态势,其产量超越了其他题材的青春电影。这些导演包括曾经做过岩井俊二副导演的行定勋。2004年的大热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讲述成年后的男主角朔太郎(大泽隆夫饰)因为寻找未婚妻的下落,而无意中发现了一盘过去的磁带,由此揭开了尘封的往事。这张磁带正是他和中学时代初恋之间爱情的见证,而患绝症去世的初恋一直都是朔太郎的心结。通过这次回忆,朔太郎才终于从往事中解脱出来,可以去拥抱婚姻和新的生活。这部电影在票房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这句话也一度成为了年轻人当中的流行语。可以明显察觉到这部电影在结构上非常类似《情书》,甚至可以把它看作转换了性别的《情书》。但这部电影缺少一些“岩井式”的才气,少了《情书》当中的诗意和人文主义气质。电影有些过于直白地描写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大肆渲染女主角身患绝症的情节,故意击中观众的泪点。除此之外行定勋的《尘封笔记本》和《春雪》等影片也是青春纯爱电影的作品,其中《春雪》改编自三岛由纪夫的同名小说,故事的背景设置在日本大正时代[80]。妻夫木聪和竹内结子饰演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但他们却因为没有勇气表白而错失良机,最终故事以两人爱情悲剧收场。

透过以上这些电影或许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关于日本青春纯爱电影的特点。日本式的爱情故事总是把重点放置在爱情发生之前的暧昧时刻,主要表现爱情来临之前两人内心的纠结或试探,或者是展现一段令人俯首惋惜的爱情。日式的纯爱电影往往不愿直接表现两人相爱交往的过程,而是表现人物在偶遇爱情时心理世界的微妙变化。这些故事往往在爱情真正来临的时候戛然而止,留下令人遐想的空间。也可以说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并不是这些电影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叙事风格上也偶尔会偏离主题顾左右而言他,这与日本或者说是东方文化当中的含蓄美是密不可分的。此外西方电影当中对于青少年性爱的描写在这类电影当中几乎是没有的,这也是青春纯爱电影之“纯”最直观的表现。最后一点也是更为特殊的一点,这一时期的日式纯爱电影往往采用倒叙的方式,具体表现为通过成年后的主人公回忆往事来展开故事——怀旧成了当下日式纯爱电影重要的主题。这些影片都有一个明显的命题,即成年人通过回忆往昔的爱情来祭奠或者怀念自己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时代。要想理解纯爱电影的这种表达方式,就不得不去了解日本作为一个社会等级十分严格的国家,成年意味着你必须遵守严苛的社会等级规范,不论是和家族中的长辈还是工作上的前辈,即使是普通的陌生人,都必须遵守相应的道德和礼节规范。日本的成人社会是压抑和疏离的,因此学生时代的自由和不羁成为了成年人向往的时代。被婚姻契约折磨着的成年人,只有通过回忆被美化过的初恋才能继续保持对婚姻和爱情的信心。无论是《情书》当中的试卷和借书卡,还是《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中的磁带,这些象征着爱情的物件,在主角成年后被意外地发现,充当回忆的媒介,它象征的爱情像是主人公夏夜的一场美梦。电影拒绝让现实的苦恼污染爱情梦境的美好,这也是日式纯爱片之纯粹的另一个层面。

接下来由岩井俊二监制、熊泽尚人导演的电影《彩虹女神》讲述的是岸田智也(市原隼人饰)和佐藤葵(上野树里饰)这一对在大学里相识的朋友,两人始终保持着恋人未满的状态。当佐藤葵因飞机事故去世以后,岸田智也开始追忆这段爱情。《恋空》由新垣结衣和三浦春马出演,在这部电影当中,堕胎、绝症等伤痛青春的元素被滥用。《天使之恋》同样也讲述了身患绝症的男女主角之间的牵绊。这些伤痛青春的泛滥是日本纯爱电影重要的转折点,由于市场经济的滞后性,大量复制前人经验的电影被粗制滥造地生产出来。这些商业爱情片为了互相争夺市场只能不断地夸大电影的情节以博人眼球,从而失去了纯爱的真正含义,电影当中的离别和死亡也沦为了为情节冲突而人为设计的桥段。(www.zuozong.com)

