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易地扶贫搬迁:新困难与巩固脱贫成果

易地扶贫搬迁:新困难与巩固脱贫成果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工作要求,聚焦疫情给贫困群众外出就业及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困难,瞄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新问题,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巩固脱贫成果。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分组实地调研昭通靖安、红路、卯家湾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扶贫车间及产业基地,围绕如何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进行分组讨论。

易地扶贫搬迁:新困难与巩固脱贫成果

【上级领导到昭通检查调研扶贫搬迁工作】 2月28日,省委书记陈豪到镇雄县旧府街道高山村大地集中安置点调研,要求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推进安置点学校幼儿园等配套建设,加大产业、就业扶持力度。做好安置点的绿化美化,培养搬迁安置群众现代文明新风尚。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慧晏,副省长张国华,市委书记杨亚林等参加调研。

3月9日,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和段琪到昭阳区靖安新区扶贫车间和蔬菜基地调研,了解企业产品、工人工资和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和段琪强调,要采取外输与区内就业相结合,实现劳动力满员就业、零就业家庭销号清零目标。市委书记杨亚林,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江先奎,区委副书记、区长陶毅,靖安新区临时党工委书记周祥等陪同调研。

4月11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察委员会主任冯志礼到彝良县发界安置区检查指导工作。对发界安置区的建设和社区管理给予肯定。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到昭阳区靖安新区等地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工作要求,聚焦疫情给贫困群众外出就业及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困难,瞄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新问题,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巩固脱贫成果。

9月24—25日,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司长童章舜一行到昭阳区靖安、鲁甸县卯家湾2个安置区调研,实地查看安置区建设和配套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搬迁群众就业扶持等情况。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发改委主任杨洪波,市委书记杨亚林参加调研。

10月29日,省政协主席李江率调研组到鲁甸县调研脱贫攻坚、“协商在基层”工作。了解搬迁群众收入、就业及当地基层协商工作开展情况。省政协秘书长张荣明,市委书记杨亚林,市政协主席成联远,省政协副秘书长普建辉等参加调研。

11月30日至12月1日,省委书记阮成发到昭阳区靖安新区调研,走访搬迁户新居、社区、扶贫车间。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抓牢抓实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工作,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12月16—17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李小三到昭阳区靖安新区、大山包镇大山包村、凤凰街道画苑社区,调研村(社区)“两委”换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推进“三个组织化”和城市基层党建等工作情况。强调要高度关注易地扶贫搬迁、水电移民、生态移民等地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扶贫题材电影《安家》开机】 8月17日,云南首部反映易地扶贫搬迁题材的电影《安家》在全国最大的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昭通靖安新区开机,市委书记杨亚林宣布电影开机。省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李联斌出席开机仪式并致辞。

【全国发改系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在昭通召开】 11月17—18日,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在昭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精神,交流后续扶持工作经验做法,研究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相关举措,部署下一阶段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云南昭通市、陕西安康市、广西河池市、河南卢氏县、贵州安龙县、甘肃古浪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作交流发言。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负责人作会议总结。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分组实地调研昭通靖安、红路、卯家湾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扶贫车间及产业基地,围绕如何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进行分组讨论。国家发改委、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就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就业帮扶、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后续扶持信贷政策和“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全面评估核查及“回头看”工作进行业务培训。

【配套搬家】 2020年,市搬迁安置局全力推进安置房及配套项目扫尾,建成集中安置区23个,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启动搬家程序、进入搬家状态确保坚决打赢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攻坚战的工作方案》,督导县区落实“一对一”搬家帮扶措施,为搬迁群众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搬家服务,20.62万人安全有序搬迁入住。坚持“四同步”原则,完成800人以上集中安置区规划建设的44所学校、33个医疗卫生项目、48个“一水两污”项目等公共服务设施。

【疫情防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市搬迁安置局迅速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疫情防控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督促县(区)全面开展“地毯式”摸排、“拉网式”排查。全市23个新增任务安置点立即封闭式管理,设置卡点116个,划分43个社区网格,组织干部职工2131名、楼栋长693名,抓实内部排查防控,确保疫情防控“零病例”。

