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境解放,宣告了广西反动政权的彻底覆没。但是潜伏溃散在广西各地的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地方封建势力,并不甘心失败。他们互相勾结,纠集反革命力量,向新生的革命政权反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保卫革命胜利果实,巩固人民政权,又进行了一场长达三年(1949年12月—1952年12月)的艰巨的剿匪斗争。
1.匪源匪患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境内公开活动的土匪多达280股,他们控制了许多乡村,集中活动在柳北、大瑶山、大容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中越边境、桂黔边界、南宁周围、百色等地区。土匪武装按性质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政治土匪、游杂土匪、封建土匪和经济土匪。
政治土匪是指国民党残余部队、地方团队和特务人员,约占土匪人数的80%。主要的有:以甘竞初、甘竞生、杨创奇为首的股匪,有30 000多人,活动于大瑶山一带;以陈与参为首的股匪,有16 000余人,活动于黔桂边区;以何次三、向天雷为首的股匪,有近万人,活动于柳州北部地区;以吴中坚为首的股匪近万人,活动于百色地区;以姚槐为首的股匪活跃于中越边界;以韦秀英为头目的股匪活动于十万大山区,等等。游杂武装是指新中国成立前由失势军官等游杂人员所组织的武装,他们的目的不一,占土匪的10%;封建土匪是指地主恶霸和封建会道门人掌握的武装队伍,他们以独霸一方为目的,约占土匪人数的7%;经济土匪,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约占土匪人数的3%。
上述土匪,独树旗号,自冠头衔,可谓“司令满山走,将军多如狗”。他们有自己所控制的区域,有些建立了政权,并不断向外窜扰,破坏交通,阻击车船,组织暴动,袭击围攻县乡镇政府,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奸淫妇女,还造谣惑众,制造排外情绪,挑动群众与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对立。1950年1月底,以国民党桂军退役中将钟祖培为首的近3 000匪徒,利用我们征粮工作中的某些偏差和春荒等情况,以“反征粮”“反北佬”“抢仓库”等口号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恭城县城,抢走公粮万余担,并杀害政府人员及军队家属,恭城商会会长被剖腹示众,非常残忍。为剿此匪,解放军和工作队牺牲176人(后人在恭城建了烈士纪念碑)。此后,暴动几乎遍及全省。7月,美军入侵朝鲜,土匪再次煽动大规模暴乱。据统计,1950年遭匪袭击围攻的县以下政权机关达220余次。全省区、乡政府有41个被匪摧毁,150个遭匪围攻。有的地区股匪还强迫群众举村暴乱,仅象县(今象州县)就有30多个村庄集体暴乱,被匪杀害的县以下干部、农会会员、民兵及进步群众达7 000余人。
2.剿匪进程
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中共广西省委、广西军区在部队基本完成歼灭白崇禧集团残敌任务时,确定了1950年全省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清剿匪敌、巩固治安、发动群众。当时领导剿匪工作的广西政军领导是:省政府主席兼广西军区司令、政委张云逸,副主席、副司令李天佑,副政委莫文骅等。他们按中央军委制定的“军事打击、政治瓦解、发动群众”三者相结合的方针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向全省各地委、各军分区发出命令,成立改编委员会,适时地向残敌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发布剿匪布告;给残敌指挥官去函,晓以大义;利用开明绅士及敌军家属亲朋劝降,广泛宣传我党我军对敌伪的宽大政策;对负隅顽敌,坚决消灭。同时号召各级党委与政府机关有计划、有组织地配合军事行动。后来,为加快广西剿匪进程,中央又安排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陶铸和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到广西协助领导剿匪工作。
