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后的标题: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量技巧和方法

优化后的标题: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量技巧和方法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三、四等水准测量一个测站的观测顺序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四等水准测量也可采用“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的观测程序。以表3.7 为例,介绍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用双面水准尺法在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表3.7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2)三、四等水准测量一测站的计算、检核视距计算。=[+±0.1 m]/2每页水准测量记录计算检核。

优化后的标题: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量技巧和方法

1)三、四等水准测量一个测站的观测顺序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简称“后—前—前—后”或“黑—黑—红—红”。四等水准测量也可采用“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的观测程序。

以表3.7 为例,介绍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用双面水准尺法在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

(1)在测站上安置仪器,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后视水准尺黑面,用上下视距丝读数,记入记录表中的(1)(2),用中丝读数,记入表中(3)。

(2)前视水准尺黑面,用上下视距丝读数,记入表中(4)(5),用中丝读数,记入表中(6)。

(3)前视水准尺红面,用中丝读数,记入表中(7)。

(4)后视水准尺红面,用中丝读数,记入表中(8)。

表3.7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2)三、四等水准测量一测站的计算、检核

(1)视距计算。

① 根据前、后视的上、下视距丝读数计算前、后视的视距。

后视距离 (9)=100×|(1)-(2)|

前视距离 (10)=100×|(4)-(5)|

② 计算前、后视视距差。

(11)=(9)-(10)

③ 计算前、后视距离累积差。

(12)=上站(12)+本站(11);

(2)水准尺读数检核。

对同一根水准尺黑面和红面读数差的检核:

(13)=(6)+K-(7)

(14)=(3)+K-(8)

式中 K——双面水准尺的红面分划与黑面分划的零点差(常数4 687 mm 和4 787 mm),测量时应加以区分。(www.zuozong.com)

(3)高差计算与检核。

按前、后视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分别计算该站高差:

① 黑面高差。

(15)=(3)-(6)

② 红面高差。

(16)=(8)-(7)

③ 红黑面高差之差。

(17)=(15)-(16)±0.1 m=(14)-(13)

④ 红黑面高差之差在容许范围以内,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站的观测高差。

(18)=[(15)+(16)±0.1 m]/2

(4)每页水准测量记录计算检核。

① 高差检核。

∑(3)-∑(6)=∑(15)

∑(8)-∑(7)=∑(16)

测段测站数为偶数时:

∑(15)+∑(16)=2∑(18)

测段测站数为奇数时:

∑(15)+∑(16)=2∑(18)±0.1

② 视距差检核。

∑(9)-∑(10)=本页末站(12)-前页末站(12)

③ 本页总视距应等于∑(9)+∑(10)。

相关计算见表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