4 月 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右三)到昭阳区靖安安置区搬迁群众家中了解脱贫及外出务工情况(摄影:新华社记者 王晔)

11月30日至12月1日,省委书记阮成发(中)到昭阳区靖安安置区调研检查脱贫攻坚巩固工作(摄影:云南日报记者 雷桐苏)(www.zuozong.com)

9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到靖安新区考察调研(摄影:肖金朋)

10月14日,市委书记杨亚林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论坛上交流发言(摄影:叶昌书)(市搬迁安置局 提供)

【安置区产业培育】 2020年,整合东莞、中山、深圳和恒大、万科等帮扶资源和产业扶贫资金,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设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农业产业园,在安置区周边建成苹果基地1067公顷、马铃薯基地1000公顷、蔬菜大棚5562栋、食用菌大棚2017栋,规模化发展蔬菜、荷兰豆中药材、竹子、蓝莓、李子等2700公顷;建成扶贫车间36.27万平方米,引进农产品加工、电子元器件加工、玩具生产、箱包制作、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46家;建成配套商铺45万平方米,完成招商招租32.26万平方米,引进商家1400余户;盘活“三块地”资源,依托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偿等政策,全市9.39万公顷“三块地”已盘活利用7.83万公顷。

【就业帮扶】 2020年,在800人以上集中安置点建立就业创业服务站,提供岗位推介、就业指导一站式服务,开展订单式、定向、定岗培训,加强与东莞、中山、深圳等地区“点对点”对接,变“无序输出”为“有序输出”。针对搬迁家庭中“一有两无”人员,合理开发公益、公服岗位1.18万个进行托底安置。年内,全市有搬迁劳动力191184人,就业171629人,其中市内务工70047人、市外省内务工20637人、省外务工80945人,就业率89.77%。

【旧房拆除】 2020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四类可不拆”“无房户”审批备案工作,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户符合“四类可不拆”条件5564户,无房户4312户,应拆除旧房60355户,已拆除60355户。

【社区治理】 2020年,探索创新“基层党建+社区管理+群众自治”的治理模式,构建社区联系楼宇支部、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系”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全市万人安置区成立临时党工委(管委会),30个800人以上安置区成立111个党组织、组建44个社区,配备社区干部537名,设置楼栋长827名,通过以楼栋为管理“细胞”的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和社区网格管理格局,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从迁出地、迁入地以及相关部门抽派人员组建便民服务工作组44个,调解室43个、警务室35个,就业服务站30个,组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设立民政、社保、就业、卫计等“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和各种服务功能,打造“妇女、儿童、青年之家,老年服务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活动阵地,依托老年合唱团、“四点半”课堂等活动载体,组织群众参与各类文体、学习活动。

永善搬迁车队(市扶贫办 提供)

永善县大兴镇搬迁车队(摄影:永善县公安局 胡涌云)

鲁甸县卯家湾扶贫车间(市扶贫办 提供)

鲁甸县卯家湾扶贫车间(和昇隆)(市扶贫办 提供)

【扶贫搬迁宣传】 2020年,配合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平台宣传报道昭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宣传报道昭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50余次。由国务院扶贫办、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第八集——“再启新程”,报道昭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年内,编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信息》67期,通过“昭通易地扶贫搬迁”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宣传信息145篇。其中《昭通市靖安安置区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昭通市多举措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分别被国家发改委“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政策指引第72期、第91期采用,印发至各地供参考借鉴。“云南易地扶贫搬迁”微信公众号累计采用易地搬迁工作信息38期,“昭通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采用易地搬迁工作信息10期。

【信访办结】 2020年,收到各级部门转办和电话信访、来访14件,办结14件;回复电话咨询易地扶贫搬迁政策80余人次,分类化解处置易地搬迁工作中各类矛盾纠纷。

(市搬迁安置局 秦健 彭昌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