广西剿匪斗争从追歼残敌到全省清匪反霸肃特结束,大体分为三个队段:1949年12月—1950年11月,为第一阶段。此阶段前期,接受改编归降的敌伪武装,消灭顽敌及进行暴乱的小股土匪。如歼灭横县镇龙山股匪800多人,绥渌县(今扶绥县)后寨石山区股匪500余人,宾阳县东的樟木、蒙公地区股匪700余人。后期,调重兵对桂东南地区实施重点进剿,此地土匪的嚣张气焰被压下来;其他各地也有选择地进行重点进剿。不过,由于部队对匪情还不太清楚,地形不太熟悉,剿匪只取得一些局部的胜利,剿匪任务仍然十分艰巨。1950年11月—1951年5月,为第二阶段。此阶段,由于加强了领导和增调了兵力,确定桂中瑶山与桂南十万大山、六万大山为全省重点剿匪区,重兵进剿,剿匪作战较顺利。不久,又对柳北重点区、黔桂边重点区、百色重点区进行进剿。土匪大量被歼灭,主要匪首纷纷落网。至5月底,全省基本肃清股匪,如期完成了毛泽东主席要求的剿匪任务,毛泽东主席为此专给广西来电嘉勉。1951年6月—1952年12月,为第三阶段。此阶段,参战部队与地方公安在当地党委统一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全面开展清匪反霸肃敌运动,围歼残余股匪,捕捉潜伏匪首,清除散匪、特务,镇压通匪、济匪、参匪的恶霸,彻底根除了匪患。至12月底,剿匪以全胜宣告结束。
在历时三年的剿匪作战中,我人民解放军先后投入了两个兵团、四个军、19个师和包括民兵在内的全省武装力量约40万人,共歼灭土匪439 378人,缴获各种武器416 620件,收缴民枪237 551件。(www.zuozong.com)
3.剿匪主要战事
(1)桂南十万大山剿匪。
十万大山地处桂南南部,与越南接近,是蒋介石指定的全国15个反共游击根据地之一。1949年12月中上旬,人民解放军先行歼灭了此地外围的多股土匪。25日,人民解放军向十万大山腹地开进,经过数天的进剿,该地区的3万多名土匪基本被消灭,匪首所谓“粤桂边反共救国军”总指挥韦秀英被击毙,一批重要的匪头或被生擒,或被迫投降缴械。
(2)大瑶山会剿。
大瑶山地处柳州、梧州、平乐、桂林等地区10多个县的交界地区,南北约300余里,东西百余里,北与小瑶山相连。那里山峦连绵,地势复杂,山高路窄,林木交错,历来为匪盘踞。集中于该地区的土匪计有8个军、13个师、19个团、7个旅、2个纵队、7个支队番号,有3万多人,组成外围区和中心区两层防线。它是全省土匪的指挥中心。1950年11月8日,大、小瑶山会剿作战开始,解放军以30多个连队为骨干,集中大瑶山外围7个县大队,数个区中队和数万民兵与群众,实行分段守备,并将沿江众多船只全部集中管制。由此构成了一道500多千米的大包围圈。然后于9日、10日开始进剿,以强大的兵力,由不同方向进行多路袭击,同时收拢部队,逐步缩小包围圈,把土匪分割包围在几个狭小的地区内。15日开始全面扫荡,12月2日,以10多个营的兵力分路进入瑶山内部。匪徒构筑工事,多次组织突围、偷渡,但没有一次成功。瑶山会剿50多天,彻底干净利落地消灭了此地的股匪,共歼匪3.8万多人,主要匪首甘竞山、杨创奇、林秀山、韩蒙轩等和重要骨干无一漏网。
(3)郁林兴业剿匪。
郁林、兴业两县土匪,既有其历史根源,更有其社会基础。境内的六万大山和大容山,新中国成立前为经济土匪的剿穴,李宗仁曾屯兵于六万山。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军亡命海南岛途经这里时,也流散不少官兵和武器装备。这些国民党残余势力不甘失败,以甘定谋、庞积善为首,分别在郁林、兴业成立了8股“反共救国军”等组织,共计有政治土匪3 600余人,胁从匪众22 000余人。1950年2月25日晚,此地土匪公开暴乱。郁林25个乡镇中,有7个被土匪攻下,有8个被迫撤出,土匪还洗劫村庄,残杀干部,奸淫妇女,干扰解放军解放海南岛的作战行动。从1949年12月开始,经过准备时期、平息暴乱时期、重点进剿时期、搜捕散匪时期四个阶段,至1951年4月底,郁林县共歼匪18 200余名,缴获武器一大批。兴业县镇压了首要匪霸290名,捕匪200多人,自新1 000多人,缴获枪支一批,子弹万余发。
广西的剿匪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由于有正确的方针和原则,制定了适宜的作战策略和目标,广大参战部队官兵英勇作战,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广大民兵积极配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剿匪战争的胜利,对于彻底打倒封建反革命势力,巩固广西人民民主专政,建设人民的新广西,维护社会的稳定,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