2007年新海诚以《秒速五厘米》横空出世,受到了众多影迷的追捧,一时间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对于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喜爱他的人认为新海诚作品最大的优点表现在其作画能力上。新海诚自出道以来就以精细写实、美轮美奂的画面为人称道,他擅长运用出色的作画技巧描绘景物。例如用樱花飘落、绚丽的流星划过天际等浪漫的场景烘托气氛。新海诚的电影故事重心理描写而轻情节。对于喜爱唯美场景的观众来说,这样的表达方式着实引人入胜。但另一方面,对不喜欢新海诚的观众来说,看他的电影则是一种煎熬。新海诚的电影缺少镜头语言的转换,剧本大多是由散文式的独白和大量空镜头的堆砌而成,缺少通常意义上的剧本要素。

新海诚的处女作《秒速五厘米》的主人公是一对青梅竹马的少男少女贵树(水桥研二配音)和明理(近藤好美配音)。由于贵树随着父亲搬到日本南端的鹿儿岛,两人面临分别。电影的前半段描写两个人在大雪险阻的夜晚,如何跨越大半个日本相见,篇幅的主体部分则聚焦于两人在未相遇前心中的期待和忐忑。而电影的后半段,讲述两人分开十三年后的生活,即便没有再次相见,但只要回忆起那个雪夜的不辞辛苦,心中依然能够燃起当初面对爱情的热诚,就像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一样璀璨。比起这部作品,新海诚2013年的电影《言叶之庭》则更是将这种散文性发挥到了极致,电影通过日本庭院内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来反衬男女主人公的心理世界。即使是在两人相遇或者正面交流的时候,导演也很少使用惯常的中近景镜头,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特写镜头,将画面聚焦在人物的肢体、普通的物件或者是公园的景物上,用这种诗意化的表现形式替代了传统剧情片的模式,用沉默的“物语”代替了人物对话的正反打镜头。赞否两论,不得不承认新海诚的电影风格在当下影坛独树一帜,在疼痛青春泛滥之外,新海诚似乎继承并发展了过去日式青春片中的纯爱理念。

在接下来的作品《你的名字。》中,新海诚尝试了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叙事风格。在保留了自己精细的作画风格之余,改变了过去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加强了对故事情节的描述。电影讲述了一个穿越时空的爱情故事,一颗彗星将两个不同时空的少男少女联系在了一起。以这部电影为界,新海诚的事业似乎迎来了全新的起点。这部电影不仅在日本,并且在引进中国之后也取得了远远超出预期的票房收入。在这部影片当中,新海诚特意将故事放置在最常见的都市景观当中。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佐佐木大厦、新宿的十字路口和代代木车站等真实的东京地标,电影中系守町的设定则是明显来源于日本著名的诹访湖。但电影所描绘的世界却又和真实世界有着明显的差距,新海诚的做法并非为了在动画当中复制一个真实世界,而是以真实世界为参照,创造一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更加美好的现实世界,电影世界更像是被梦境化了的真实世界。这样的表现方式,其实早在岩井俊二的电影中就有所体现,《情书》当中导演用逆光和过曝的方式勾勒出来的纯净世界就是最好的例子。

5-3 新海诚尤其热衷于描绘一尘不染的都市景观。新海诚导演《你的名字。》(2016)

此类电影是通过创造一个以真爱至上为理念的虚幻世界,来治愈现实生活中冷漠压抑的社会人。“真爱”这样看似虚幻的主题对于1990年代以来被经济萧条和天灾不断侵扰的日本社会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电影让人们相信,爱情是可以超越时间、超越生命、超越一切的,只有通过不断制造这样的虚幻,才能让人有勇气面对残酷的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