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6 教材编排
04后教材还有一种令人担心的情况,即教材编排方式上的过分配套、过分服务。为了吸引客户,一些出版社不仅出版“傻瓜教材”,而且为同一教材配套的教师版更是“超级傻瓜教材”。我是在2010年的一个大学英语教师教材培训会上首次听到对某套大学英语教材编排的宣传的:整个课文的排版拆分成一小段一小段,每一段课文后不仅有课文翻译、生词注释、难句解释、背景知识等,还有针对这一段课文内容的提问和答案。除了课文最大的“傻瓜化”,还有配套的傻瓜电子课件。课件中不仅有电子教案,还有为教师课堂上用的PPT演示。电子教案和PPT课件上的课文都有超文本的链接,一点就有背景知识介绍、生词和难句分析、词汇搭配例句、中文翻译等等,音画并茂,“是集我国最优秀的外语教师智慧做成”,宣传者是这样自傲介绍的。有了这样的“超级傻瓜教材”,大学英语教师根本无需备课,上课要向学生教的东西全都为他们详细准备好了:生词查好了,例句准备好了,提的问题出好了,课堂演示的PPT课件做好了,教学步骤和课堂活动都设计好了。一个从未读过这篇课文的教师即使不备课也能拿着这本教材走上讲台。听了这样的介绍我们不知道是喜还是忧,不知道“傻瓜”这个词的用法是贬义的还是像戏称自动照相机一样是褒义的。但我知道即使最好的教案也不意味着教师一定能上出好的课,因为对象在变化;我知道使用这样的傻瓜教材,我们将不可能有学术界提倡的个性化教学;使用这样的傻瓜教材,教师省心省事,不动脑筋就可登台上课,但一些教师会越教越懒,越教水平越差,这根本无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国宏延等(2011)对北京3所高校30位大学英语教师的调查中,在回答“大学英语教材使用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问题时,33%(10位教师)表示“不同意”或“完全不同意”,36%(11位教师)表示“中立”,只有30%(9位教师)表示“完全同意”或“同意”。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在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教学水平却在下滑。外语教学提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但我们教师自己的思辨能力却越来越差了。这样的教材不仅毁了一代学生,而且毁了一代教师。(www.zuozong.com)
出版社要根据客户的教学需求编辑和出版教材,但是好的出版社不仅要服务和满足教学需求,更要改变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尤其要引领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新的教学方法,塑造新的教学需求。这就是一流出版社和二流出版社的区别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