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不断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一)爱岗敬业
出纳人员应热爱出纳工作,安心于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这是出纳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是最基本的道德素质。爱岗敬业的要求包括:
保险柜和印鉴的使用
收据的保管
(1)热爱出纳工作,敬重会计职业。这是做好出纳工作的前提。只有热爱出纳工作,敬重会计职业,才会努力学习出纳业务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出纳工作,并把工作做好。
(2)安心工作,任劳任怨。这表达的是一种精神境界。
(3)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这表达的是一种工作态度。
(4)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要求出纳人员忠实于会计服务主体,忠实于社会利益,忠实于国家利益。
(二)诚实守信
出纳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实事求是,讲信用,重信誉,信守诺言。这是出纳人员的基本工作准则。诚实守信的要求包括:
(1)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出纳人员应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从原始资料的取得、凭证的整理、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到经济活动的分析,都要做到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正确记录;严格以经济业务凭证为依据,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数字准确、编报及时;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记账、算账、结账、报账,做到账证、账账、账表、账实相符。
(2)坚持职业操守。
出纳人员的职业操守主要包括社会或他人对出纳工作的尊敬和出纳人员自己对职业的珍爱。出纳人员应讲信用,守诺言,保守秘密。出纳人员坚持职业操守,主要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维护职业信誉,诚实守信,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三)廉洁自律
出纳人员应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这是出纳人员的工作特点所决定的,是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和行为准则。出纳工作涉及国家、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企业职工等各方利益,出纳人员只有做到廉洁自律,才能理直气壮地行使会计监督的职能。廉洁自律的要求包括:
(1)公私分明,不贪不占。公私分明,要求出纳人员严格划分公、私界限,公是公,私是私;不贪不占,要求出纳人员不贪污,不挪用公款,不监守自盗。
(2)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要求出纳人员在从事出纳工作时,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履行职责,自尊、自爱、自律,不以权谋私,不违法乱纪。
(四)客观公正
出纳人员应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客观公正的要求包括:
(1)端正态度。要求出纳人员坚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从事出纳工作。这是坚持客观公正原则的基础。
(2)依法办事。要求出纳人员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办理出纳业务。这是保证会计工作客观公正的前提。
(3)实事求是,不偏不倚。要求出纳人员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4)保持应有的独立性。独立性是会计信息的本质要求,其要求出纳人员在出纳业务的处理、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评价等方面都必须保持独立性,做到客观、公正。
(五)坚持准则
出纳人员应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这里所说的“准则”,泛指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因此,坚持准则就是坚持依法办理会计事务。要做到坚持准则,必须:
(1)掌握准则。要求出纳人员熟练掌握准则,正确领会和准确把握准则的精神实质。
(2)遵循准则。要求出纳人员严格执行准则。
(3)坚持准则。要求出纳人员依法办理出纳业务,即使在依法办理出纳业务的过程受到干扰、阻碍和挑战,也应当坚持准则,依法办理。
(六)提高技能
出纳人员应不断地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开拓进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出纳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出纳人员应当全面准确地掌握出纳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社会在前进,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出纳工作会面临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所有这些都要求出纳人员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以适应出纳业务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新形势。
(七)参与管理
