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式(2-5)可知,运动的导线切割磁力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这里用小写u表示感应电压,因为在交流电里电压值是一个瞬时值,以便与大写U区别)是与sinα有关的,如果这根导线在磁场里做匀速圆周运动,转一周为360°,α变化了360°,而BLv的积为定值,则u的各点瞬时值即为正弦的图像,如图2-12a所示。由图2-3可知,线圈的两个边产生的感应电压值相等,方向相反,一个向外另一个向内(或一个向内另一个向外),由于线圈是连接的整体,因此线圈产生的电压为
u=2BLvsinα=Umsinα(2BLv是定值,令Um=2BLv)=Umsinωt(α为t时间内线圈转过的角度,ω为角速度) (2-21)
因此,当线圈转动一周时,α=2π,u再重复正弦规律的变化,这一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如果将原来的一对磁极变成两对磁极,如图2-12b所示,则线圈每转一周,而感应电动势要按正弦规律变化两个周期,因此引出电角度的概念。当有一对磁极时,线圈转一周(机械角度),u则变化一周(电角度),这时机械角度与电角度相同。两对磁极时,线圈转一周(机械角度),u则变化两周,这时电角度为机械角的两倍,有p对磁极的发电机中电角度是机械角度的p倍,即α电=pα机。
图2-12 单相交流电的产生
这样在任一时刻都能用式(2-21)表示u的瞬时值。但是发电机起动时线圈的起始位置是随机的,因此引入一个表明线圈初始位置的量φ,φ是与磁场中心水平轴的夹角,称为初相角,这样式(2-21)可写为如下形式:
u=Umsin(ωt+φ) (2-22)
(一)交流电的三要素
式(2-22)中的Um、ω和φ称为交流电的三要素,这三个量可以具体地描述交流电。
1.最大值或峰值Um 由式(2-22)可以看出u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量,t确定后u为一瞬时值,当(ωt+φ)正好为90°的整倍数时,sin(ωt+φ)等于1,这时u=Um,也就是正弦的顶点,这时交流电的电压最高,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要出现两次峰值,但方向相反。Um是发电机固有的量。
2.角频率或角速度ωω的单位是弧度/秒(rad/s),表征转子的转速。频率是1s内交流电变化的次数,用f来表示,单位是赫兹(Hz),因此ω和f有以下的关系:
我国电力系统中交流电的频率f=50Hz,周期T=0.02s,因此式(2-24)一般可写为
u=Umsin(314t+φ) (2-26)
3.初相角φφ的单位为弧度(rad),如果t=0,则u=Umsinφ,初相角也叫初相位。频率相同的交流电中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量可用φ来表征它们的特征。
(1)如果φ1=φ2,则称两者同相。(www.zuozong.com)
(2)如果φ1>φ2,则称u1超前u2,或u2滞后u1,其中φ1-φ2叫做相位差。
(3)如果φ1-φ2=180°=π,则称两者反相。
(二)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交流电一般用解析法表示
e=Emsin(ωt+φ1) (2-27)
u=Umsin(ωt+φ2) (2-28)
i=Imsin(ωt+φ3) (2-29)
其中e表示发电机出口电压瞬时值,Em表示发电机出口电压最大值,为了与u和Um区分,把e和Em叫做电动势。i表示交流电的电流瞬时值,Im为电流最大值。
(三)有效值和平均值
1.有效值 交流电是随时间变化的电能,为了和直流电在热效应上取得一致,提出有效值的概念,常用E、U、I来表示,有效值是用最大值来表征的
我们所说的交流电压10kV、380V、220V和交流电流100A、10A、5A等都指的是有效值,工程中将不再引出u=Umsin(ωt+φ)及最大值的概念。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在选用电气元器件及电容时,一定要考虑到最大值,如220V、10μF的电容用在220V的电路中是不行的,因为该电容承受的最高电压是220V的倍,即310V,所以用在220V上的电容的额定电压应大于310V,一般选用400V或500V。交流电路的计算均使用有效值。
2.平均值 平均值在工程中一般不常用,这里仅给出其关系式
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