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的理论修养,宽广的阅读视野,丰富的审美体验,是一名学者进行文学批评的基本质素。细读李建军的学术著作《小说修辞研究》及其具体的批评文章,不难发现:取法布斯的小说修辞学理论,对其进行学理性的研究与创新,是李建军文学批评的主要理论资源之一,而将《小说修辞研究》的成果具体、灵活地运用,则成为李建军的主要批评武器。
总体来看,学界对李建军的著作《小说修辞研究》的评价很高,认为其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准的理论著作。[3]对于《小说修辞研究》的评价不是本文的关注点,此地不予过多讨论。我们关心的是:李建军作为一名批评家在这本书中所阐释并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采取的基本态度和批评立场,因为这对一个批评家风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在《小说修辞研究》中,李建军表示:“本书接受并高度评价韦恩·布斯关于小说修辞的一些基本观念,如小说必然要体现作者的主观意图和评价态度;写小说本身就是一种旨在‘说服’读者的修辞行为;构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关系是小说修辞的一个重要目的;通过成功的修辞控制读者的反应并对读者在道德方面施加影响乃是一个小说家的责任;等等。”[4]尽管李建军在随后的文章中谈及了布斯《小说修辞学》的局限[5],但对布斯“遗产”的继承,在他的批评实践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李建军在《小说修辞研究·代后记》中说:“在我看来,小说就是一种非常朴素、自然的大众文体,是人人都能接近的文学样式。因此,我对过去,尤其是十八、十九世纪伟大的经典小说给予高度评价,而对晦涩难懂的现代主义小说多有批评,也就不难理解了。”强调小说的交流性是李建军批评的一大特点。在《傲慢与黑暗的写作——评尤利西斯》一文中,李建军毫不留情地批评这部作品晦涩难懂——“乔伊斯在这部小说中,却更乐意选择展示性的描写。他的描写在修辞上是失败的,因为这些描写常常使读者处于一种心理学上讲的‘意盲’状态,即读者看到了作者描写的东西,但却不能理解其中包含的‘意义’”[6]。使读者处于“意盲”状态的修辞选择显然是布斯小说修辞理论所不能认同的。李建军认为,修辞选择“乃是一个意义问题,它决定于作者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过多地选择无意义的“展示”,“他(指乔伊斯——笔者注)的小说叙事就越有可能陷入混乱而黑暗的境地”。因而“在这部小说中,人的行为大都是本能性的,而不是精神性的或道德性的”,“我们看到了生物意义上的人,却看不到人性意义上的人”[7]。在文章最后,李建军提出了反对“消极写作”的呼吁:“我们反对‘消极写作’,反对单单陶醉于叙写黑暗本身的写作,就是因为这样的写作从本质上讲是背叛文学写作的基本道德原则的写作,就是因为这样的写作已经助纣为虐地成为黑暗的盟友,与黑暗一起吞噬着人性的高贵和灵魂的尊严。”[8]反对“消极写作”,重视小说的德性,是李建军文学批评的另一个特点。他认为:“伟大作家的作品,大都具有可靠的、稳定的道德立场,大都包含着能够对他的时代,不,应该说,对一切时代,都足以产生积极影响的巨大的道德力量。一句话,正是由于道德的高尚,一个作家才足称伟大;正是由于道德的健康,一部作品才堪称优秀,才有可能不朽。”而“小说家在写作中面对道德问题的时候,很容易滑向两个极端,导致两种病象:一种是道德冷淡症,一种是道德狂热症;前一种是不足,后一种是太过。”[9]同批评《尤利西斯》一样,李建军将残雪的创作[10]以及贾平凹的《怀念狼》[11]当作“消极写作”的文本,也予以严厉批评。因其异曲同工,此地不再复述。(www.zuozong.com)
“消极写作”可以说是李建军文学批评的一个核心观点,通过对这一观点的阐释,我们不仅可以发现一个批评家的理论主张,还可以感受到洋溢其中的浓厚的道德热情。李建军曾这样界定“消极写作”:缺乏现实感、真实性和批判的勇气;缺乏积极的精神建构力量;缺乏美好的道德感和丰富的诗意感;把写作变成消极的习惯,是一种在艺术上粗制滥造的伪写作。事实上,通常的“消极写作”还是缺乏他者意识和纪律感的写作。它追求一种消极的快感体验:咂摸着颓废的滋味,陶醉于残忍的想象,满足于无聊的调侃。它靠大胆的粗俗来吸引读者,这样,它带给读者的就不是美感,不是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而是让人习焉不察的道德破坏和精神伤害。[12]其实,一个批评家的责任不仅在于批评具体的对象作品,还在于通过具体的批评实践,倡导一种健康的批评观,甚至文学观。在《文学写作的诸问题——为纪念路遥逝世十周年而作》一文中,李建军通过传统的“为谁写”“为何写”“写什么”“如何写”四个部分,理性地批评了路遥的小说创作,对路遥小说关注社会底层的责任感、叙写道德上的善良的道德感、善待读者与读者积极沟通交流的作家责任感予以高度评价。[13]文章最后,李建军认为“积极而有效的写作方式和修辞姿态……就是那种用热情和理想之火照亮读者心灵的方法”[14]。文学当如此,批评亦当如此。如果说写真、求善、逐美,是文学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而与之相应的文学批评也该有求真的勇气、积极的善意与表达的美感,只有做到这些,批评之火才能温暖人心,而李建军的文学批评就是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