出纳人员应在做好本职工作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积极参与管理,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出纳人员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1)树立参与管理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做好参谋。出纳人员不能消极被动地记账、算账和报账,而要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应当经常向领导反映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具体地说,出纳人员应当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大量会计信息去分析本企业的经营活动,将财务会计的职能渗透到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中,找出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从而使出纳工作的事后反映变为事前的预测分析和事中的控制监督,真正起到当家理财的作用,成为决策层的参谋和助手。(www.zuozong.com)
(2)参与管理应具有针对性。在参与管理时,出纳人员需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出纳人员应当掌握有关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技术设备条件、产品市场行情及资源供给等方面的情况,结合财会工作的综合信息优势,积极参与预测;根据预测情况,参与优化决策;要充分利用会计工作的优势,对预算执行情况积极参与监控,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八)强化服务
出纳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如下:
(1)强化服务意识。出纳人员要在内心深处树立强烈的为管理者服务、为所有者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无论是为本企业服务,还是为社会公众服务,都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认为管钱、管账就高人一等;不能因为参与决策就自命不凡。应认识到管钱、管账是职责,参与管理是义务,会计职业受到尊重缘于会计职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职能,为单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服务的关键是提高服务质量。出纳人员的服务就是真实、客观地记账、算账和报账,积极主动地向上级领导者反映经营活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决策层、政府部门、投资人、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以引导他们正确地作出决策。
任务实施
张颖承接出纳工作
公司前任出纳孙敏按经理的吩咐和张颖一起办理工作交接和承接手续。
(一)账簿移交
孙敏编制了出纳账簿移交表,如表1-1所示。
表1-1 出纳账簿移交表
账簿移交简单,就是两本明细日记账。会计告诉张颖,先将日记账接过来,在确定余额相符后,在出纳账簿移交表的“备注”栏中写上“余额相符”字样,然后由移交人、接交人和监交人签字。张颖遵照会计的指示,先将两本日记账接了过来。
(二)资金移交
孙敏编制了出纳现金移交表,如表1-2所示。
表1-2 出纳现金移交表
会计先核对了账面余额,告诉张颖,账面余额准确无误,并将孙敏的现金日记账翻开,指着最后的余额,让张颖和表中的账面余额核对,让张颖确认后,由张颖在出纳账簿移交表上现金日记账的“备注”栏中写上了“余额相符”字样,然后结合单据核对未入账收入和未入账支出。孙敏从保险柜中将收支单据取了出来,收入和支出已经分好类,孙敏拿出计算器,一张张计算给张颖看,然后又让张颖一张张计算,看有没有出入。
会计告诉张颖,公司规定出纳的备用金额度是10000元,发工资的时候除外,其他时候,超过10000元的部分都要存入银行。出纳每天编制现金日报表时,应该没有未入账收入和未入账支出。出纳现金移交表上的未入账收入和未入账支出都是昨天快要下班时发生的业务,孙敏已经编制好了现金日报表,所有收支单据都已经交给会计了。比如司机报销差旅费用,借的备用金是2000元,实报1735.60元,退回264.40元。而采购低值易耗品借的备用金是3000元,实报2685元,退回315元。
接下来的现金余额,就是“点票子”。孙敏将现金分得很仔细,佰元的钞票放在一起,伍拾元的、贰拾元的,拾元的,伍元的钞票一一分类。佰元的和伍拾元的钞票,她用点钞机过了一遍,然后又用手点了一遍,小面额的钞票她直接用手点了两遍。点过钞票后,孙敏用计算机加给张颖看,总额和出纳现金移交表上的数额相符。
(三)实物票证移交
孙敏编制了出纳票证实物移交表,如表1-3所示。
表1-3 出纳票证实物移交表
第一项是支票。会计在张颖清点核对时指点她,如果支票开错了,一定要写上“作废”字样,并将作废的支票和支票存根一起保存,不能随意撕毁。
第二项是收据。张颖清点核对时,会计告诉她,支票和收据都是重要票证,一定要妥善保管。
第三项是印鉴。会计让张颖熟悉财务专用章,并告知张颖财务专用章由会计保管,同时将1枚法人代表章交由张颖保管。
第四项是钥匙,包括办公室的钥匙、保险柜的钥匙。
(四)移交密码与钥匙
孙敏手把手地教张颖怎样开启保险柜,怎样给保险柜上锁,以及怎样更改保险柜密码,并告诉她工作电脑密码,然后重新启动电脑,由张颖自己重置密码。
接下来,会计、孙敏和张颖来到银行。如果单位的银行备案印鉴是法人代表和出纳的,更换了出纳,就需要更换印鉴。在银行,工作人员将公司的发生额及余额表交给孙敏。孙敏交给会计,会计和自己抄过来的账面数核对无误后,一行三人回到公司,会计指导张颖在出纳账簿移交表中存款日记账的“备注”栏中写上“余额相符”字样,三人在出纳账簿移交表上一一签字。如果公司开通了网上银行,随时可以在电脑上查询余额,出纳交接时,就没有到银行去核对余额这一手续了。
孙敏离开后,会计边收拾出纳账簿移交表,边对张颖说:“小张,出纳账簿移交是财务移交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必须由会计和财务负责人现场监交,这是财务纪律,是对移交人和接交人负责,也是对公司财务负责,移交后的资料还要存档。”
交接是一种岗位责任、风险的交接,是一种工作状态的交接。对于交出方,是卸下岗位责任,对于接交方,意味着接下这一岗位责任,如果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问题、风险,接交方就要义无反顾地承担下来。同时,移交也为责任的划分确定了一个法律上的时间界限。
点睛:交接交接,一交一接。交接的内容有哪些?一交账,二交钱,三交票证与印鉴,四交密码与钥匙,保管保密紧相连。
出纳岗位认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