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石油危机,西方国家开始谋求与阿拉伯国家搞好关系,伊拉克借机开始寻找利用西方技术发展核武器的可能。经过多方面的接触,伊拉克终于同3个国家做成了交易,开始建造伊拉克的第一个核工厂,代号取名为埃及神话中的死神:“欧西瑞斯。”
“欧西瑞斯”工程始终是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密切关注的对象,关于该工程的进度报告被源源不断地送到总理贝京的办公桌上。专家经过研究,确定这个核反应堆的输出功率达到7万千瓦,完全有可能生产出实用的核武器。伊拉克甚至从苏联买到了“飞毛腿”战术弹道导弹。也就是说,只要有了原子弹,伊拉克将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其扔到以色列人的头上。
为加强保护,伊拉克加强了核工厂周围的防空力量。在工厂周围,部署了大量萨姆-6导弹和高炮阵地,同时还部署了许多肩扛式的萨姆-7便携防空导弹。工厂本身建造了30米高的围墙,在工厂的上空飘浮着许多充满惰性气体的气球,以防止敌机从低空突防。
以色列空军F-16I与F-15I战机空中编队
在外交途径越来越无力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内阁人员开始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这个潜在的威胁。于是,以色列内阁指示国防部和空军各自做好方案,并且开始着手准备。此时的以色列空军已经逐渐从赎罪日战争的阴影中爬了起来,随着F-15“鹰”式战斗机的到来,以色列空军在空中已经基本无敌手,而且一套全新的空中指挥、预警、作战体制开始逐步完善。
不过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秘密进行,空军司令伊夫里将这个任务交给作战署署长希拉,让他评估各种可能的方案。希拉在不透露作战目标的情况下挑选了一些部队进行尝试性飞行。空袭“欧西瑞斯”核工厂的难度在于距离太远,以色列的主力战机F-4和A-4都不足以一次飞那么远,因此行动的重点在于空中加油,但是在以色列和伊拉克之间至少要飞越两个敌对的阿拉伯国家。如何才能让加油机给攻击机群加油并且不被发现呢?就在伊夫里开始详细筹划空中加油方案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伊朗新领袖霍梅尼决定不买美帝国主义的F-16战斗机了,于是美国通知以色列或许可以提前得到订购的F-16。F-16的航程很有可能使飞机无须空中加油便往返巴格达,于是他们立刻开始研究用F-16作为攻击机的可能性。
以色列人碰到了一个问题:F-16战斗机携带两个1300升机翼副油箱和1个800升机腹副油箱后的确可以不加油往返巴格达,但是根据美国的F-16使用规范,携带机翼副油箱后就不能携带炸弹,以避免投放副油箱时与炸弹碰撞导致事故。经过再三考虑,以色列人决定不理睬飞行规范,同时携带副油箱和两枚1000千克炸弹。经过试飞,以色列人发现挂着炸弹投放副油箱并没有造成什么危险,于是确定了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并且在训练中进行推广。为了更加逼真地模拟轰炸环境,伊夫里找人根据美国提供的卫星照片和“摩萨德”的情报,在沙漠中建造了一个类似伊拉克核工厂的建筑,这样以色列人就可以携带炸弹进行实战演练,并且检验轰炸的效果了。日复一日,整个攻击计划日臻成熟,随着越来越多的F-16来到以色列,经过挑选的飞行员都训练得差不多了,攻击编队的协同飞行、轰炸都已经近乎完美。
1980年10月29日伊夫里得到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艾丹的消息,内阁已经基本同意空袭计划,艾丹打算挑个礼拜天行动,他认为星期天法国的基督徒专家们会离开核工厂去做礼拜,这样就不会因炸死他们而引起麻烦了。到这一年年底,“摩萨德”传来的消息是伊拉克的进度很快,如果不出意外,次年7月至9月间核反应堆就要热起来了。
