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古代造纸术的贡献及传播情况

我国古代造纸术的贡献及传播情况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造纸术和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重要贡献。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根据《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的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的。但是本世纪我国的考古发掘实践已证明这种说法不全面。当地组织的第一批造纸工场,皆由我国造纸工人亲自传授技术。到十六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亚欧大陆,并传入了美洲,取代了当地传统的羊皮纸和埃及的莎草纸等。

我国古代造纸术的贡献及传播情况

造纸术和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重要贡献。

最初的纸,是作为新型的书写记事材料而出现的。在纸没有发明以前,我国先后曾以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纸”字的初始意义,即指用于书写的缣帛)之类记事。但是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缣帛昂贵,简牍体积很大,都不便于使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寻找廉价易得的新型书写材料。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终于发明了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等废旧麻料制成植物纤维纸。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根据《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的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的。但是本世纪我国的考古发掘实践已证明这种说法不全面。1933年在我国新疆罗布淖尔汉烽燧遗址中出土了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麻纸,比蔡伦早了一个多世纪。1957年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再次出土了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初期古纸,经科学化验,它主要由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所制成。“灞桥纸”是目前考古发掘出来的我国最早的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造纸术在七世纪经过朝鲜传入日本,八世纪中叶经中亚传到阿拉伯的报达(今伊拉克的巴格达)、大马色(今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和撒马尔罕(今苏联哈萨克地区)等地。当地组织的第一批造纸工场,皆由我国造纸工人亲自传授技术。阿拉伯纸大批生产以后,就不断向欧洲各国输出。不久,造纸术也传入欧洲。十二世纪,欧洲最先在西班牙和法国设立纸厂,十三世纪在意大利和德国也相继设厂造纸。到十六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亚欧大陆,并传入了美洲,取代了当地传统的羊皮纸和埃及的莎草纸等。造纸技术的西传,为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对欧洲文艺复兴和以后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光荣。(www.zuozong.com)

(吴修艺)

摘自《中国文化史三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