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
马上就要开始考试了,大家都很紧张,学生甲和学生乙也不例外。
只不过,学生甲在心里想的是:“听说这次题目很难,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得出来,也不知道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做完。啊,如果做不完怎么办?如果前面有一道题卡住了怎么办?我的成绩一直还可以,如果这一次考得很糟的话,大家是不是就会嘲笑我?怎么办?我觉得我做不完了。”
而学生乙则是这样想的:“老师说题目不简单,不过应该也没关系吧!老师上课讲的我都听懂了,留的作业题也都会做,内容也都理解了,所以我应该没问题,就算题目有些难,我应该也可以应付得了。倒不如说,我可以做得更好,没准儿能把这些难题全攻克了呢!加油!我可以的!”
结果,考试卷子发下来了,虽然的确不简单,却也都是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只不过是进行了一些复杂的变化。学生甲因为一直担心自己做不完、会出错,最终果然没做完,还做错了好几道题;学生乙却一直稳稳地答着题,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着急、没问题,结果他不仅全做完了,而且正确率也非常高。
其实这个场景在每次考试中都可能会出现,那么回忆一下自己的情况,是处在学生甲的情况多呢,还是处在学生乙的这种情况多呢?
如果总是像学生甲那样不断地担心并暗示自己不行,就算自己会做的题目,可能也会出错或者做不完;但相反,若是像学生乙那样向自己传递了积极的自我暗示,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的话,我们也可以和他一样取得好成绩。(www.zuozong.com)
也许有人会怀疑:在学习方面如此自我暗示不会显得很自大吗?这就要看我们到底如何自我暗示了。
如果毫不顾忌自己的现状,一上来就毫不犹豫地说“我干什么都没问题!我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绝对也能拿第一”,这样的话听来的确是说大话。就算要进行自我暗示,也要先好好看看自身的基本情况,比如,自己基础是怎样的,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存在哪些问题和漏洞,自己的水平在班里是个怎样的位置,等等,确定了这些,才能更好地给自己自我暗示。
如果自己的成绩比较差,那就可以暗示自己“我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学习成绩是中等的,那就可以暗示自己“我可以比现在做得更好”;假如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同样可以暗示自己“我很棒,我可以保持自己的好成绩”。
也就是说,不仅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某些事,同时也要认清自己的现实,不能夸大其词,不能为了暗示就毫无根据地自夸。否则,原本成绩就很差,还偏要暗示自己“可以考第一”,这无疑就是想要一步登天,其结果只能是美梦一场。
那么有了积极暗示之后就一定能有好结果吗?当然也不一定了。积极暗示只能带来自信心,重点是我们还要付出努力,真的为了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而努力。该学习的内容不能少,该做的练习不能少,该认真的时候还是要认真,可不要因为有了积极暗示就觉得自己有了必胜的保障。
另外,积极暗示的确会让我们感到心情愉悦,但也不要被这种愉悦冲昏了头脑,还是要认识清自己的现实,并在这个现实基础上不放弃努力。尤其是那些成绩已经很好的人,别觉得保持成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身边还有更多在不断努力的人,如果我们不付出更大的努力,可能很快就会被这些人所超越。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使用自我暗示,要让自己能在自我暗示的帮助下,跨越学习中的障碍,摆脱懈怠的毛病,更好地将学业进行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