1981年5月10日凌晨,总参谋长艾丹、空军司令伊夫里带领一群空军高级官员悄悄来到位于西奈半岛的埃左恩空军基地,这是距离伊拉克最近的一个机场,“伊拉克小组”的其他成员和一群以色列空军最精干的飞行员早已在此等候。接下来,艾丹和颜悦色地对大家进行了战前鼓气,首先告诉他们如果不行就回来,反正机会还多着呢;然后又告知他们一定要小心,如果不幸中弹就要尽量飞回以色列境内,他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他们救回来。出击时间定为下午,这样飞到巴格达时正好是傍晚,此时伊拉克的部队都在准备吃晚饭,防空火力相对最薄弱。担任护航任务的F-15已经先行升空,E-2C和直升机也准备起飞,前往预定的空域准备空中指挥和抢救飞行员。攻击小组的队员们坐在加满油、挂好弹的F-16座舱里,随时待命准备起飞。就在伊夫里准备发出允许起飞的命令时,贝京总理来电话,艾丹去接电话。几分钟后他满脸沮丧地过来告诉伊夫里,攻击计划被暂停了。这一事件的根由是贝京总理收到消息,说这次行动可能泄密了,他担心飞行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于是下令暂缓行动。事后发现行动暂缓并不是个坏主意,好几枚炸弹的延时引信时间设置错误,真的投下去就有可能无法彻底炸毁目标。看来老天还是在帮助以色列的。(www.zuozong.com)
1981年6月7日下午两点,西奈半岛埃左恩空军基地,飞行员们已经坐进了座舱,地勤们开始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参加任务的共有8架F-16战斗机,其中6架F-16A、两架F-16B;8架F-16分成两组。每架F-16的机翼下携带两枚装有延时引信的1000千克炸弹和两个1300升油箱,机腹下携带一个800升油箱。每一滴油都是宝贵的,往返距离一共2500千米,而且很长一段路程机群必须低空飞行,这已经是F-16战斗机的性能极限了。和上次一样,担任护航任务的6架F-15战斗机先行起飞在机场上空盘旋,然后是E-2C和直升机,接着,F-16机群起飞了。“巴比伦”行动开始了。
攻击机群的航线是沿着约旦、沙特的边境飞行,直抵伊拉克,预计来回共要飞行3个小时。机群越过艾特拉湾。似乎整个约旦、沙特和伊拉克的防空网都睡着了,机群没有收到任何电子告警信号,但是机群不敢有任何怠慢。整个编队共14架飞机,以密集编队飞行,将飞行高度控制在100米左右的超低空,速度为750千米/小时,编队保持严格的电子静默,连飞机间的无线电通话都被完全禁止。此时他们得不到任何支援,只有依靠飞机自身的导航设备飞向目标。在经过预期的沙尘暴时,编队将飞行高度升至180米左右,从上面越过了风暴,然后再次下降高度,避免被雷达探测到。大约飞行1小时后,仪表显示机翼副油箱的燃油已经耗尽,应该扔掉副油箱了。几分钟内,F-16机群扔掉了副油箱,卸去了负载的飞机机身突然一轻,变得好操纵起来。飞机加速至800千米/小时,面前已经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的绿洲。机翼下方伊拉克的农田和果园飞速地掠过,人们抬头看着这群不速之客如同闪电般划破天空,却不知他们将飞往何方。让以色列人感到迷惑的是,伊拉克的防空导弹毫无动静,天上也没有出现拦截的敌机。此时机群已经深入伊拉克腹地,雷兹指挥编队爬升高度,巡航速度增至900千米/小时。
攻击编队已经飞到了底格里斯河上空,前面就是巴格达市郊。“欧西瑞斯”核工厂位于巴格达西边17千米的艾它维塔镇,按照计划,攻击机群应当从西边绕过去,不让城里的居民发现他们,然后以一个大湖的湖心岛为拉起点爬升,从2800米左右的高度自西向东俯冲攻击。到目前为止一切都算顺利,雷兹开始向城西边飞,F-15战斗机则爬升高度准备空战。
雷兹在照片中看过无数次的核工厂就在不远处,同沙漠中的模型相比,这个目标显得好看多了,工厂中间最高的圆顶就是核反应堆。雷兹将火控转为空地模式,开加力,将飞机增速至1000千米/小时,接着滚转180度调整飞机进入俯冲,然后滚转回来,以35度倾角正对着核工厂俯冲。在1200米高度,平显上的投弹光环准确地套住了目标,耳机中传来“嘀嘀”的投弹提示声,雷兹按下投弹按钮,两枚1000千克重的炸弹摇摆着脱离了机身,直冲核反应堆而去。
剩余的F-16以5秒为间隔开始俯冲,一切都如同计划中那样。当第二小队进入时,整个目标区已经烟雾弥漫,不过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们依然准确地投弹。每架飞机的延时引信时间设置都不一样,以保证将反应堆从里到外彻底摧毁。根据事先的计算,命中8枚炸弹即可达到摧毁目的,但是他们一共投下了16枚炸弹,仅仅3分钟内,整个核工厂混凝土墙壁倒塌,反应堆被彻底摧毁。
编队已经重新集结好,按原路返航。护航的F-15战斗机也加入编队,14架飞机爬升至1万米高空,将巴格达和燃烧的核工厂扔在身后。伊拉克空军依然毫无动静,或许直至此时萨达姆还没有得到消息。
机群飞越幼发拉底河,高度上升至1.4万米,速度增至1马赫(约1225千米/小时),沿着约旦、沙特边境向以色列返航,结束了这次传奇般的空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