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南采莲之美

江南采莲之美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白话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概述《江南》是汉代汉乐府创作的一首乐府诗。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莲”,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消息。他来江南名为采莲,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则何处不可采莲,而独留恋于江南,可见“可”字之中的寓意。

江南采莲之美

汉乐府

江南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词句注释

(1)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2)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3)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白话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地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概 述

《江南》是汉代汉乐府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画面。

——作者简介(www.zuozong.com)

“乐府”本指管理音乐的官府,起源于秦代,是秦的音乐官署。汉惠帝设“乐府令”,汉武帝扩大“乐府署”的规模,掌管俗乐,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并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命司马相如等数十人为诗赋,由于该官署是采集赵国秦国楚国各地的讴谣,后人便以乐府或乐府诗作为民歌的代称。后人把乐府机关配乐演唱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汉人乐府最早称“歌诗”,也就是可以歌唱的诗,即来自民间的歌辞。后来贵族文人所作的颂歌,以及国外输入的乐曲、军乐等,也跟民歌合流。最后士大夫也大量仿制民歌来写诗,于是有民间无名氏的乐府和文人乐府的区别。

汉乐府诗的形成受诗经影响。汉乐府一面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和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一面突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以杂言为主,并逐渐趋向五言,又发展了诗经的叙事成分而形成叙事诗,并且发展了诗经的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莲”,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消息。莲花本来是大江南北湖泽沟塘中常见的人工栽培植物,可这位歌者(亦即诗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却偏要说“江南可采莲”,这是因为莲花栽培的地区虽然很广,但却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莲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妇女为主;同时江南民风柔靡,青年男女在采莲时调情求爱之事极为常见,故盛行于南朝时期的民间情歌,在汉代的江南实际上就很流行。在这类民间情歌中常用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由此可见,此歌用的显然也是比兴、双关手法。起句中的“采莲”,也含有寻欢求爱的意思。由此可推知这位歌者乃是一个风流小生,他可能不是江南人,而是从外乡来到江南的。他来江南名为采莲,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则何处不可采莲,而独留恋于江南,可见“可”字之中的寓意。

其次,紧承上句而来的第二句“莲叶何田田”,显然也是明写莲叶茂美,暗喻采莲姑娘们人数众多,姿态丰美的。而第三句“鱼戏莲叶间”和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则是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暗喻采莲男女调情求爱的欢乐情景。这也是民间情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由此可见,这首采莲歌实际上乃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这首歌辞只有七句,明白如话,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复,它的妙处主要在于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把男女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写得极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无轻佻、庸俗之弊。全诗一气呵成,但在结构上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揭示题旨;后四句进一步展示采莲时的欢乐情景和广阔场面。而诗中第三句又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相连,不着痕迹。诗的意境清新、开朗,寓情于景,景中寓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到美景如画,心旷神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人唱和,或一个唱、众人和的歌曲,故“鱼戏莲叶东”四句,可能为和声。故此诗的前两句可能为男歌者领唱,第三句为众男女合唱,后四句当是男女的分组和唱。如此,则采莲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因而也更能领会到此歌表现手法的高妙。

诗中“东”“西”“南”“北”并列,极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铺排,却显得文情恣肆,极为生动,从而充分体现了歌曲反复咏唱,余味无穷之妙。

名家点评

《乐府古题要解》:《江南曲》古词……盖美其芳晨丽景,嬉游得时。

《汉诗总说》:汉诗韵最奇,《焦仲卿妻》诗多至二十余韵,有隔句用韵;至《江南可采莲》《上陵》《蜀国刺》乃无韵,不可不知。

《中国诗史》:这是一首很质朴自然的民歌,几乎没有一种选本不选它。杜甫的《杜鹃》首四句即拟此曲末四句。《沧浪诗话》以为此诗“全不押韵”,而黄节(《汉魏乐府风笺》)引《大招》以证“西”“北”相叶,恐非。

思考题

想想诗文的最后四句为什么高度雷同,你还见过这样的文学形式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